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之心动2008

第112章 流年暗渡,波澜不惊

重生之心动2008 小窝不是蜗 3011 2024-11-12 09:58

  期末最后的这几天格外显得压抑。

  每个人都如同即将要上战场的小兵,迎来他们初中生涯第一次期末考试,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为了自己,为了家人。

  窗外,阳光下。

  坐在教室里学习累了的学生,即使趴在桌上睡着了,眉间也不免有些忧虑。

  方宁又来到走廊上。

  微闭着眼,感受微风吹过皮肤,带来的微凉。

  忽然。

  他猛然惊醒。

  一个怔仲。

  那完美无缺的记忆版图似乎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心里空落落的。

  ……

  期末在即,又是一轮无声的厮杀。

  黄敏毅看到他们都这么拼命的学习,既欣慰又有些担忧,这么认真当然是好事,但身体肯定是吃不消。

  她思来想去,干脆自己掏钱,就叫丈夫骑车去跑几十里,到乡下买了三四只土鸡回来,上午炖好了,中午带过来,等全班同学吃完午饭回来教室。

  再把用木桶装着的鸡汤带来,分发一次性碗给他们喝鸡汤。

  香醇浓郁的鸡汤味弥漫了整个教室,甚至隔壁班都闻到了鸡汤。

  五十一班的班主任胡兴兰站在在走廊上,冒着穷酸气,说她装模作样,不过没人听到。

  在这寒冷的冬天能够喝到一碗热鸡汤那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黄敏毅这举动还真收获了不少的人心。

  她自己掏腰包都是要钱的,换了别的老师可做不出来。

  老师虽说是铁饭碗,但也就那么一点工资,还不够养活自己的,哪里还有余钱去给自己班级的学生进补,又不是自家的儿女。

  黄敏毅这一举动也在初一的各个班主任中造成了微微的骚动。

  在方宁看来,真心实意也好,装模作样也罢。

  咱们班的班主任总归比那些站着一个劲穷酸的班主任好许多。

  ……

  下午放学,方宁兄妹俩回到家里。

  菜已经上了桌,都是补身体的好菜,小鸡炖蘑菇,药香味和肉香味交织,却又不会破坏肉质本身的口感。

  奶奶本来是不会这些药材炖鸡汤的厨艺的,还是以前在老家的时候。

  二叔奶奶看到方宁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就天天用熬汤给他们补身体。

  她又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就教会奶奶做一些简单的药理膳食。

  “哇撒!奶奶的下厨越来越好了!”方微看到奶奶端出一盘酒焖三黄鸡,酒香味弥漫,夹筷如嘴,滑而不腻。

  黎快梅说道:“你们两个要是想吃,就天天做给你们吃!”

  “好!”方宁他们欢呼起来,埋头夹筷。

  在饭桌上,方宁就提了这几天期末考试,班主任炖土鸡给他们吃的事情。

  方解放点了点头说,“过段时间,我回乡下去弄点野味,送给你班主任尝尝味道。”

  野味这东西,对于城里人来说是稀缺货色,但是对于方解放来说,只要和村里关系好,那野兔,野猪都少不了。

  方宁夹筷吃菜,说道,“我估计不得会收,现在教育局查这些很严的,没有哪个老师敢收家长的东西。”

  …

  晚上月朗星稀,洒下一地的月光,很柔和。

  方宁和爷爷奶奶去沿江风光带散步。

  方微去了丽江小区,她找朋友玩。

  最近认识了一个叫曹颖的女生,玩的比较好,天天在一起。

  夏海岸沿江风光带,人来人往,对面灯火绚灿,流年暗渡,波澜不惊。

  有一艘小船挂着大红灯笼顺江流下,在漆黑的夜里很快就消失不见。

  城关镇这块区域集合了丽江,夏海岸锦城,连云,景天,江南花苑,柏翠湾等四五个小区。

  人口密集,又有一中,三阳,也就是老十四中等初高中学校,上学方便,大家都愿意买房到这里来,而且环境幽深静谧,可以说是非常适宜居住。

  后来的城关镇因为人口太多了,跟其他的开发区合并成汉昌镇。

  一到晚上,江边上的人就特多。

  哪怕是到了入冬了,万物开始沉睡,也阻挡不了人们出来闲逛的心。

  小区的亮化工程做的不错,晚上方宁他们行走在大马路上散步遛弯,灯红通明。

  泛黄的灯光摇曳,五色斑斓的灯光楼房上绚灿,五颜六色十分好看。

  彼时‘简青’断桥还尚未通车,修建到一半就停工了,

  但这工程浩大,一旦建成将有无数的便利,起码从断桥这走,可以直接上高速,不用经过红绿灯繁多的城区。

  方宁一家人站在断桥这边遥望江对面灯火模糊的影子。

  光影纵横下的小城灯光逐渐被拉长,覆盖在那迷雾之中。

  那么远,却又感觉那么近。

  这一年过去,方解放的身体还很健朗,也还年轻,不到才五十四岁。

  至于黎快梅则看上去要苍老了一些,中间生过一场大病,还好康复了。

  “好冷!”方宁站在断桥上,被这冷风一吹,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颇有高处不胜寒的样子。

  “这里冷!我们还是去下面走走。”方解放说完,

  黎快梅和方宁都返身往桥下走去。

  在柏翠湾小区的十字路口。

  方宁三人遇到了夏老头和夏老太两人,于是就停下来打招呼。

  夏老头也算是方宁家,在小区里安家落户的第一个邻居了。

  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两家关系还是比较亲近的,再加上他儿子夏明臣又跟方解放一起做生意,他平时逢年过节,也会来方宁家拜访。

  夏老头说他从柏翠湾办点事情出来,吃了个饭,想走一走,正好碰到了方宁一家人,就一起行走,从这边逛到高速公路底下。

  “听说今年年底,县政府就会出政策,红头大文件说要咱们全县禁止放鞭炮,说是什么污染严重,这下好了,连过年放鞭炮都不准放了,那还有啥子年味嘛?”

  夏老头分了一根烟给方解放,然后就聊到了禁止放鞭炮的事情上。

  方解放也有些耳闻,顿了顿,说道,“这不准放鞭炮的事情我也听到过,不过这也是迟早的事情,沿海城市都禁了,我们也要紧跟脚步。”

  “那浏阳的鞭炮厂岂不是惨了?”方宁问道。

  “就是说嘛!损失何止多少个亿啊,浏阳的GDP可都是靠烟花鞭炮支撑的。”夏老头说道。

  “要我说这过年啊,也就那样,没有鞭炮也照样过,只要咱们子女会都回来了,平平安安,团团圆圆的,这才最重要!”黎快梅倒是不在意这些。

  “你说也对,老解啊,你们家是有福气,年纪轻轻,一对子女,成家立业,又有孙子孙女,儿孙满堂,家里有钱,我看这人生也不过如此了!”

  夏老头字里行间全是羡慕的意思,不住的叹气。

  “哈哈哈哈,我们也没怎么管,随他们自己去造,正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没人可以插话题进去。

  方宁拿着爷爷的手机,在路上拍沿江风光带的夜景,各种好看的照片都拍摄进去了。

  这手机是姑姑从香港买来寄过去的,诺基亚牌子货,像素非常清晰,拍出来的照片像素非常清晰。

  然后他又将这些绚灿的夜景,传到班级群里,引起一群人的赞叹,沿江风光带这边的景色确实是没得说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