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赶海小渔村:开局被虎鲸赖上

第68章 购买配件装备

  而且连砧板和菜刀都没见着,也不提供杀鱼服务。要不是看这鱼价格便宜又新鲜,她才不买呢。市场里边的鱼,一斤可要六十多,还没这新鲜。

  还有这个小姑娘,长得挺好看,就是反应有点慢,没旁边那个小伙子机灵。

  大妈心里又编了一段勤劳小伙子对懵懂女友不离不弃的感人爱情故事。

  “大妈,我们不是那种关系……”彭彤影被大妈的话说得脸红耳赤。

  “看,我就说你迷糊吧?叫什么大妈啊,叫靓姐~”大妈说完,也不等彭彤影反应,提着鱼就走了。

  留下陈寻在那里憋着笑,还有彭彤影一脸羞涩又无奈。

  “你还在笑!”彭彤影假装镇定地瞥了陈寻一眼,结果看到他嘴角憋着笑,那抖动的嘴角彻底出卖了他。彭彤影没好气地轻轻打了陈寻一下。

  那力度轻飘飘的,更像是撒娇。

  “哈哈,大妈就是开个玩笑嘛。不过她说得也有道理,虽然她看起来是大妈,但我们不能直接叫大妈呀,得叫得好听点,这样她们买得也开心。”陈寻赶紧转移了话题。“我看起来像是个笨蛋吗?”

  “没,大概就是因为第一次摆摊,没什么经验,所以反应慢点儿。”

  “我也这么觉得~”

  不一会儿,又有顾客上门,两人立刻忙碌起来。

  “给我来一斤,多了不要,二维码在哪儿呢?”

  这次来的是位中年大哥,话不多说,鱼还没到手,就先急着付钱了。

  “好嘞,马上。”

  陈寻迅速拿起一个塑料袋,手脚麻利地装起鱼来,还不忘用肘子轻轻碰了碰旁边的彭彤影,示意她收钱。

  这次彭彤影反应快多了,陈寻还没碰到她,她已经拿出手机,亮出了二维码。

  男子付完钱,陈寻也挑好了鱼,大概一斤多一点,无所谓了,顾客爽快,陈寻也爽快。

  “大哥,您的鱼,刚好一斤多一点。”

  “嗯。”

  大哥二话不说,接过鱼转身就走。

  “这个顾客真好,干脆利落,要是多来几个这样的,估计很快就能卖光了。”

  彭彤影被之前那位大妈调侃后,对这种安静的顾客特别喜欢。

  “嗯……一般来说,市场里男的比女的更爽快,不过,被宰的几率也大很多。”

  陈寻以前在外面工作时,偶尔自己买东西,也有过被宰的经历,唉,想想都头疼。

  彭彤影听了挑挑眉毛,不过没说什么。

  这时候正是市场买菜的高峰期,顾客络绎不绝,两人忙得热火朝天,一个负责装鱼称重,一个负责收钱,配合得还挺默契。

  当摊位上的石九公只剩下几斤的时候,彭彤影突然戴上口罩,低下头,埋在了胸前。

  就像骆驼把头扎进沙堆里逃避现实一样。陈寻正纳闷彭彤影这奇怪的举动呢,就瞧见摊位前又来了一位顾客,是个男的,还挺面熟,仔细一看,嘿,这不是澎湃渔具店的彭老板嘛。

  他心里一琢磨,难怪彭彤影这丫头装死呢,原来是碰到她老爸了,这丫头的脑回路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怎么见到自己老爸还躲着呢?跟做贼似的生怕被逮着。

  难道是社恐?连自己老爸都怕的那种。

  彭彤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一看到老爸,第一反应不是上去问好,而是躲起来,生怕被老爸发现。

  可能在彭彤影心里,跟陌生男子在市场上卖鱼,被老爸撞见会尴尬死吧,那干脆就躲起来算了,看不到我,看不到我。

  “哟,小伙子,这些鱼都是你钓的啊?挺厉害的嘛,给我来一斤。”

  “好嘞~”

  陈寻虽然觉得彭彤影的行为挺诡异的,但她不想打招呼,陈寻也不会多嘴,马上就给彭志文装鱼。

  彭志文一过来,就瞅见那缩成一团的闺女了。

  这丫头,缩成这样,是怕见到我还是怕我见着她跟这小伙子一起……卖鱼?

  这小子,不会悄没声地就把我闺女拐跑了吧?

  彭志文想着想着,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

  养了这么多年的宝贝闺女,就这么被小子给惦记上了?还是个小黑小子!

