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庄来客
百年争霸,沧桑巨变。自那远古黄河畔上的和平岁月淡出凡间后,华夏的土地上再难寻一方宁静所在。北方各族兴兵南下,冲击着这片曾经肥沃的大地,华北地区成了勇士们血与火的交响。
于是,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异族国家在这篇荒烟蔓草中夺得一席之地,谱写着他们各自的传奇与征服。强盛者如日中天,灭亡者犹如流星一闪而过,华夏的命运仿佛成了一幅幅血泪斑斑的蒲柳画卷。
新皇登基之际,面对北方的喧嚣,尚未坐稳的王座似乎随时会被打破。当叛祸纵横之势愈演愈烈,新皇决定将国都南迁至建康,一个藏匿于碧波中的龙脉之地。在长江这条龙脊的守护下,江山更显壮丽,新都也许能有片刻的宁静。
建康,云锦繁华,烟花巷陌。新皇希望以此地丰饶的物资,坚城的防御,震慑四方。他筑起高墙深垒,铸造兵戈,举全国之力,建立起一个雄厚的后方基地,旨在沉着应对这华夏大地上的危局。
然而,异族的铁骑并未因此止步,长江对他们而言,不过是新征服的开始。北方的风沙,随着战马的嘶鸣,穿越了阴山,越过了河套,准备挑战长江的浪涛。
一时间,长江畔上烽火连绵,江面上舟楫如梭。建康城下,诸侯并起,百姓困顿。新皇举国若狂,以建康为阻击之地,发誓要在此抵御争天下者的每一次侵蚀。
智者议江策,武者试兵机。这是一场赌博,是关于命运与希望的对决。倘若长江的天堑能够抵挡住战火的洗礼,建康这座雄城或许会成为重建家国的希望之地。而一旦城破河决,那便是华夏的覆灭之始。
事有凑巧,也许是苍天有意,建康城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北方铁骑很难在此挥出致命的一击。北方的风云,受着江水的阻隔,难以南下;江南的歌谣,也渐渐传至北方沙场。
琴音悠悠,岁月静好。余杭城,寒泉镇,漱玉山庄。一隅桃源,闲云野鹤,陶冶着陆澄怀的性灵。这位中原七圣的“琴圣”老人,将他的琴艺哲思融入到每一弦每一韵之中,使琴瑟之声不仅是艺术享受,更是通向心灵深处的桥梁。
漱玉山庄的翠竹微风中,依稀传来欢笑声;红砖绿瓦在日光中显得分外醒目,门前的石狮仿佛也在向来宾招揽,林间寂静的鸟鸣衬托着山庄的宁静。山庄中准备的宴席早已摆好,仆役们忙而不乱,精心布置着庆典的每一个细节。
庄门两侧崭新的对联,分别写着:“幽梦独随流水去,清声不与众乐杂”字句。笔锋遒劲,透露出肃然之风,显然出自于好友“书圣”墨一杯之笔。墨一杯并不是酒量一杯,相反,他每天饮酒无数。曾经在京都百花舫为博佳人一笑,饮酒挥墨,笑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自己今天一杯酒一样挥毫云烟,于是便有了墨一杯的称号。
临近午时,宁静的府邸因宾客的到来而变得热闹非凡,满座宾客于山庄中的古松下雅集,各抒己见,论艺谈道。智者谈史,慧者品诗,士子摹书,画家挥毫,琴圣陆澄怀也时而与至友佳宾亲自交流琴艺的玄妙,其乐融融,真可谓文人雅聚,风流天下。
山庄之内,席间有宾客高声喝彩,望琴圣陆澄怀亲自奏起那知名遐迩的“寒泉清韵”。陆大家却谦和一笑,微风拂袖,温和以对:“吾愧酒色过多,怕辱琴名。今日何不换个新意,让吾家璇女饮溪,以她的手艺为诸位献上一曲?”声音刚落,便使唤丫鬟去向闺中着意而来的女儿传唤。陆饮溪,如同她的名字清新淡雅,是一位容颜绝丽的江南女子。她年仅二八,拥有着令人瞩目的美丽,举手投足间,彰显了出身名门的高贵气质。她的面庞仿佛是最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肌肤胜雪,眉如新月,眼似秋水,有着不染尘埃的纯净与脱俗,使她在众人中犹如出水芙蓉,清丽脱俗。淡绿色的长裙如春日新草,衬得她肤如凝脂,更添一份从容雅致。
陆饮溪姗姗来迟,步移玉转,她的到来,宛如一缕春风,吹散了聚会中的所有窒息。
她举止之间自有一番从容,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众人无不感叹世间有如此美妙女子,陆饮溪的名字如她本人一般,洋溢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柔和与娴静。此刻,她的音容笑貌,更是在春光烂漫中增添了一份不可言喻的动人。
静默间,只听琴声起。与父亲的“寒泉清韵”不同,陆饮溪的琴声更显柔情似水,她似乎与古琴融为了一体,眉眼之间流露出的,是对音乐的无尽热爱。琴音如她的名字,清新脱俗,如溪水流响,如鹿渴饮泉,恬淡中又藏着生命的活力。
琴曲在漱玉山庄中回荡,那是陆家传承的音乐韵味,也是陆饮溪独特的灵魂鲜活。她的指尖跳跃在琴弦上,动作温柔而精准,演绎出的旋律和她的气质一脉相承——温婉动人,又不失坚定。
琴声戛然而止,漱玉山庄原本温馨欢愉的氛围,随著蜀山万剑阁的大弟子易醒邀剑步入,为这寿宴带来了一丝异样的波澜。易醒是蜀山万剑阁里颇具天赋的年轻剑修,他肩挑剑囊,步履稳健,一身剑衣衬得其身形挺拔如松。
宾客们纷纷侧目,而陆澄怀却是微微一怔,只见易醒将万剑阁的贺礼恭敬地献上,紧接着取出一封信函,递于陆澄怀。
接过信封,陆澄怀的指尖微颤。他沉着脸色,拆开封印,目光迅速掠过笺上每个字句。瞬间,他的眉头紧蹙,脸色变得铁青。一旁的墨一杯见状,眉头一皱,立刻上前探问。陆澄怀沉默片刻,将信交与他。
墨一杯展信而读,只一瞥之下,他便不禁失声惊叫:“浮生门死灰复燃了?”原来,信中所述,是江湖上早已被认为剿灭的浮生门近日有复出之势。这个昔日行走于黑暗的邪派,曾引起过一次次血雨腥风的动荡。
宴会上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诸多宾客都是江湖中人,对浮生门的名号自是耳熟能详。陆澄怀微微颔首,示意其他宾客先行离席,令座中文武杰出之士聚于一隅,商议此事。
易醒也加入进来,告知家师已邀请江湖中人中秋共赴蜀山商讨除魔一事。陆澄怀抚须沉思,深知浮生门一旦重整旗鼓,江湖又将起风云。此事非同小可,需要众人合力应对,或有谋略,或有武力,都将是未来平息波澜的关键。
此时,漱玉山庄之外,松涛阵阵,似乎也感应到了浮生门即将掀起的风波。夜色将深,乱云飞渡,似是预示着一场久违的江湖风波即将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