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宝贝们,咱们吃西瓜,这两个瓜可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小叔跟在摊主身边挑选的。”
林光耀笑着说道。
“真的?好耶好耶,甜甜的西瓜,小花要吃甜甜的西瓜!”
林小花兴奋得跳起来,她砸巴嘴,笑得和西瓜一样甜。
林光耀接近水井,往下看。
西瓜一半沉浸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翠绿的外皮在水井的映衬下显得更为鲜亮。
甚至有一抹阳光穿过天井,恰好落到水井里,在水面形成片片光斑,光斑落到西瓜上,更显翠绿。
林光耀将木桶沿着井壁缓缓下放,继续调整木桶的位置,直到木桶接近触碰西瓜,将西瓜捞进木桶。
他接着转动轱辘,西瓜连带半桶的井水缓缓上升,最后把木桶引出井口。
林小安快步靠近木桶,一把抱起西瓜,一旁的大哥早早把木砧板准备好。
“咚”
林小安蹲坐,放下西瓜,整个人因为惯性趴在木砧板边缘。
他憨憨地笑,舔舔嘴唇看着西瓜。
大哥林光辉持刀切瓜,比起家中妇人,他的刀法不遑多让,一,二,干脆利落,切分西瓜。
西瓜表皮残留着冰凉井水,红瓤黑籽的模样令人望眼欲穿。
他拿起第一块西瓜,递给老爹。
老爹抽着烟袋锅,见到这一幕,他笑开花,他本想接过,犹豫片刻,伸出淡黄的手指,说道:
“没抽完,没洗手,给孩子们先吃吧。”
林光辉又将第一块西瓜给林小安,林小安摇摇头,又给林小花,小花垂涎欲滴,望了望周围人,却依旧摇头。
兜兜转转,这第一块西瓜居然转到林光耀手里,林光耀挠挠头,看着众人期盼的神色,他不好意思地说道:
“那...我吃?”
林光耀也不见外推辞,他咬一小口,冰凉感顿时席卷全身,没有比炎炎夏日里吃一口冰瓜,更沁人心脾的事儿了!
看着林光耀眯眼的滋味模样,众人纷纷大笑。
林小安和林光耀更如同脱缰野马,抓起一块西瓜就啃,哼哼唧唧,满嘴瓜汁红水。
老爹踱步走向林光耀,他拍了拍林光耀的背。
“哈哈哈,大伙都觉着你长大了,是长辈了,第一块瓜通常都先给长辈吃的。”
林光耀正大口朵颐,他含糊不清。
“哪有...什么长辈不长辈的,你看我这样子哪里像长辈,我一直是你们的孩子啊。”
“哈哈哈。”
老爹开怀大笑,拍拍林光耀的背,坐回竹椅。
“老林,吃瓜不找俺们,要不是你儿媳妇跑来叫俺吃西瓜,俺都被蒙在鼓里呢。”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屋外传来声响。
房门被推开,赵叔一马当先走在前头,他满面春风,望向老爹。
“老赵,你说啥胡话,你以为谁打发秀英去找你的,是俺老汉哩。”
老爹捧着一块西瓜,随意地递给赵叔,说道。
赵叔也不讲究,直戳戳地拿起来就吃,他抱着西瓜啃,边啃边夸赞:
“这块瓜不错哩,又甜又多汁,哪找的,肯定不是你找的吧。”
老爹嘴角微微抽动,摆摆手,懒得搭理。
“俺就晓得,我猜光耀或者光辉挑的,他俩今天不是去集市上了。”
老爹闷闷地说道:
“光耀挑的,眼光不错。”
赵叔嘿嘿笑,他老顽童一般走向林光耀,拍拍他的肩膀,竖起大拇指。
“大侄子,你这瓜好吃哩。”
“井里还有一个,给赵叔你带带走?”
“不了不了,留着给孩子们吃,你看看,吃得满脸都是西瓜汁,跟花猫似的。”
赵叔指了指两小只,哈哈大笑。
林小安跑到井边,他憋红了脸,用力转动轱辘,拉上一桶井水,和小花凑近洗脸。
他一见到水中沾满西瓜汁的脸,他大叫一声,用手胡乱摸,更像花猫了。
赵叔儿子赵丰年也抓起一块西瓜啃,他啃得斯文多了,细嚼慢咽,吃完一块,就拉条椅子坐下,眯着眼享受穿过天井散落的阳光。
“咋的,不多吃一块?嫌俺们瓜不好吃?”
林光耀也拉上一条凳子,坐他旁边。
赵丰年睁开眼,嘴角咧开一道微笑。
“哪有,好吃的很哩,但是吃西瓜不如晒晒太阳,村头咋没有午间广播,昨晚的《穆桂英挂帅》到穆桂英拒帅都没了后续,她最后接帅印了没?”
林光耀翻个白眼,这小子啥时候迷上豫剧了。
“佘太君劝勉穆桂英,她最后接过帅印了,这一幕戏我记得。”
“哟,你也喜欢听戏曲?要不咱俩攒钱买个收音机?想听啥听啥。”
赵丰年热切地说道。
林光耀真觉得赵丰年和同龄人格格不入,别人喜欢上树掏鸟窝,下水抓鱼,赵丰年却对戏曲政经颇感兴趣。
“有钱了就和你合作买一个。”
“一言为定!”
赵丰年激动感慨地说道。
另一边,赵叔吃过西瓜,坐在竹椅上消食,他扭过头,望向脸色坚毅,一口一口抽着烟锅袋的林国。
“少抽点,别抽着抽着哪天就过去了。”
“你别咒俺死就成,你要不咒俺死,俺至少能活到小安生大胖小子。”
赵叔噗嗤笑出声,他无奈地看着面无表情的林国。
“这句话从烟雾缭绕的嘴中说出,总觉得不对路。得了,你今个喊我过来有啥事,光吃瓜俺不太信。赶紧吩咐,吩咐完我得赶鸭子去了。”
赵叔面色陡然严肃,盯着林国看。
林国松开烟锅袋,边说边冒烟。
“老伙计果真跟肚子里的蛔虫似的。俺明早得去趟镇上,你领着我两个儿子去我家地里种秋白菜,帮衬他们一下。你种地干活一把好手了,以前生产队里,属你工分最多。”
“去镇上干啥子,不能后天等你自己回来帮衬啊。”
“我这两天赶急赶忙刚把麦子收割好,地不能荒着一天,要不然土地老爷会降罪的。”
林国缓缓说道。
“行行行,什么扯巴理由,明早我到你家,带你两个儿子去田里。”
“感谢了。”
“所以你到镇上干啥子。”
“找木匠哩,敲下日子,俺想把这屋子院子都捯饬捯饬,以后光耀讨媳妇过门,俺家不至于让人看不起。”
“你有钱找木匠?”
“俺攒了钱哩,虽然不多。”
“木头呢?你哪有余钱又找木匠又买树。买木头的钱都赶得上好几倍找木匠的钱了。”
“上山借呗,兴安岭最不缺木头。”
“说得轻巧,进兴安岭容易,出来难哟。况且红松生长的林子你怎么去,你以前又不伐木,不怕迷路?”
“俺记得沙果园的林清寇他爹以前是伐木工,他保管熟悉路,过两天俺去拜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