  一想到这,彭志文看陈寻的眼神都不对了。

  陈寻正给彭志文挑石九公呢,突然感觉一股寒意袭来,空气好像都僵住了。

  他缩了缩脖子,抬头瞅了瞅,啥也没发现,只好继续低头挑鱼。

  平时老催着彭彤影出去找对象,别老钓鱼,可她真找了对象,彭志文心里又不是滋味了。

  “小伙子,你女朋友是不是不舒服啊?怎么看着像睡着了?”

  陈寻正装鱼呢,彭志文咬牙切齿地来了一句。

  “呃……老板,你误会了,我们就是朋友,不是你想的那样,今天钓了一天鱼,她可能累了,歇会儿。”

  这父女俩,咋回事儿啊?都怪怪的。

  “哦?不是女朋友啊?”

  彭志文一听,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就好,可心里又有点莫名其妙的小失落。

  “嗯呐,就是一起钓鱼的朋友,这些鱼就是我们今天钓的,鱼贩子压价,我们就拿到市场来自己卖了。”“老板,你是用微信还是支付宝支付?”

  “我给现金就行。”

  “……好的,谢谢光临啊。”

  彭志文又瞅了一眼还在那里“挺尸”的彭彤影,心里突然想,还不如真让那小子给“拱”了呢。

  然后他就提着石九公走了。

  “你爸已经没影了。”

  等彭志文走得看不见了,陈寻才捅了捅还在那装死的彭彤影,告诉她。

  “啊?你认识我爸?”

  彭彤影一脸懵,咋你俩也扯上关系了?

  “也不算认识,就是去过你家渔具店几次,我认识你爸,但你爸可能不认识我。”

  “哦,那就好,那就好。”

  彭彤影拍了拍胸口,一阵起伏,松了口气。

  “话说回来,你为啥躲着你爸啊?”陈寻挺好奇的,问道。

  “哎呀……就是……”

  “小伙子,这石九公能不能便宜点?看着不太新鲜了。”

  好在有顾客来了,给彭彤影解了围。

  “就剩这么点了,靓姐,给你算便宜点,五十五块钱吧,你要是都拿走,就算五十块钱一斤。”

  摊位里的石九公卖到现在,没剩多少了,就两三斤的样子,冰块也都化得差不多了,看着是没刚开始那么新鲜了。

  不过鱼眼睛还是透亮透亮的,看着还挺新鲜。

  反正剩得不多了,陈寻就想着赶紧卖完走人,时间也不早了,再不回去,老妈莫玲就该打电话“轰炸”了。

  “我也吃不了那么多,而且这鱼确实不太新鲜了,算四十块钱一斤吧,我买一斤。”顾客又是一位大妈,正跟陈寻那儿讨价还价呢。

  “那可不行,四十块钱卖不了,你看这些鱼多新鲜啊,瞧瞧这透亮的鱼眼,红扑扑的鱼鳃,哪儿像不新鲜的?”

  砍价砍得这么狠,陈寻心里头直犯嘀咕,最讨厌这种了。

  “你又不给杀鱼,便宜点呗,四十一斤,我全要了。”

  “就是因为不包杀鱼,价格才这么实惠呢,真不能再便宜了。”

  也不知道咋回事,被大妈这么挑挑拣拣的,陈寻就不太想把鱼卖给她了。

  要是大妈一上来就说四十块钱一斤全要了,陈寻说不定早就乐呵呵地把鱼给卖了。

  可大妈一会儿说鱼不新鲜,一会儿又说不给杀鱼,陈寻就不高兴了。

  “这还不新鲜啊……”

  大妈嘟囔了一句,然后就唠唠叨叨地走了。

  大妈刚走没一会儿,就来个大爷,戳戳鱼眼,掰掰鱼鳃看看。

  “五十块钱一斤行不行?剩下的我都要了。”

  “行嘞~”

  这差别也太大了!陈寻利索地给大爷装好鱼,上秤一称,两斤半。

  “大爷,两斤半,一百二十五块钱。”

  旁边的彭彤影已经悄悄地把二维码准备好了,就等着大爷拿手机了。

  结果大爷没拿手机,从兜里掏出一沓钞票,数了数,拿出一张红的、一张棕的、一张紫的,递给了陈寻。

  然后接过陈寻手里的塑料袋,转身就走,干脆利落。

  “……”

  彭彤影只好把二维码收了,打开钱包看了看账单,今天一共收了1590块钱。

  鱼都卖完了,接下来该分钱了。

  这些石九公一共三十斤,陈寻十六斤,彭彤影十四斤,微信收了1590块钱。

  “我这里微信收了1590。”

