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大国丰收,从种菠萝开始

第11章 大款种田记(4)

  小年轻的委屈突如其来,就算美食也难以治愈。

  但同行的老同志不以为然。

  相比于研究链条“后端”的周建华,“前端”的黄研究员大多数时候的定位是田间技术员。

  他沟壑纵横的橘皮脸,粗粝而有力的双手,以及指间的泥土味都证明了这一点。

  正因为此,他与田间老农的接触更多,也最知道老农是怎么现实的一群人。

  没有好处,怎么可能愿意冒风险?

  同样,不是看到顿顿有肉,怎么可能积极拥抱不知什么鬼样的新品种新技术?

  这态度其实才正常。

  黄研究员心态稳稳地饱餐一顿后,就溜达到菠萝田开始第一步勘察了。

  嗯,主要是吃得有点撑,顺道消消食。

  顺道消食的还有王百锤和秦福成大队长。

  秦大队长带着两人来到一块大面积的平坦整田边上,挥手横扫:“这就是我们大队最好的菠萝田,黄技术员,你看看,全部用作试验田是不是很合适?”

  王百锤撇撇嘴,只想呵呵。

  哪怕用一只眼看,这块地都不止一千亩,翻一倍还差不多。

  好家伙,他手这么一挥,直接将试验田的规模扩大了一倍。

  问题是自己还没吭声呢!

  老实讲,王百锤都没有想到杀猪吃肉会这么好使。

  之前,大家对于他是“款爷”有个概念,但这个概念是虚的。

  等到他真的掏钱重开了大食堂,“款爷”的概念好像一下子就变得硬实了,他之前的种种承诺也变得有重量了。

  直接的结果就是,他们开始嫌一千亩的试验田规模小了。

  秦大队长这是在敲边鼓呢。

  黄研究员自然不知道里面的玄机,直接蹲下来,攥了一把泥土。

  “铁质砖红壤,质地黏重,有机质丰富……”他点点头,有用手往下挖了三十多公分,“而且土层深厚。”

  他站起来,拍拍手上的泥土,不紧不慢说道:“从根系特征看,菠萝具有浅生和好气的特性。作为试验田,最好是土层比较深厚,并且土质相对比较疏松。”

  “这边用作试验田的话,可以通过机械化耕地,将耕地的深度控制在三十公分左右,第一次犁耕之后让土地风化一段时间,再开始第二次犁耕,将里面的杂草全部清除,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标准……”

  秦大队长一听“需要机械化耕地”,顿时昂首挺胸,“我们大队拥有四台拖拉机,拖拉机手也都是熟手,这都不是问题。”

  这年头,一个大队拥有四台拖拉机,确实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然而王百锤冷不丁道:“才四台拖拉机,我看队里运输、耕地都要用到,怕是不够用吧。干脆我再买四台,大队帮忙出拖拉机手就行了。”

  骄傲着的秦大队长突然很不想和这厮说话。

  黄研究员似无所觉,踩了踩脚下的土地,“不过也不是没有缺点。我看这边整体地势偏高,年降雨正常的话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年降雨不足,这边相对容易干旱。”

  菠萝虽然是一种比较耐旱的作物,但仍需要适宜的水分才能生长良好。

  而如果让王百锤补充的话,他会说“大力菠萝”还是比较不耐旱的品种,遇上干旱的损失会更大。

  对于这一点,大队长完全无话可说。

  或者说,整个雷州半岛,都在这一点上无话可说。

  这边可是有南中国最大的“干旱特区”之称,周期性地经历着“五年一大旱,三年一小旱,年年有春旱”的恶性循环。

  真干旱起来,谁来都不好使。

  “不会这么倒霉吧。”秦大队长讪讪而笑,转而道,“不过多做点预防还是好好事。”

  “我有两个建议。”黄研究员显得胸有成算。

  “一是在土地深翻后,用树枝绿叶压青,施足基肥,在改良土壤的同时,还能提高根系吸肥吸水和抗旱保墒能力。”

  “二是可以多打一些小口径机井……”

  他查过资料,这边地表缺水,但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过去民间曾先后试验打过竹管井、大锅锥井、水泥管井等,这些小井深则十米,浅则几米,只能打在水旱田边,对解决旱坡地用水意义不大,却很有启发意义。

  而小口径机井一般三十米深左右,投资少见效快,管理也方便,很适合这边的农村。

  说到这里他瞄了一眼王百锤。

  说投资少那是相对而言的,一眼小口径机井能灌溉耕地4至5亩,要想覆盖上千亩地,总投资也不算少了。

  就看大款认不认他的计划了。

  王百锤皱着眉,就在黄研究员想改口说“少打一些也不是不行”的时候,道:“要打就打大口径机井,打那么多小口径有什么用呢?”

  黄研究员张了张嘴,“……打一眼大口径机井,花费是小口径机井的100倍!”

  “但是能打的更深,能灌溉的地也更多,抗旱效果更好,不是吗?”

  那肯定啊,这种井深的300多米,一般的也有150米,浅层地下水毕竟比不上中深层地下水丰富,抗旱效果肯定更好。

  “那就统统打大口径机井,不要怕花钱。”

  王百锤想了想,又道:“有了深井,最好还是有配套的灌溉设施吧。国内生产喷灌的整套设施吗?如果没有的话,就从国外进口。”

  “这样一来,就算是撞上五年一遇的大旱,都不用怕了吧。”

  王百锤三言两语,就将黄研究员的计划改得七零八落。

  秦大队长狂喜,差点笑出了猪叫声。

  那劳什子的喷灌设施且不说,这打的可是深井啊,是没办法搬走的深井啊!

  这样一来,他们大队以后是彻底不怕干旱了。

  这是他唯一一次对于王百锤的“手大”毫无意见。

  黄研究员则是嘴角发颤。

  你大队长当然没意见啦,你知道这是多大的投入吗?

  这尼玛,试验田规划经费直线飙升!

  ——但凡是研究人员,对于申请经费突然要飙升,同步飙升的还有血压。

  老同志突然理解了小年轻的委屈——

  这就不是种田的打开方式!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