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赶海小渔村:开局被虎鲸赖上

第32章 嗦个粉顺道把鱼卖了

  刘涛心里还对刚才的事感到过意不去,琢磨着请陈寻吃顿大餐来补偿。

  一顿不够就两顿,直到他满意为止。

  “别这样,涛哥,那事儿已经过去了,大家都没事就好。咱们就在这随便吃点,填填肚子吧!”陈寻连忙摆手拒绝。

  “那好吧。”刘涛见状,也不再强求。

  三人把车停在了面馆前,刚迈进店门没几步,陈志安突然转身,回去把摩托车前的钓箱提了进来。

  “还是放里面安全点。”他解释说。

  刘涛和陈寻也跟着效仿,提上钓箱,只有鱼竿还留在车上。

  “老板,还有吃的吗?”

  刘涛问,毕竟时间已经挺晚了,怕店里没吃的了。

  面馆里空荡荡的,没什么顾客。老板听到声音,抬头一看,连忙起身迎接:“有啊,快请坐,几位想吃点什么?哟,这是钓鱼刚回来?收获不小啊!哪儿钓的?”

  老板的目光被陈志安手里的钓箱深深吸引,尤其是那露出的一条红尾巴,就像是诱惑人的红果,让人忍不住想看个究竟。

  他走近一步,打开了钓箱。

  “哇!这是红友鱼吧?还有石斑、石九公!”

  老板惊喜地叫道。

  “嘿嘿,就在……”陈寻刚想说,却被刘涛打断。

  “咳咳,就在港口码头那边,今天鱼情不错。”刘涛接过话茬。

  “真不错,我钓鱼从来没钓过这么大的。几位看看想吃点啥?”

  老板羡慕地看着他们的钓箱,显然也是个钓鱼爱好者,只是忙于生意,难得有时间去钓。

  “我们先瞅瞅菜单。”几人应了一声,开始研究墙上的菜单。

  奇怪的是,这家面馆居然没有螺蛳粉,不过其他种类的粉面倒是不少。

  “我要一碗桂林米粉。”饿极了的陈寻迅速做了决定。

  “我来碗青菜肉丝面。”刘涛说。

  “我也要桂林米粉,老板,都加鸡腿和卤蛋,一共多少钱?”陈志安问。

  “一共60。要不我拿几条石九公抵饭钱,怎么样?”老板迅速算好账,打起了他们鱼的主意。

  “啊?”刘涛刚准备扫码支付,没想到老板会来这一手。

  “行啊,没问题!”

  陈寻爽快地答应了。今天他们钓了不少石九公,特别是后来,几乎全是这种鱼。

  用鱼来换东西,这种感觉真是太新奇、太酷了!

  刘涛也觉得这主意挺有意思的,他经常看钓鱼的视频,里面就有用鱼换各种东西的,没想到今天自己也能体验一把。

  “那用我的鱼吧!”刘涛主动打开自己的钓箱,坚持要请客。

  “等我一下,我去拿个东西装鱼。”老板转身快步拿来一个不锈钢盆。

  “老板,看这儿。”刘涛指了指钓箱,里面装着一条石斑、两条黑鲷和两条石九公。

  老板一看,有些为难。

  60块钱的面,他本想拿点石九公抵账,差不多一斤就行,市价也公道。

  可刘涛钓箱里的石九公明显不够,那两条加起来也就三四两,另外三条都是大鱼,两三斤一个,他哪好意思开口,这三碗面可换不来。

  “老板,这儿还有。”

  陈寻看出了老板的尴尬,赶紧指了指陈志安的钓箱,他们钓的石九公不少,大鱼之间的空隙都填满了。

  “好!”老板这才松了口气。

  刘涛嘴唇微动,终究还是没说话。

  面馆老板从陈志安的钓箱里挑了三条石九公,掂了掂重量,然后开口问道:

  “就这五条鱼吧,看着差不多一斤重,行吧?”

  “行,行,老板赶紧去做吧,饿坏了。”

  今天陈寻钓的鱼最多,他说了算,点了点头就催老板赶紧去做饭。

  “好嘞,稍等一会儿哦。”

  老板乐呵呵地拿着鱼进了厨房,三人也找了个位子坐下。

  “唉,寻子,今天本来说好我请客的,结果却没请成,下次,下次一定我请,地方你随便挑。”

  虽然耶稣没来搅局,但面馆老板这一出还是让刘涛的请客计划泡汤了,只能推迟到下次。

  “没问题,涛哥,下次有机会你再请。”

  一起钓了几次鱼,三人之间的关系亲近了不少,已经算是普通朋友了,吃饭请客这些小事儿,陈寻并不在意。

  很快,面馆老板就端来了三碗热气腾腾的粉面。

  “桂林米粉,桂林米粉,还有青菜肉丝面,那边有小菜,想吃什么自己加啊。”