  “我这里现金收了185。”

  “加起来就是1775,乘以14再除以30,等于828,那我给你转762啊。”

  彭彤影拿出手机计算器,噼里啪啦一算,账就算清楚了。陈寻手机轻轻一震,一条转账信息就跳了出来。

  不过,金额不是彭彤影说的762,而是整整800块。

  “嘿,这就算是你今天的辛苦费了~没你在,这些鱼我可能就得拎回去送人了,连那条珍贵的石蚌鱼都得被人占便宜。”

  彭彤影抢在陈寻开口前,先一步堵住了他的嘴,来了个先下手为强。

  “不用不用,我本来也是来帮忙卖鱼的,鱼都是你钓的,卖鱼我也有份,我一个人还忙不过来呢。”

  陈寻自然不会就这么收下,点了收钱之后,立马转了38块回去。

  要是换做郭明华、刘涛那些男性朋友,陈寻肯定二话不说就收下了,说不定还得调侃几句,越多越好。

  但对方是女孩子,陈寻就不会那么随意了。

  “我是不会……算了,那你慢慢收拾,我先走了啊。”

  彭彤影本来想说她不会收钱的,但心思一转,有了主意,当即就把陈寻转回来的钱收了,给陈寻留了个潇洒的背影,骑着电动车一溜烟儿地跑了。

  “……”

  这小丫头,说走就走。

  好在摆摊的东西不多,一个电子秤,两个盆子,再加上自己的钓箱,陈寻一个人也能搬到车上去。

  等陈寻把东西收拾好,准备去渔具店的时候,彭彤影又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盒玉溪烟和一杯奶茶。

  “喏,今天辛苦你了。”

  彭彤影把东西往陈寻手里一塞,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又骑着电动车跑了。

  “……”

  陈寻再次无奈,不过这次他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心情显然不错。

  他随手把吸管插上,吸了一口奶茶,这甜腻腻的东西,他也不知道女孩子为啥这么喜欢。不过这杯加了冰的奶茶,除了甜腻,还带着一丝冰凉,陈寻倒也能接受。

  车子启动,往澎湃渔具店开去。今天是陈寻第一次去船钓,准备不充分,得去采购一些东西,还有鱼竿也得再买一根了。

  要是再发生像今天这样的拖竿事件,鱼竿捞不回来,又恰好其他钓友没带多余的鱼竿,那就只能坐在船上干着急了。

  所以,买一根备用还是很有必要的。

  澎湃渔具店,彭彤影比陈寻先一步到了。

  澎湃渔具店一楼是门面,二三楼是他们住的地方。事情忙完了,彭彤影自然要回家了。

  “爸,妈呢?”背着钓鱼竿包,一只手拎着钓箱,另一只手握着奶茶的彭彤影走进店里,一眼就瞧见了坐在柜台后的彭志文。想起之前在菜市场的那番经历,心里头不由得有点发虚,但面上还是装得挺镇定的。

  “你妈在楼上忙活着做饭呢,今儿怎么这么晚才回?钓到鱼没?”

  “钓到了,爸,我跟你说啊,今天那鱼钓得可多了,十几斤的石九公,还有条石蚌鱼呢,一上岸就卖给鱼贩子了,赚了一千多块钱哩!”

  一提起钓鱼的事儿,彭彤影立马来了精神。

  “这么多?哪儿钓的?”

  彭志文一听也来了兴致,之前在市场上,那两个小年轻的摊位上就那么几斤石九公,他当时还没太在意。

  现在看来,是自己看走眼了。

  “天堂角那边,坐胡叔的船去的。你明天要是想去,得赶紧订船位,他一发图片,明天可能就没位了。”

  “行,我给他发个信息。”

  就在这时,陈寻掀开门帘走了进来,手里也拿着一杯奶茶。

  想当年,就是这道半透明的门帘,让陈寻和彭彤影来了个“亲密接触”。

  店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点诡异,安静了下来。

  彭志文瞅了瞅自家闺女手里的奶茶,又看了看陈寻手里的奶茶,眼神不禁眯了起来。

  看来自家闺女还是有点“危险”啊。

  “咳咳,爸,我先上楼去了。”

  彭彤影朝陈寻点了点头,赶紧开溜。

  “小伙子,想买点啥?你,和我闺女认识?”

  “呃,一起钓过几次鱼,就这么认识了。老板,你这儿有没有串钩?”

  “哦,串钩有啊,你要多大的?”

