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我本红尘客,人间觅仙缘

第13章 懂事的让人心疼(求追读)

  杜大中父女是夙原县地地道道的农家人,原本目不识丁,却也对人情世故通达明练。

  两年多的时间,楚修缘在劳作之际教杜念瑶读书识字,无奈杜念瑶性格顽皮,终是成不了大家闺秀的知书达理,却也能福泽下一代。

  三郎名为杜念缘,是个读书人,想必是杜念瑶取的名字,而她的夫家竟也姓杜。

  人鬼殊途,三人相见自是熟络一番,尤其是楚修缘,心中豁达,那一层蒙尘也拨开云月,整个人都轻松下来。

  谈起杜念瑶的时候,杜大中老泪纵横,杜念缘也泣不成声。

  楚修缘没有问及他们不回去的原因,看得出来,以两人目前的状态,根本无法撑到夙原县,便烟消云散了,也是无奈之举。

  若非楚修缘到来,两人说不定和南关娘娘一起,等待他们的怕是天宫的雷部众神,或者只来一个雷神便叫他们魂飞魄散,南关娘娘也被收押,贬去城隍一职。

  虚心法师在一旁看的唏嘘不已,不由走上前来合十唱喏。

  “没想到两位竟有如此曲折之事,若两位想回去看看,老僧倒是可以帮得上忙。”

  空门中人对超度亡魂很是在行,带两个阴魂回夙原县自然也不在话下。

  杜大中和杜念缘两人感恩戴德,转向楚修缘。

  “若是惦念不下,回去一趟也好。”

  于是杜大中和杜念瑶齐齐跪拜,虚心法师急忙搀扶起来。

  “区区小事,不足挂齿,和楚道长所做之事比起来,当是萤火之辉和皓月之光。”

  “法师言重了,在下也不过是顺手为之。”

  “楚道长大义,此事若成,定能功德戴天。”

  “在下倒是不怎么在意这个。”

  “……”

  虚心法师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丹成子会不会来还不一定。

  身为丹家大师,丹成子若是能来,此事或许能成,可后面还有很多麻烦的事情。

  如何解决众多阴魂,长此以往下去,别说是三阳亭的百姓会受到牵连,就连天宫的众神恐怕也都会注意到这方天地。

  实在是太多了,阴气冲天的,想不注意都难。

  这一点楚修缘是没有办法的,就算有办法,也没想着去管。

  本就是顺手而为的事情,管的太过深入,便牵扯到天宫和地府方面了,因果太深,是他所不喜的。

  下山游历的时候便立下初心,走万里山川路,看万家灯火明,寻找那虚无缥缈的仙缘。

  仙可能在尘世中,但绝对不会在天宫和地府的因果里面。

  就算是人情往来,楚修缘也觉得麻烦。

  所以拒绝了知县的邀请,独自带着九月回到了客栈里面。

  “道长,寻到要寻之人了?”

  “寻到了。”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

  “为什么?”

  “缘分已经尽了。”

  “……就尽了?”

  “就尽了。”

  还能如何呢?

  毕竟已经是六十年前的事情了。

  杜念瑶有杜念瑶的余生,杜大中和杜念缘也有他们的归处。

  而楚修缘自己,还是要继续上路,去看他的万里山河,去看他的万家灯火。

  很显然,三阳亭并没有万家。

  所以楚修缘带着九月披星斩月,趁着宵禁离开了。

  一人一狐的影子在空旷的街道上拉得老长。

  “要去哪?”

  “不知道。”

  “不知道还去?”

  九月一脸疑惑的看着道长。

  “九月可有去处?”

  九月挺认真的想了想,摇了摇头。

  “我娘说过雀儿山里面有很多雀儿,吃都吃不完,如果能找到,就不用挨饿了,可是九月知道,哪有什么雀儿山,就算有,那些雀儿也不会乖乖让九月吃。”

  懂事的让人心疼。

  “九月可以捉来吃。”

  “对哦。”

  “九月跟着在下,便不会再挨饿。”

  “为什么?”

  “在下有钱,可以买食物。”

  “不用捉吗?”

  “不用捉。”

  “钱从哪来?”

  “……”

  好像是不多了。

  看来得想办法赚点钱了。

  赚钱,也是一种修行。

  从三阳亭一路向北,便是宽阔的官道,两侧的柏树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掩盖了道人和狐狸的脚步。

  ……

  ……

  此去千里,会燕山。

  这座大山原本是没有路的,如今却石阶整齐宽敞,连一棵杂草都见不到。

  蜿蜒曲折升龙而上的石阶上人满为患,哪怕是夜晚,也有席地而睡不一而足。

  据说连这些石阶,都是这些求药之人拿着工具一下一下敲出来的。

  先前是为了能够在陡峭的山崖上找个平整的地方睡觉,后来干脆连成片,敲成了这万人石路。

  石路的尽头,是一片道观,鳞次栉比,池馆水廊错落有致。

  袅袅炊烟之中,不时有浓郁药香扑面而来,闻的众信如痴如醉。

  朱红色的大门早已经被人蹭掉了朱漆,紧闭之时,无数求药苦众安安静静。

  便是那些面黄肌瘦甚至病入膏肓的人,连咳嗽也都安安静静。

  就算达官贵人,也只是占了周边一块比较宽阔的地方,草草结一个亭子,摆上张陋床,还要自己不时驱赶蚊蝇。

  殿门两侧,悬着一副对联。

  如良药可医愚,一丹春风能醒世。

  是我师而解惑,百家真义更修身。

  说不上谦虚,可在场众人便足以佐证,丹清宫有这个资格。

  人满不患。

  黎明时分开门之际,却更加安静下来。

  两个童儿环视一周,脆声声唱道:“可有书信往来?”

  众人也都静静等着。

  书信是不能书信的,连皇室的人亲自来请都请不动的丹清宫,怎能凭一封书信便能改变常年的情况。

  只能怕拼一拼机缘。

  不过事无绝对,在这里呆的久了,偶尔还是能看到一两封书信的。

  今日便有差人前来,恭敬送上一封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信奉。

  看样子,里面也只是短短几句话的厚度。

  “稍后便有师兄前来问诊,请诸位稍等片刻。”

  童儿见众人安稳,便转身离开。

  大门没有闭上,却无人逾越。

  这是长年以来形成的默契。

  不远处一个凉棚内,一儒雅老者坐在石墩上,笑呵呵的看着眼前一幕。

  “不知道这封信来自何方,想来也是奇妙,就算无缘得见丹成子真人,便是看看这众生百态,也值了。”

  “老爷何苦亲自来这里受这份罪?”

  “你懂什么,只是来这里坐坐,我这副身子便觉轻盈,更是能看到诸多奇妙之处,你们不懂,境界未到。”

  “老爷教训的是。”

  虽是黎明时分,老管家已经是大汗淋漓。

  “老爷我年轻时候也曾游历天下,见惯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见到了诸多神妙异常,才能将尘缘书楼做大做强,如今总算能偶得清闲,总不能坐吃山空,还是要走走看看,只是苦了你们了。”

  “不苦不苦,跟着老爷长见识。”

  “嘴贫,不知这封书信来自何方,又写了什么内容,可能发生些什么有趣的事。”

  儒雅老者神态儒雅,身姿却随性自在,看不出半点养尊处优的样子。

  话还未说完,便见到一匹枣红烈马冲出院门口,如风一样向着山下冲去。

  尘风四起,惹得一阵咳嗽连连。

  老者也衣袖避面,皱眉说道:“如此鲁莽……”

  “老爷,是丹丹丹……丹成子真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