  老板指了指收银台旁边的小柜子,然后就离开了。

  小菜有葱、香菜、萝卜干、酸豆角这些,每个人口味不同,按需自取,很是贴心。

  陈寻挺喜欢这些小菜的,每样都加了一些。

  桂林米粉味道确实不错,酸辣可口,米粉也很有嚼劲。

  “呼噜呼噜~”

  三人饿得不行,开始狼吞虎咽,面馆里到处都是吸溜粉面的声音。

  “老板,来碗桂林米粉。”

  正吃着,面馆里又来了客人。

  “哟,你那边那么大个酒楼没吃的啊?怎么跑我这儿来了?”

  来的人和面馆老板显然是熟人,开始聊了起来。

  “唉,不是炒饭就是剩菜,吃腻了,过来换换口味。”

  男子抱怨了一句,找了个位子坐下。

  “马上就来。”

  男子坐下后,就拿出手机打发时间。

  “砰砰~”

  这时,陈寻的钓箱突然发出两声闷响,引起了男子的注意。

  他往钓箱里一瞅,就被那条露出的大红尾巴深深吸引了。

  钓箱都快装不下了,这鱼得有多大啊!

  刚才的响声不会是这条大鱼弄出来的吧?

  看那三人的样子,还有面馆外的鱼竿,应该都是钓鱼爱好者,不知道他们在哪儿钓到这么大的鱼,真是好运!

  上次收到过这么大的鱼迄今为止也有一段时间了,好像是个老头和他孙子......

  突然,男子想到今天经理还在抱怨野生鱼越来越难收了。

  这几人的鱼既然是钓的,那应该都是野生的,不知道经理感不感兴趣。

  问问呗,又不花钱,经理要是感兴趣,自己就能在他面前露个脸,就算不感兴趣,也能显得自己对酒楼的事情上心。

  “几位,这些鱼都是你们钓的吗?我能看看吗?”

  打定主意后,男子走到钓箱旁问了一句。

  先不管经理感不感兴趣,得确认一下这些鱼卖不卖,要是不卖,那就没意义了。

  “对啊,刚钓上来的,随便看,呼噜呼噜~”

  看看鱼而已,又不会少块肉,陈寻头也不抬地答应了,继续专心吃着他的桂林米粉。

  “哇,这条还活着呢,其他鱼也很新鲜啊。”

  男子虽然看不出鱼是不是野生的,但分辨新鲜度还是没问题的。钓箱里的鱼一看就很新鲜,甚至有两条石斑鱼的鱼鳃还在一动一动的,显然还活着。

  估摸着刚才那动静就是这两条鱼搞出来的。

  “兄弟,你们这鱼打算出手不?”

  鱼是钓上来的,新鲜得很,那就没啥问题了。

  就算有啥问题,那也是经理自己眼神不行。

  “啊?卖啊,兄弟你想要?”

  嘿,吃个饭还能顺便把鱼给处理了?这好事儿上哪儿找去。

  陈寻正琢磨着吃完饭赶紧回去把摩托车还给大伯,然后再和陈志安一起去收拾这些鱼呢。

  现在有人要,那可太好了,就算价格低点也无所谓,毕竟卖鱼也得花时间不是?

  时间那可就是金钱呐。

  “我不要,但有人可能要,你稍等会儿,我问问看!”

  “可能?”

  男子没搭理陈寻的疑惑,已经掏出手机打电话了。

  “喂,经理,我在外边瞧见有人钓了好多大鱼,石斑鱼、石九公、红友、黑鲷、黄脚腊,都新鲜得很,还有两条石斑鱼好像还活着呢,你要不要来看看?”

  “哟呵~真是钓上来的?在哪儿呢?我过去瞅瞅。”

  “应该是钓的,鱼都在钓箱里装着,他们旁边还放着鱼竿呢,就在附近那家面馆。”

  “行,我马上到。”

  陈寻这会儿也明白了为啥说的是“可能”,原来是要看了货才能定啊。

  “几位稍等一会儿,我们经理马上就到,我们是开酒楼的,要是这鱼合适,价格肯定让你们满意。”

  “嗯。”

  陈寻应了一声,继续埋头吃粉。

  吃粉也得时间呢,那就等会儿呗。

  大概过了五分钟,陈寻几人的粉都吃完了,一个胖乎乎的中年男人就推门进来了。

  “鱼在哪儿呢?哦,这儿呢。”

  面馆里地方不大,中年男人一眼就瞧见了陈寻几人,还有旁边的三个钓箱。

  “几位,这些鱼都是你们钓的?”

