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番外二:白事(2)
波波和媳妇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开车带着岳母回了媳妇老家的县城。
因为得到消息那天媳妇还在上班,家里还有个孩子还在上幼儿园。
虽然都请假安排好了,但波波媳妇商场上班,下班晚上十点了。
硬要走确实可以,但收拾一阵十一二点,这时候不适合带着孩子赶路了。
何况波波和媳妇站在岳母的角度,是真的不想那么赶,理由就三个字,凭什么?
结果第二天出发之前,波波才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无奈。
岳母还是一夜没睡。
波波一直觉得从小过得可以说凄惨的岳母被一路苦过来的生活压迫得有些讨好型人格了。
因为岳母很在意亲爹家的兄弟姐妹们的看法,一有什么事都是上赶着去被安排做这做那,乐此不疲。
如今遇上这事,才发现何止是有点,已经相当严重了!
波波又想起好几次他和媳妇回娘家,岳母甚至为了那边的事,把他们丢在一旁。
结合今天岳母的状态,波波是彻底麻瓜了,想大声吼出来,有必要么?
但场合什么的都不对,所以怂了,没敢喊。
波波媳妇的妹妹也在成都上班,早早的过来汇合后就出发了。
开车绕一圈,接上了大舅家的大姐,这位波波倒是欣赏,把老公孩子安排妥当了,第二天慢悠悠等着波波他们来接。
丝毫不慌,毫不在意,就是在经历一个必经的过程。
盆地话简单说就是走走过场。
上车后岳母有点晕车,坐的副驾,媳妇带着闺女和大姐坐后排。
上车就聊开了。
大姐父亲母亲去世后,独自嫁人,一个人操持着有两个孩子和一个老人的家。
应该会很苦,但从没在言语间体现过。
更应该闷葫芦,但恰恰相反,像个话痨。
“我这边加了好多群,就是拿来薅羊毛的,辉儿你也该加一个,啥子东西都有!”
安利完波波媳妇,马上就是在某个群发消息,打字不顺,用的语音。
“哎呀,这次真的讨厌,说好的成都场紧到不开(迟迟不开),广州都开两次了!都留意着,应该快了!”
波波媳妇,就是大姐口中的辉儿,盆地很多地方FH不分,其实媳妇名字带菲字,但从小到大老家都叫她辉儿。
辉儿听着仿佛加密通话的内容,不知道怎么接。
薅羊毛大家都会薅,辉儿也不例外,和波波两口子条件也不算好,肯定有便宜也会占,但没大姐这么沉浸式。
好在大姐也不在意,发完语音就开始吹自己最近又薅了什么羊毛。
言语内容很符合她这些年应该有的经历。
话里的语气却没有半点对生活的嫌弃。
至于此行的目的,更是没有对大姐的生活造成半点影响。
岳母或许是因为晕车,在副驾一直沉默着。
到达县城还是上午,老家在县郊农村。
行程中大姐说了冬哥买了花圈,她也让冬哥帮她多带了一个。
言下之意就是孙辈都这样操作。
于是到达县城后,先去了丧葬店,波波他们也要买。
姐妹俩就是两个,店家问好姓名,在白纸上写好贴在花圈上,然后将花圈收起,和伞一般。
收起来还是太大,磨蹭了一会儿才放进了车里。
继续出发,目的地还不是老家。
带着孩子呢,刚三岁多的孩子,这边风俗是太小的孩子不能参加孝家人情,哪怕是自家的。
于是还要把孩子送到辉儿的姑姑家,姑姑家有个表妹,和辉儿同龄,孩子喊的小姨,关系很是亲近。
老城区的一栋老单元楼下,姑姑和表妹得到消息早早的等在下面。
车上,辉儿和波波还在给孩子做心理建设,尽管孩子和小姨姑婆也很熟,但离开爹妈还是要再三的哄。
“一会儿爸爸妈妈婆婆有点事,你就去和小姨姑婆一起玩哦。”
孩子脸马上就不开心了。
现如今三岁的孩子有多聪明呢?从这里就能看出来了。
你以为孩子是舍不得和爸妈分开?
可能有,但不多,毕竟读幼儿园了,一周分开五天呢!
波波一看她闷着不出声,就知道自家孩子打的什么主意。
孩子是知道了爸妈在哄她了,也知道自己可以提好处了!
波波媳妇还真以为孩子舍不得分开呢,在那一阵劝,波波看不下去了。
“好了好了,小姨姑婆会给你买好吃的,还会买玩具,爸爸妈妈晚上就来接你,你要听话哦!”
波波话音一落,孩子表情就绷不住了,想开心,但可能又觉得和刚刚装出来的人设不太符合,于是表情略显僵硬。
停车,开门,下车,交货,告别。
果然没有任何困难,孩子已经拉着小姨,恨不得马上进超市了。
三岁的孩子会拐弯抹角很正常,所以这时候其实就不能惯着了,已经可以尝试着讲道理。
而且这时候高帽子的威力很大,孩子为了获得表扬会很努力。
波波家的闺女就常常在一声声赞美中迷失自我,被自己爹妈忽悠得不要不要的。
辉儿家的县城发展比不上波波家的县城,城郊的村村通又窄又烂,约等于波波外婆老家,也就是江家沟的路。
而且去世外公的老宅,还没有通水泥路。
从老城区到水泥路的尽头,花费了不到二十分钟,接下来就要开始步行。
农村田坎,因为昨夜的小雨,略有泥泞,两侧红土有同村的农户正在收红薯。
岳母闷头赶路,姐妹们聊得很嗨,不时笑出声,久未体验的乡村小路给大家带来一种新鲜感。
“不知道老屋豌豆尖长得哪样了,油菜尖尖都还不能掐,可以的话今晚整豌豆尖滑肉汤,绝对巴适!”
大姐还是在走过场,并且对过场很熟悉,知道守夜是跑不了了。
“就是,说是要停五天,还好天气冷了,不然麻烦哦,滑肉汤,能不能吃哦?”
辉儿接话,然后想起了本地还有白事禁荤腥的传统。
“我们都要禁,你们年轻人不用管这些。”岳母回道。
波波没想到这边还有这规矩,他爷爷外公都去世得早,只记得当时他自己是吃了肉的,陈林和思华不知道吃没吃。
“你们这边还有这规矩啊?”波波悄悄问老婆。
“是啊,一直都这样,不过我们不用管,昨晚几个哥哥都整来吃了!周哥在群里发了图还!”辉儿如是说道。
“也是,那今晚好好整一碗,汤喝了暖和!不然半夜守着冷安逸!”
正说着,周哥,小舅的前妻生的大儿子出现在前面小路拐角的地方。
“周哥,去哪儿呢?”
“辉儿你们到了啊,去接爷爷的徒弟,说是在县医院那等着了。”
“要得,那我们先去把纸烧了。”
双方会面,皆带笑意。
波波他们是走过场,周哥或许是因为确实是喜丧吧。
只有岳母沉默,听到烧纸,步伐更急了一些。
哦,理论上的姑侄,并未互相出声招呼。
-----------------
感谢还在支持的朋友,也感谢来了因为我这破更新又离开的朋友。
是我对不住大家,废话不多说,每章都解释看多了就烦了。
感谢车间主任老歌、有電勿近、泗上燕子难北归、书友20231029112746555、每天想着遛狗的无聊人、欢迎来滑铲、轩辕龙王、饅頭、tom_yeah、一片大森林、我真的是喝多了、雨满江的推荐。
感谢书友16072321191889的月票。
隔这么久再来回忆当时的情景,又别有一番思考,小人物小家庭,也有各自的故事。
利益二字,谁能看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