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我的生活超市

第13章 员工在哪里

我的生活超市 习惯露了头 3719 2024-11-12 10:11

  “胖虎啊,过段时间要不要给你做个绝育手术啊。”

  “喵嗷!”

  “知道了知道了,把你爪子收一收。”

  “胖虎啊,你知道你踩的是谁的背吗?

  是一位前途无量青年企业家的背啊,你想想这是什么概念。”

  “懂不懂什么叫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啊?”

  夕阳未落,暗沉的橘黄色霞光撒在回去的路上。

  陆远背着胖虎神经兮兮的放嘴炮。

  “看见旁边那片空地了吗?

  等咱有钱了,给你娶上一别墅的猫妃,你就使劲生吧。”

  胖虎前脚掌搭在陆远的肩膀上,只露出一个大猫头作虎视狼顾状。

  可惜那张胖乎乎的脸平白少了几分威严。

  一点都不像遥远的东北老表。

  陆远边走边想,明天要去实地看一下装修情况。

  过几天再跟余老板去工商局登记。

  不过具体什么时间要看阿sir们什么时候发动。

  领袖说过: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作为他老人家的好学生,考研政治八十分选手的陆远自然知道他目前的命门所在。

  人才,人才,还是人才!

  在超市这种零售业中,人力资源的作用尤其重要。

  采购、运输、广告、销售都需要人才。

  普通超市对员工的要求虽然不高,但也不是立刻就能培训好的。

  最起码也要会操作收银机、维持机器设备整洁、保持商品陈列整齐标准、熟悉商品特色以及给顾客介绍商品。

  超市对顾客的服务主要由店员提供的。

  店员服务的质量决定了体验的好坏。

  一个饱满的笑容会带来客户的持续购买;

  而一次糟糕的体验可能会让一位老顾客离开。

  为了得到员工的真诚拥护,不少企业可谓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

  “海底捞”为员工提供住宿和良好的福利体系,店员表现突出就有机会得到晋升,进入“办公室”工作;

  “星巴克”为门店员工提供了上学进修、晋升到总部成为白领的机会。

  这些都是陆远可以拿来学习的现成案例。

  当然,还有他“以前”的亲身经历可供借鉴。

  如此旁征博引,足够陆远少走一些弯路。

  比如“海底捞”的服务有时会热情的让人有种不知所措的尴尬,引发一些顾客反感。

  “零售届的传奇”胖东来推崇的人性化服务:

  “如果你没有要求,你就自行购物没有人打扰。

  如果有需求,就会给你细致的服务。”

  如果顾客开车去逛商场购物,遇到轮胎没气了这种无助情况。

  超市虽然不可能给顾客修汽车,但是在胖东来的停车场可以提供汽车应急启动电源、汽车轮胎应急充气和更换汽车备用轮胎的服务。

  去超市买把小白菜,顺道就会有人免费帮换轮胎,这种贴心服务谁能不爱。

  在电影院看电影,看了一半觉得电影太烂,可以在“影片开始至结束后20分钟内”退票。

  胖东来会把票价的50%退给顾客(因为另外的50%要上交院线)。

  凭借这种服务,以及本身的高品质商品,胖东来一家企业的营业额就占了许昌GDP体量的2%。

  路上接到陆江华的电话,问他去哪。

  “哥,我得去谈一笔几个亿的大生意啊。

  教练跟我说不用练了,就没见过我这么聪明的学员,让我考试再回来就行。

  还有,刚才你二婶来电话催你快找对象。”

  果然,听到催婚这家伙很快就挂了,不然陆远还要想办法解释。

  步行街上人来人往,马路桥面车水马龙。

  开业不久的银座商城夜晚流光溢彩,沿街的肯德基、海澜之家、polosport、汉庭酒店灯牌明亮。

  没错,陆远来银座挖墙脚来了。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偷呢,这是致敬!