  钓鱼认识的,应该没啥问题,估摸着今天一起卖鱼也是因为这个。“就钓石九公用的,给我拿……十副串钩吧,还有10克的铅坠也来一些。另外,船竿有没有好推荐的?”

  “钓石九公啊,那15号丸世钩的串钩就挺合适,两块钱一副。铅坠一包十块钱。船竿的话,白果子船竿不错,皮实耐用,价格还实惠。两米一的120块,两米四的140块,有枪柄的也有直柄的,你想要哪种?”

  彭志文根据陈寻的需求,一边挑拣着铅坠和串钩,一边给陈寻推荐起船竿来。

  “直柄和枪柄有什么区别呢?”

  虽然这段时间陈寻一直在努力学习钓鱼的相关知识,但还是有些内容不太了解,比如鱼竿的枪柄和直柄之分。

  “直柄的是配纺车轮用的,枪柄的是配水滴轮或者鼓轮这些的。”

  “我看看,就拿两米四的吧。”

  根据今天的使用体验,陈寻觉得两米四的鱼竿在船上用起来会更顺手一些,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感觉。

  彭志文闻言,立马拿出两根鱼竿,一根直柄的,一根枪柄的。

  陈寻接过鱼竿后,仔细端详起来,发现枪柄的鱼竿比直柄的多了一个凸起的地方,而且导环也小一些。

  看着还挺有新意的,也更酷一些。

  不过陈寻并没有水滴轮或者鼓轮。

  “老板,有没有配套的轮子推荐一下?枪柄用的。”

  “有~那你预算多少啊?”

  买的越多越好,听陈寻说要买新装备,彭志文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嗯……大概一百多块钱吧。”

  有那么一刻,陈寻的脑海里闪过了郭明华那款斯泰拉渔轮,几千块的高级货,用起来肯定爽歪歪。不过要让陈寻真金白银掏出几千块来买个渔轮,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渔轮嘛,就是个干活儿的工具,几十块的和几千块的,用起来感觉肯定不一样,但归根结底,能钓到鱼才是王道。

  至少现在的陈寻是这么想的,装备嘛,能用就行,以后的事儿,谁说得准呢。

  “一百多啊,那光威的小船慢摇水滴轮就不错,120块,近海船钓挺好用的。”

  “行,就它了。”

  “你要左手的还是右手的?”

  “左手的。”

  渔轮还分左右手,这点陈寻还是门儿清的。大部分纺车轮,左右手都能换,所以不用特别说。但水滴轮、鼓轮这些,摇轮方向是固定的。

  所谓左右手,就是看你用哪只手摇渔轮的把手。左手摇,就是左手轮;右手摇,就是右手轮。陈寻用的,正好是左手轮。

  “好的,那鱼线要不要来一盘?”

  “要,4号的pe线吧。”

  “好的,还要其他的吗?”

  “不用了,就这些,老板算算一共多少钱。”

  “好嘞,我算算……20+10+140(注:此处原文中未明确提及的其它商品金额,为保持对话流畅性,假设有其它商品)+120+40=330。”

  “滴,微信收款330元。”

  彭志文算完账,陈寻立马付了钱。本想直接走人,毕竟时间不早了,得赶紧撤。

  可刚一转身,不知怎的,脚就像被钉住了一样,顺口问了一句:

  “老板,你这儿有斯泰拉没?”

  “你要买那个?店里没现货,但你要的话,我这有路子能拿到,价格肯定比网上便宜。不过得等个半个月到一个月的,你要不?要的话交点定金,我给你弄一个来。”

  彭志文一听,愣了一下,随即就给陈寻解释起来。

  虽说这小子现在买的只是百元级别的装备,但保不准他以后不会升级换高级装备呢。钓鱼人对装备的痴迷,可不能小看。

  平时买衣服买鞋子可能得琢磨半天,但买钓竿、买渔轮,那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呃,暂时不用,我就是随便问问。老板,我走了啊。”陈寻其实就是随口那么一问,没想到渔具店老板还真能弄到那东西!

  “……”

  离开渔具店后,陈寻直接开车往家回。

  回去的路上,陈寻发现路上的皇冠车似乎特别多,平时好几天都见不到一辆,现在时不时地就能瞅见一辆,嗖的一下就过去了,开得还特快。

  可能是快中秋了,那些跑国际免税业务的人回来了?

  陈寻没多想,继续往家赶。

  回到村里后,陈寻又发现,村里竟然也停着几辆皇冠车!

  这么说,村里也有人干那行啊。

  不过想想也正常,那行当利润大得很,就算风险高,也有人愿意冒险去干。

  不知道村里到底是哪些人在捣鼓这个。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