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1987:从卖茶开始的美好生活

第26章 月考

  书店老板看着他又来寄信了。

  把信封递过来。

  余路写下来韩小米所说的位置,递过去。

  书店老板接过来之后,问道:“你这是重新给其他杂志社寄出去的稿子?”

  “会后续的稿子。过稿了!”

  “你过稿了?”

  “差不多。编辑说了看看后续内容。”

  余路还是不习惯太过嚣张,对熟人吹吹牛算了,在外人面前还是不那么习惯。

  老板好歹是有些松口气,但是能够过初稿就已经很厉害了。

  “这次我请你,要是出名了,给我留个签名就行。”

  “哈哈,好。”

  交完稿子之后,两人才离开了书店。

  廖小圆颇为意外的看着他说道:“哟哟!还会谦虚了?”

  “我一直很谦虚的好吧。”

  ……

  两人回到了学校,季椿灵还在坐着,问道:“刚刚看你急匆匆拿着稿子下去了,是有什么急事吗?”

  “就是《人民文学》来回信了,说我稿子过了,让我把后续稿子寄回去而已。”

  “哦!这么厉害,对面怎么说的?”

  “没怎么说。我让他们早点打钱过来,不然就不投稿了!”

  季椿灵扑哧一笑,她显然没有语文老师那么大反应,说道:

  “怎么这么贪财,就不怕他们给你拒稿了?”

  “这倒无所谓,反正还有其他杂志社。”

  一中晚上一共三节课,,一节课是晚自习,其余两节课是老万的数学课。

  老万早早就坐在了讲台之后,因为刚刚看着余路和语文老师从校外走进来,所以没有找他迟到的麻烦。

  他站在前面说道:

  “国庆前,也就是明后两天我们要迎来第一次月考,这次月考是和周里面其他八所重点高中一起合作的。

  出题质量都是很好的,有十几个出题老师都是经常去高考改卷的,所以这一次很考验学生们的实力。

  而且是我们进入高三的第一次月考,希望同学们好好努力Y……”

  数学课一直以来都是高中生的难题,有的地方只要是搞不明白,一辈子可能都想不过来。

  特别是压轴题,既是考验天赋也是考验做题量的程度,往往在数学一科上能够拉开几十分的差距。

  季椿灵属于那种,最后一题可能会做不出来,但是其他题能保证不出大错的学霸,数学没偏差基本都是一百一十多。

  反而余路就是属于奇才了,发挥好,最后一题能拿下能到达一百一,发挥不好也就一百出头。

  这也是老万说过的,他就是全班最聪明的学生,但是为什么成绩不是最好的,也就是因为他太浮躁。

  但是重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以前作为弱点的语文和英语,现在不算弱点了。

  语文提升的要点就是阅读量,偏偏他成为畅销作家前读书千本,以前还在海上工作,和外国佬交流无障碍。

  他觉得不出问题,这一次考试可能考的比以往还要好上数倍。

  “每天上课都不听课,我看你怎么办?”

  季椿灵有些无奈的说道。原本劝说他几次,但是余路不听,写起来小说就停不下来,恐怕成绩会一落千丈。

  但是一想起来他那可怕的文学天赋,就算是不上大学,未来成就也不低吧。

  “这你就不懂了吧,我写书是给自己打的掩护罩,其实我一直在听课的,要不我们打赌,这次我全校排名不会下降。”

  季椿灵说:“赌什么?”

  余路思考了一会,说道:“要是我赢了呢?国庆之后,你陪我出去玩一天。”

  季椿灵点点头,“好,要是我赢了,你就不许上课写小说了,要写也只能下课写。”

  立好这个很普通的赌约,老万才将该讲的都讲完了。

  他做了他最喜欢做的事情。

  “这才刚刚开学,作业你们肯定还是不那么多的,所以干脆上上数学课。”

  不少人叹气吐槽,但是没用,老万接着说道:“看看你们自己那点分数,有些同学我都不好意思点你名字,最简单的第一题,给你绕个弯子都能做错,一点儿不晓得思考啊?”

  ……

  下晚自习之后,季椿灵先走出了大门,在外住读就是爽。

  可惜张游就没有那么从容了,在班级门口等到余路之后,他就大声抱怨道:

  “怎么又要考试啊!我这成绩还用考试吗?”

  “叔不是说吗?毕业就托人给你分配在城里工作,这你还担心什么?考试就算是倒数也无所谓吧。”

  张游属于是玩到了高三才知道了学习这一件事情,说道:

  “我想到,我们村里三个高中生,不出问题,你和张婷都可以考上大学,但是偏偏我就考不上。

  到时候你们都去外地上学了,我一个人在这老家多丢脸啊!”

  余路说:“没瞧见,你偷看隔壁姐姐洗澡的时候会丢脸?”

  “那能一样吗?”

  正赶巧,何苏和王凤从门里走出来。

  王凤和张游一直不对付,她觉得他是混混,他觉得她一天天抛(目中无人)麻了。

  “你害怕考不上大学?那不是事实吗?“

  张游有些无奈,但是人家说的是实话,他们重点班一年都才十几个人上大学,他张游再怎么都努力不上去。

  余路也是点点头,安慰道:

  “就算不上大学,你依旧还是有很多出路的,比如烤烧烤。”

  “别说哈,余路你这么一说,我感觉张游和维吾尔来的烧烤师父有那么一丝像了。”

  何苏笑着说道。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他们夜市之上,烧烤师傅越来越多了。

  特别是那些高鼻梁的少数民族师傅,烧烤的味道特别好,但是吧,他们没钱买不起多少,不过依旧忘不了那羊肉串的味道。

  “烧烤也不是不行,至少我可以吃肉吃到爽。”

  张游点点头,心想是这个理。

  余路呵呵一笑,并不是当真想让这小子去当烧烤师傅,毕竟他后面累到肺都出问题了,得了肺癌,早早走了。

  说道:“开玩笑的,走吧,回寝室吧,没必要成绩焦虑了,大不了毕业工作呗,还是一样的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