  中年男人一边给三人递烟,一边问道。

  “欸?是你啊小哥?”就在递烟的时候,突然男子一声惊喜的大叫,陈寻懵逼的仔细一瞧,只觉眼熟。

  再一想,发现他好像就是上次自己和爷爷来到镇子卖海鲈鱼的那家海鲜酒楼老板啊!

  “哦对......”旁边的就是上次那家卖货的酒楼嘛!

  “你好啊老板,不好意思啊忘了哈哈~”

  陈志安疑惑:“这是......”“哦,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许老板,我之前在他那儿卖过渔获。”

  “噢噢。”

  “这么巧,咱又能做一次生意了哈,以后也能长期合作啊?”

  “哈哈,好说好说。许老板,这些也都是钓的,你先看看呗。”

  接过烟随手夹在耳朵上,陈寻随口说道。

  烟对陈寻来说抽不抽都行,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会抽两根,心情好的时候也可能抽两根。

  许老板也不啰嗦,点了点头,就打开钓箱,仔细瞧起了里面的鱼。

  “啧啧啧,不错不错,都是野生的,就是有点儿可惜了。”

  许老板翻弄着钓箱里的鱼,边点头边摇头。

  在餐饮界摸爬滚打了好些年,还专管食材采买,他对海鲜的鉴别能力可谓炉火纯青,只需匆匆一瞥,便能断定这些鱼儿全是野生,且相当新鲜。

  但新鲜只是基础,在这酒楼行当里,唯有那些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才能卖出天价!

  还得是那种能让顾客亲眼见证其活力的生猛!

  “要是都是活的该多好,小哥,你们这鱼还打算卖的吧?珍珠龙胆石斑,五十元一斤,红友四十五一斤,还有石九公……”

  提到石九公,许老板兴趣不大,这种鱼不像另外两种,它多半得靠垂钓才能获得。

  石九公很多渔船都能捕到,码头上到处都是活力四射的。

  不过转念一想,这些人既然能钓到这么多好货,要是能搭上线长期合作,顺便收下石九公也无妨?

  就是那些钓鱼的常常不靠谱,一个月也送不来几回货,许老板只能多撒几张网碰碰运气。

  “石九公算你五十元一斤,因为这是死的,要是都活着,每斤能多加二十元,咋样?成不?”

  许老板直截了当,直接给陈寻几人报了价。

  “嗯……”

  陈寻瞅瞅陈志安,又看看刘涛,没吱声。

  “我那鱼得带回去,寻子,你们别管我。”

  刘涛摆摆手,表示自己的鱼不打算卖,好不容易钓到几条大鱼,哪舍得卖啊。

  像陈寻这种家里冰箱都装满了的,才会为鱼太多发愁。

  陈志安呢,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不卖带回去难道等着坏掉?

  “我不清楚行情……”

  陈志安也摇摇头,他对钓鱼卖鱼这事儿一窍不通!

  “放心,这价格绝对比市面上高,觉得吃亏了随时来找我。”

  许老板见陈寻像是能做主的人,连忙打包票。

  “里面不是还有石斑鱼活着吗?”

  话到此处,陈寻心里已经认可了许老板的报价,但既然刚才说了活鱼每斤能加价二十,那总得争取一下,之前钓箱里的鱼还扑腾得厉害呢。

  就算只剩两条活的,一条两三斤,一斤加二十,那也能多赚上百块呢。

  “不行了,现在也就剩一口气吊着,我带回去就算打氧也活不了。”

  许老板摇摇头,一脸惋惜。

  虽说这些鱼都是常见的种类,但胜在是野生,大部分海鲜,野生的口感和味道都要比养殖的胜一筹。

  这也是野生海鲜价格更高的原因之一,当然,数量和规模也是影响因素。

  也有些养殖海鲜比野生的贵,比如巴浪鱼。

  不过许老板更看重的是稀有海鲜,比如大黄鱼、黑毛、石蚌、红斑鱼这些。

  这些玩意儿渔船捕捞的数量远远比不上钓鱼人钓的。

  大部分都被钓鱼人自己吃了,流到市场的很少,除非像现在这样碰巧遇到,再出个高价,才有可能买到。

  他现在就是在有实力的钓鱼人面前刷存在感,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个人,愿意高价收购各种野生生猛海鲜。

  以后他们钓到这些鱼,家里吃不完,嘿,那不就是他的机会来了嘛。

  “行吧,许老板你带秤了吗?还是去酒楼那边称?”

  陈寻还是想争取一下,能争取到最好,不行就算了。

  “我带秤了,稍等一会儿。”

  许老板转身就去外面的车上拿了个大筐和一个电子秤进来。

  “我来称一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