  “我需要有人来帮我管理新商店,可我没太多钱,

  于是我面无愧色、非常自然地做了一件事——在我之后的经商生涯中我还会那样做——在其他人的店里窥探,找寻出色的人才。”

  出自缔造世界500强企业的男人——山姆·沃尔顿。

  银座商城一楼店铺大多是肯德基、过桥米线、扬州炒饭这些餐食品牌。

  县城里的高中生还以能在肯德基吃饭作自夸的资本,以前陆远也是其中一员。

  现在就算把套餐里的香酥鸡腿肉拿到面前,尽管很香,但他一口都不想吃。

  商城入口是金银珠宝的柜台,再往里走才是银座自家经营的超市。

  银座超市就在商城一楼,可以说是黄金位置。

  一般来说,中午10点到下午7点是超市的客流量最大的时间段。

  陆远看了一下墙上的电子挂历。

  这才过了一个小时,顾客怎么稀稀拉拉的。

  售货员的制服依旧是雷同的黑白搭配。

  在陆远看来,员工着装、室内装饰就是超市的脸面。

  别管什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如果连外表都吸引不了顾客,那谁有那个闲功夫去关心内在。

  经商不是只感动自己就可以的。

  这是一个最看重结果的行业,成王败寇。

  银座超市的定位偏向中产,有着县城超市里顶端的布局。

  场地内干净、明亮,货物摆放整齐有序。

  但是仍然吸引不了对生鲜产品格外迷人的群体——对价格最敏感的家庭主妇、退休后的大爷大妈。

  他们倾向于购买菜市场那些便宜的蔬菜水果。

  尽管在开放摊位上挑挑拣拣需要浪费不少时间。

  陆远站在入口处驻足远观。

  超市里直面顾客的售货员大都比较年轻。

  年纪大一些的,体能跟不上的,基本都在后台中央厨房工作。

  生鲜产品处三两个人聚在一块儿闲聊。

  闲置的收银台没有结算业务却还有收银员在那干呆着。

  海鲜水产区域的暂养箱下边有一大片水渍没有清理,部分线管裸露在外边,存在安全隐患。

  再往里边走。

  洗护用品柜台那里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售货员紧跟在看洗面奶的的小伙子身后。

  然而那个哥们明显的有些不耐烦。

  酒水饮料处。

  一个比较年轻的售货员自顾自的整理保鲜柜上凌乱的产品。

  没有去纠缠身边的顾客,而是任他们自己挑选。

  只有当顾客叫她时才转身走到他们身边。

  …

  大致了解了一下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陆远越发觉得:

  员工贵精不贵多。

  按照他的想法,维持万象超市的日常运转仅需要五十个员工。

  重点是把售货员锻炼成“多面手”。

  心里带着这样的想法,陆远接着往里走。

  家用电器区。

  基本上是一家人来选购液晶电视、电脑、洗衣机、冰箱等大件。

  对面是家用工具区域以及前一晚刚来造访过的家纺区。

  放置小电器、拖把、扫把、锅铲的货柜太过杂乱。

  其中一些产品的质量明显不符合银座超市的定位。

  选择来这里购物的家庭一般会追求高品质产品。

  应该出现在一元店里的东西摆放在这里的货架上纯属浪费资源。

  同时同品类中上架太多的同质商品容易让人眼花缭乱。

  不知道超市经理收了供应商多少好处费。

  陆远这么说并不是无的放矢。

  目前超市的盈利中不全是靠卖货来挣钱的。

  利润来源包括了卖货、超市周围小店铺租金等等。

  其中最大的利润来自向供应商收取费用,如入场费、上架费、陈列费、堆头费等等。

  传统超市不是在“卖东西”,而是在“出租货架”。

  所以,传统大卖场在选品上并不完全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

  而是以供应商的红包厚度为标准。

  价高者得货架。

  站在超市经营管理者一方,供应商的货好买的话赚两份钱。

  卖不完的话,库存货可以退给供应商。

  因此,传统卖场渐渐失落,不是因为超市经营者不知道。

  而是利益所在。

  旁边家电区的热闹情况打断了陆远的思绪。

  有热闹看?

  陆远仗着年轻力壮抢占一处观众席。

  好几户人家都跟着同一个面目清秀的年轻小伙买电器?

  嘿,真是稀罕。

  陆远不由得有些好奇,干脆凑得更近些。

  明显听出这小伙说话时结巴。

  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天生的。

  偏偏身边的几个阿姨却听得认真,奇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