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37.多才多艺凌思燃(月初求月票,加更)
在等老师过来之前,
凌思燃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大串,大多都是她在暑假上补习班和看书的事情。
她兴致勃勃地跟魏棠讲述了几个十万个为什么里面她觉得有意思的内容,还考了魏棠几个问题,
凌思燃换上阴森森的语气,
“魏棠,你知道人如果躺在死海上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魏棠眯起眼睛,语气凝重地说道,
“传闻很久以前,死海根本就不是海,甚至连水都没有,只不过是一个凹陷的洼地。”
“后来,特洛伊人在这里跟希腊人因为一个木马大战了三天三夜,惨烈的程度不亚于小鲤鱼历险记里的小美美说她喜欢肥鲇鱼。”
魏棠突然脸色发紧地啧啧两声,
“凌思燃,你知道为什么人躺在死海上面不会沉下去吗?”
凌思燃磕磕巴巴地问道,
“书,书上说是因为死海的含盐量高导致海水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从而产生了足够的浮力使人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不,不是这样的吗?”
魏棠若有所思,装模作样地缓缓点头,
“对啊,就是这样。”
...
凌思然懵了,
洼地呢?木马呢?小美美呢!
“哈啊——!你套我话的!你这个坏蛋!我要告诉姣姣!”
魏棠摇头,
“没有啊,我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我刚刚问的问题是?”
凌思燃回想了一下,
“为什么人躺在死海上面不会沉下去?”
“嗯,你的问题是?”
“人躺在死海上...唔?”
凌思燃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鼓了鼓粉腮,恍然大悟,
“喔——原来你知道!那那那,你知道...”
面对滔滔不绝的问题,魏棠对答如流。
上次去购书中心买书,凌思燃买了什么书就给莫姣姣买了一模一样的,
在暑假的时候,他早就跟莫姣姣把买回来的十万个为什么和脑筋急转弯都翻烂了。
而且两个人想起来的时候就会互相考一下,因为怕被对方考倒,简直比高考背书还努力。
“不愧是你!”
凌思燃竖起大拇指,用上包括小虎牙在内的一小排牙齿轻咬下嘴唇,眼神飘忽不定,小脑袋瓜里不知道又在想什么了。
两人刚消停下来,杜红菱就进来了,她搬来讲台上面的一张滑轮圆椅子,翘着二郎腿弯腰坐在两人面前,充满笑意地说道,
“你们暑假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去哪里玩呀。”
凌思燃蹭地一下弹起来举手道,
“有!我去魏棠家玩了,我们还一起看了奥运会的开幕式。”
杜红菱饶有兴趣地看着兴奋的凌思燃,
“你们家住得很近嘛?”
“近。”
为了终止话题,魏棠直接替答。
又闲聊了两句之后,终于进入了正题。
“是这样的,从今天开始,老师就是你们的指导老师,原本呢我是打算让你们上台表演一段模拟主持。”
“但是后来老师又仔细想了一下,如果只是模拟主持的话有些太单调了,就想着还有没有其他的可以让你们配合着一起表演的节目。”
从这里开始,魏棠发现又跟以前不一样了。
他记得上一世的时候,凌思燃跟黄世杰两人就是上台表演了一段主持,然后顺利通过了海选,在进入决赛的时候两人才是改了表演形式的。
没想到现在两人从一开始就要改形式了。
“你们有没有什么才艺?”
凌思燃像是报菜名一样,
“钢琴,小提琴,芭蕾舞...”
反观魏棠这边,他会的东西虽然还挺多,但大多不适合上台表演,除了在青涩的阶段自己偷摸着在宿舍里练的那一样...
“我会弹吉他。”
杜红菱闻言,发出一声困惑的嗯声,
“这,你还太小了吧,手指力气应该还不太够弹出一整首曲子,倒不是老师不相信你,只是我见过很多小孩子弹吉他,连弦都按不稳,弹出来的声音很飘。”
魏棠也愣住了,他倒是完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这样的话,
“老师,会唱歌算吗?”
这种谁都能做的事情能不能称之为才艺,魏棠心里还真没底。
杜红菱含蓄地朝魏棠笑了一下,
“老师知道了。”
好嘛,不算。
偏见,都是偏见。
像他这种小村做题家,最擅长的就是学习理论知识,
当时自学吉他的时候,他还特地钻研过乐理,自己写词写曲。
杜红菱显然是觉得自己的唱歌水平绝对到不了上台表演的水平罢了。
明明莫姣姣都说他唱歌好听。
暑假的时候,
两人每天慢跑完,都会一边唱歌一边回家。
《半个月亮爬上来》都已经被他改编成了《半个太阳升起来》了。
陷入回忆的魏棠终于又想出来一个,曾经为了去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特意找老师学的,
“交际舞我也会一点。”
这个答案让杜红菱眼前一亮,看向凌思燃,
“你会吗?”
“我会的,老师教过我。”
杜红菱即刻便让两人试了试,不料,忘得七七八八的魏棠,差点把凌思燃踩哭了。
女孩看着自己崭新的粉色鞋子上的灰,眼眶一下子泛了红,
“我,我太笨了,我不会你的那个版本...”
魏棠傻眼了,
她怎么把锅往自己身上背啊?
心虚的魏棠连连安慰,
“要不你也踩踩我的。”
杜红菱捂着额头,
“算了,换一个吧。”
魏棠硬着头皮道,
“老师,唱歌真的不行吗?我们可以合唱。”
没有别的法子的杜红菱只好采取这个方案了,
毕竟能比朗诵好一些的,也就唱歌了。
杜红菱虽然是舞蹈专业的老师,但对于唱歌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合唱对于两人的要求远比独唱更多更大,除了技巧之外,还有关于音色适配的问题。
两把不合适的声音放在一起,技术再好也白搭。
杜红菱随意选了一个儿童曲目,《让我们荡起双桨》。
分工采用最简单的一人一句后合唱一句。
两人无伴奏清唱完毕后,
杜红菱发现她最不抱希望的合唱,居然表现如此出色。
两人的声音都是饱满型而非尖锐型,极具感染力。
同时两人的音色相性极佳,合唱时也不会出现一方掩盖住另一方的问题。
最后,就是恰到好处的差异性。
两人的声音融合在一起时浑然天成,而分开独唱又各具风格,让整首歌听起来不会枯燥乏味,新鲜感十足。
在心里稍加评判,杜红菱已经下了决定,
“好,我们就暂时决定是唱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