第15章 怕是遇到神仙了
老人谈吐不凡,举止儒雅,喝茶也是慢悠悠的品,就像是这燥热的天气都没有对他产生任何影响。
虽是拼桌,却怡然自得,既不打扰楚修缘,也不被楚修缘打扰,包括九月在内。
小狐狸虽是在舔食白开水,却如甘霖一般,也装作怡然自得的样子,只是一本正经之后再低头吸溜吸溜的舔,实在是软萌的可爱,倒也没有多少得道高狐的样子。
老者的姿态不是装出来的是,是真的在享受路边茶凉棚的简陋泡茶,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不觉如甘霖饮下的,不过是十文钱一壶的普通农家泡茶。
就连旁边拿着蒲扇扇风的老管家,都被老者打发到一旁,和扈从们一起喝起茶水来。
扈从们各个孔武有力,身上带着凌厉的气息,都是练家子,看似随意,也没有打扰到安静中透着谈笑风生的凉茶棚。
“道长从何处来,欲往何处去?”
三杯之后,老者笑呵呵的看着楚修缘,脸上满是客气之色。
楚修缘放下茶碗,看了一眼老者。
“在下来自婺安县臾须山,因一段因缘游历至此,再往后却是没有定处可去了,大概会一路向北。”
“婺安县臾须山?”
老者一愣,露出回忆之色,皱眉说道:“不曾听说臾须山有道观,可是近些年来新请的?”
“有的,应该很久了,起码有几百年之久。”
楚修缘给老者添了一杯茶水,又给自己倒满,在九月渴望的神色中,将它推过来的茶碗也倒了些许茶水。
“一个道观。”
老者失笑摇头,说道:“可能是老夫无缘得见。”
“平日里都在避世。”
“原来如此。”
老者有些唏嘘,又有些自嘲。
“不瞒道长,老夫年轻时候也曾游历大江南北,看过万里山河,品过万家灯火,也曾异想天开想要寻找仙人,最终仙人没有寻到,却想起了家里的行当,最终落魄而回,当真是有些可惜和可笑。”
“哦?”
楚修缘一愣。
难怪老者身上红尘之气如此旺盛,原来也有过如此经历。
而且应该不只如此。
“老先生应该是找到了自己心中的仙,只是没有意识到罢了。”
老者也是一愣,呆呆的看着楚修缘。
楚修缘自顾自的喝着茶水,顺便给九月擦了擦不小心沾染到毛发上的茶水。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老者忽然哈哈大笑,继而嚎啕大哭,状若疯癫,吓了九月一跳,差点把茶碗打翻。
楚修缘看了一眼,溅落出来的茶水便悉数收了回去,茶碗也安安稳稳的停在了桌沿。
一旁时刻注意这边的扈从脸色大变,急忙向着这边走来,被老管家阻拦,只有他一人走了过来。
这种状态,老管家不是第一次见,只不过往日里都是怔怔出神,而是无声一笑,而是出声叹息,却没有今日这般夸张。
“老爷,你可还好?”
老者笑笑,擦掉眼角的泪水,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拱了一礼,客客气气的说道:“多谢道长解惑。”
楚修缘摆了摆手,说道:“这是老先生自己的收获,与在下无关。”
老者的神色明显好了许多,仿佛不止连日来舟车劳顿的疲惫消失,就连常年压抑在心中的遗憾都得到完满。
“我年轻时候,便是个多愁善感之人,每每见到壮丽山河,都忍不住落泪不止,看到万家灯火,又觉得人生在世恍若浮游,由此生出长生于世的想法,兜兜转转寻找仙缘,和文雅之士谈文论今古,随农户卷袖插秧苗,跟渔夫下水摸过鱼,也曾风餐露宿,差点客死他乡,可寻来寻去,心中那一丝牵挂悄悄发芽,以至于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才恍然,原来根在,一直都在,而且放不下,平淡中的生活,才是五颜六色,比壮丽山河,万家灯火还要璀璨。”
“心之所向,便是仙乡。”
楚修缘有些意外的看着老者,原本以为只是一个看透红尘回归本我的人,没想到竟如此通透。
而且有如此诸多精彩的经历和认知。
“道长可是在红尘中历练?”
楚修缘点了点头,说道:“被师父赶下山,和老先生一样,看人间百态,游万里江山。”
“好,好啊,希望道长能够将万里山河都装入心中,这是老夫一生所愿,最终却抵不过心中的一丝牵挂。”
“山河已在。”
“山河已在,对啊,山河已在。”
老者哈哈大笑,气色明显更好几分,看的一旁老管家一脸惊奇。
“还未请教。”
“一个道观,楚修缘。”
“可有道号?”
“不曾。”
“为何?”
“机缘未到罢了。”
“甚妙,甚妙,万水千山一相逢,受益良多,再次谢过楚道长。”
“好说好说。”
来时满身疲惫,去时一身轻松。
老者带着扈从和管家走了之后,还在盯着茶碗看的九月抬头看着楚修缘。
“那老先生是个疯子吗?”
“他比大多数人都活得明白。”
“为什么?”
“芸芸众生忙忙碌碌,终其一生都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是什么?”
“名利地位,财富,这些是肉眼可见的。”
“肉眼看不见的呢?”
“仙缘长生,精神享受。”
“是什么?”
“是一些本不存在,世人却又希望存在的东西。”
“不存在的东西为什么要追求,不太聪明。”
“不如九月看的通透。”
小狐狸高兴了起来。
……
“这个楚道长,是个有本事的人。”
“何以见得?”
“老夫一生看人无数,从未出错,却连楚道长一丝皮毛都未曾窥见。”
“也许是隐藏的深,毕竟是有道行在身。”
“可是他却一眼便将老夫看了个通透。”
“竟有此事?”
“不通透,如何能一语成箴!”
“恐怖如斯。”
“希望他能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山河入心,红尘离心。”
“道家人也是如此修行吗,和老爷一样?”
老者哈哈大笑。
“世间修行莫过于此,空门也好,道门也罢,无非是入尘再出尘,可纵观天下历史,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到头来还不是和老夫一样,回到庙里观里寺里,做一个苦苦挣扎的凡人。”
一行人来到三阳亭,多方打听之下,竟到处都是一名道人的言论。
就连忙碌起来连见都好不容易才见一面的知县大人,提起楚修缘的时候都是一脸的尊敬。
老者的神色渐渐凝重下来。
一直到虚心法师归来,得空详谈之下,才知晓了楚修缘在三阳亭坐下的泼天功德。
当晚,老者夜不能寐。
站在窗前苦思良久,才长长的吸了一口气,苦笑喃喃。
“我本以为,能将山河装入心中,便是极大的道行,可道长……却将自己留在了山河之中。”
“老夫怕是……遇到神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