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我的生活超市

第74章 谈判

我的生活超市 习惯露了头 3012 2024-11-12 10:11

  中控台上呼呼的冷风隔绝着公路上蒸腾的热气。

  高温下,远处的路面与疾驰的汽车看起来扭曲变形。

  宽敞舒适的后座上,陆远左手搭在扶手上,靠着椅背闭目养神。

  通过这一个月的精心准备,万象超市的发展远超陆远的意料。

  日销售额比起刚开业时肯定有所回落,但是能稳定在八十万左右,周末能达到百万级别。

  各方面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于友商。

  起码在乐安县城这一亩三分地上,已经没有大型超市可堪敌手。

  超市的建设走在了正常发展的轨道上。

  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练好内功,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把第一家店建设成旗舰店、模范店。

  这其中,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员工队伍是重中之重,以便为后续的开拓奠定基础。

  除了万象生活超市这一核心项目,陆远为企业设计的第二道增长点,也是抵抗淘宝京东等电商冲击的秘密武器—社区超市,正在春晓的带领下,紧锣密鼓的筹备着。

  根据今早晨会上的消息,春晓最近跟中南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老板走的比较近,正在联络合作事宜。

  如果一切顺利,届时就不是一家社区超市的问题了,而是在全县数十个大型住宅小区内开设上十家社区超市。

  惊闻这条喜讯,陆远大手一挥: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颇有些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架势。

  同坐在后排的马友林开口打破了车厢内的沉寂局面。

  看陆远之前在办公室的架势,像是想有一番大动作。

  马友林就谈了谈自己这些年来的一些亲身经历与体会,省得陆远踩同一样的大坑。

  从最初的土地流转承包,到播种施肥,以及温室大棚的建设等等。

  世纪之初,为了增加集体收入,改善村民生活“四荒地”一般通过招标、拍卖和公开协商的方式流转。

  在一些地区,由于没有经验,拍卖的时候,村干部和农民不知道怎么定价,有的地块的价格就定得很低。

  而承包方低价从村集体流转的土地,变成耕地后,其获得的利益会急剧扩张。

  “2000年时,一个老板只要有几十万块钱,可以在内蒙古承包几千亩土地。(草地改耕地之后)一年带来的光租金收入就是数百万元。”

  马友林说起前几年的行情,满是艳羡。

  那时候法制不健全,要求不严格,土地管理也相当疏松,更别说在辽阔无边的内蒙古高原。

  光秃的沙地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要知道,内蒙古高原位于阴山山脉之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国界,西至东经106°附近。

  往大了说,内蒙古高原还包含着鄂尔多斯高原和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面积约70万平方千米,古有“瀚海”之称。

  其中,草原面积约占高原面积的80%,是中国最大的绵羊及山羊放牧区和中国骆驼主要产区之一,内蒙古高原平均每平方千米仅3人。

  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地广人稀,如果不是走在平坦的国道上,开车两小时都难觅人烟。

  陆远对于内蒙的印象仅仅停留在表面,比如锡盟的牛羊肉、硬邦邦的奶干、茂盛的牧草等等。

  最接近大草原的一次,还是陪高中好哥们去蒙区提亲。

  那是工作第二年的国庆假期里,一行人早晨五点从胜利市出发,驱车八小时赶往CF市。

  马友林滔滔不绝的讲了一路,陆远假寐着听了一路,季运勇则充耳不闻。

  在陆远看来,马友林的失败,不在于技术水平,不在于市场价格。

  而只在两点:资金与人脉。

  因为他的资金不足,所以他的企业先天虚弱;因为他的人脉不广,所以他底气不足。

  一个没有充足现金储备的公司,怎么会有技术人员会潜心培育新品种?

  一个没有坚硬后盾的企业,每天都要接受各方面的烦扰,怎么可能会专心经营企业,培育市场,销售产品?

  来时,陆远已经和老实的村长二哥打好招呼,大张旗鼓的说有县里的大企业来考察项目。

  村长二哥激动的连话都说不清楚,只一个劲儿的点头应声“好好好”。

  临近中午,看着桥头上驶下来一辆崭新锃亮的奥迪轿车,站在树荫下等候多时的几名村委成员拿着打火机往旁边的大槐树跑去。

  一个个捂着耳朵,斜着身子,小心地点上两支 1500响的大红鞭炮。

  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村长二哥快步走到轿车后排,想给车里人拉开车门。

  没成想陆远先行一步,从车上跳了下来,马友林则不急不慢的从左侧推开车门下车。

  看到是陆远从老板座椅上下来,村长二哥登时惊奇的咦了一声。

  没等他仔细考虑,看到陆远脸上的坏笑,无奈瞪他一眼,权当这他孩子心气,不懂事。

  小碎步迈起来,绕过车屁股到另一侧接待马永林去了。

  在他看来,马友林的年纪气质涵养,才配得上“大老板”的派头。

  毕竟电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

  看到几个朴实的农家汉子争相和马永林季运勇握手,陆远也乐得清闲,站在树荫里笑呵呵的,看着众人簇拥着他俩往大队部走去。

  走进大院才发现,里边还停着镇政府的公务车,不知道是谁在这。

  “哈哈哈,盼星星盼月亮,这次可算把大老板盼来了。”

  伴随着一阵响亮的笑声,绿漆栅栏门被一个身穿白色衬衫,大腹便便的中年人从里打开。

  没错,还真是他。陆远的好姑父,丁庄镇的二把手,行政长官—张军华。

  张军华一出门就扫到缀在人群后面的陆远,隐晦的冲陆远摆摆手,招呼他快点跟上。

  来的三个人里,谁能做得了主,老张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时至今日,张军华的心里还存留着震撼。

  像他这种地方小官,看似级别不高,其实已经站在了整个县城关系金字塔的最上层。

  在这个关系网里,没有蠢人,无一不是耳清目明、消息灵通之辈。

  陆远当然知晓低调做人的道理,一直都把自己隐藏的很好,殊不知世上永远不缺好奇之辈。

  窥间伺隙、拔草瞻风,厉害得很。

  简单寒暄过后,在正式谈项目之前,马友林充分吸取了以前失败的教训,旁敲侧击,和张军华谈起项目投资的原则。

  马友林:

  “张镇长,投资就和搞对象一样,投之前两人谁也不认识谁,只能靠媒人介绍,那我们当然要选个踏实的。”

  张军华:

  “谈恋爱是相互的事,迟早是要见家长。现在忽悠政府的企业您不知道是有多少啊。”

  马友林:

  “您放心,我们的聘礼从来没有虚的。签约后就开始动工建设,到时候请您跟领导来奠基。”

  虽然他也知道,项目落地前和实施后,有些地方部们的态度会有一个大的转变,但他还是觉得,有些话说了总比不说要好。

  “好啊,我代表镇上先表个态,百分百支持企业的决策。”

  张军华嘴里的好话不要钱一般,统统砸向马友林。

  夸了好久才把话头转向陆远。

  “大侄子,姑父没给你丢人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