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爷们儿就是拿来算计的
阎埠贵觍着脸,眼睛盯着牛三斤的鱼竿,笑道:“老师傅,您看看我这根鱼竿,也是、”
“什么玩意儿!”牛三斤扫了一眼阎埠贵的鱼竿,抬手就把阎埠贵推开了。
阎埠贵“蹬蹬蹬”往后退了三四步,才站稳脚跟。
“爷们儿,赌了。”
牛三斤追上崔冠文,笑着说道:“要不咱们别人情了,我请你们兄妹三个吃一顿得了,你也知道我是在萃华楼工作,我给你们做两道菜,都是肉菜啊!”
“牛大爷,我家在二楼待客,点了十道菜,主菜是葱烧海参,加的是清汤燕菜,您觉得我们兄妹在乎两道肉菜吗?”
崔冠文咧嘴一笑,脸上的轻蔑刺得牛三斤眉毛都炸开了。
“得,那我老牛也不废话啊,人情就人情!”
牛三斤一拍大腿,指着水面说道:“现在就开始吗?”
“可以啊,但是可得有一样,每条鱼不能低于二斤,小了我看不上!”
崔冠文伸出两根手指,在牛三斤的面前晃了晃。
牛三斤见崔冠文把后路堵死了,脸上一苦,咬着牙说道:“得,今天老头我就耗在这了。”
“那咱们开始吧!”
崔冠文拿着鱼竿,沿着堤岸往前走了一段,看见牛三斤也没走远,就在不远处的一处水草密集的地方忙活了起来。
“哥,我去看着点,免得他搞鬼!”崔冠武眼睛一转,捡了两颗石子朝着牛三斤走了过去。
崔冠文呵呵一笑,弯腰从堤岸下的石头上捉了几个螺蛳,砸出螺肉后,挂在了鱼钩上。
不一会儿,水面上又多了一串用羽毛做的鱼漂。
崔冠英站在锅锅旁边,将空气慢慢地吸进来,再悄悄地呼出去。
崔冠文摸了摸妹妹的辫子,意动了情绪。
水面下,两个情绪波动开始收缩膨胀,活动的范围也大了起来,水面上泛起一个个向外扩散的圆圈。
“锅!”崔冠英探出食指,轻轻指了指正在下沉的鱼漂。
“知道!”崔冠文应了一声,猛地一抬竿。
鱼竿瞬间弯成弦月状,紧跟着一条闪着金黄色鳞光的鱼跃出了水面。
“呦呵,中鱼了!”
阎埠贵正在收杆,看见崔冠文这边中鱼了,连忙拿着鱼竿往这边跑了过来。
崔冠文在钓过几次鱼后,已经大概摸清了如何根据鱼的情绪波动的大小,判断鱼的大小,以及灌入多少情绪会使鱼产生多大的反应。
而且他发觉还是从电影院里吸收的激动情绪更好用些。
这些来自工友们的激愤情绪,只能使鱼变得莽撞,不是特别好控制。
鱼离开水面,徒劳地摆动些尾巴,看似活泼,其实已经有些晕了,没有挣扎多久,就被崔冠文拉到了岸上。
“嘿,这条大鲤子真够个!”
阎埠贵捋着鱼线,一边往鱼钩上挂饵料,一边问道:“石头,你不介意我在这下竿吧!”
“阎老师,您也是老钓鱼的了,平时钓鱼时,别人抢您的窝子,你介意不?”
崔冠文把鱼装进桶里,站起来继续说道:“我怎么觉得您说您这个积极分子的积极性,怎么都用到与民夺利上了呢!觉悟怎么还不如我这个普通老百姓呢!”
“我、哎呦!”阎埠贵正在高高兴兴地挂鱼饵,听到崔冠文后面的话,手一抖,鱼钩扎进了手指上。
崔冠文没搭理他,拿着鱼竿继续往前走了两步,又下了钩。
他已经想好了,前院的管事大爷,阎老西就甭想了,这样的人还是在家里和儿子女儿玩心眼去吧。
阎埠贵含着手指走了,崔冠文不想耽搁早上练拳的事,情绪连动,很快又钓上一条鳜鱼和一条草鱼。
牛三斤刚扔掉一条巴掌长的小鲫鱼,看着崔冠文走过来,也没吱声,抬手把鱼竿和抄网递了过来。
“说吧,有什么是爷们儿能做的,甭客气!”
牛三斤十分光棍地抻了抻衣襟,已经打算豁出自己这百十来斤了。
“还没想好,也许哪天馋了,去您那吃两盘肉菜也说不准!”
崔冠文接过鱼竿和抄网,领着弟弟妹妹往后走了两步,驻足说道:“这鱼竿是我妈用心编制,不敢轻许,但是您老讲究,我们老崔家也不含糊,鱼竿是用江苇编的,等今年的苇子成了,我让我妈再编一根鱼竿,但是您得准备些三角带,编鱼竿要里面的胶线,还有铜丝,当然您老要是豪气,不想用铜丝,备些金丝也无妨。”
牛三斤长吸了一口,举着大拇指说道:“爷们局气,想必你也知道了,我叫牛三斤,萃华楼的一个老厨子,有用的着的地方,爷们儿尽管开口,我绝不推诿!旁的不说,勤行里的事,我还是能罩得住的。”
“您言重了!”
崔冠文淡淡一笑,拱拳道:“崔冠文,红星轧钢厂工人!”
崔冠武一拱拳,嘴角现出一道矫情纹:“崔冠武,中学生!”
崔冠英学着大哥样子,脆声道:“崔冠英,小决胜!”
“哈哈,幸会!”牛三斤点了点头,拱了下手,看着兄妹三人离开了。
“哥,咱们赢了,为什么还要给他编鱼竿啊!”崔冠武等走远了,才邹着眉头问道。
“小武,哥和他打赌不是为了赢他,而是让他知道不要小瞧别人。而且咱妈不让咱们要别人的东西,所以我才会答应给他编个鱼竿,这样咱们就算是和他换的鱼竿和抄网。”
崔冠文美化了自己的做法,是不想让弟弟学他和别人打赌,以及让弟弟知道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他见弟弟的眉头不解,知道这个小家伙是听进去了,笑着说道:“当然咱们也不能便宜了他,可以让他多准备些三角带和铜丝,到时候咱们多编两根鱼竿,这样,你和英子也有自己的鱼竿了!”
“哈哈,我还想呢,他骗咱们,咱们赢了他,拿他的鱼竿也是应该的,要是给他编鱼竿实在有点亏了!”崔冠武咧嘴大笑,觉得这样一来,才是对的。
崔冠文笑了笑,把那条金黄色的鲤鱼捞出来放回了水里。
他放生鲤鱼,可没有什么积德行善,放生自己的业报之类的想法,只是觉得鱼钓的多,鲤鱼又没有草鱼和鳜鱼好吃而已。
随后,崔冠文弟弟妹妹来到练拳的地方,站成品字形,开始每日一练。
这个年代,四九城有很多练拳的人,舞刀弄枪的也不少。
随着日升东方,沿着什刹海一圈,呼喝声不绝于耳。
练完拳,回到四合院,老李家已经在拾掇家里的东西了,一些破烂都被清了出来。
按照李婶的说法,等那户人家搬走,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床搬过去,说什么也要先睡个翻身觉不可。
崔冠文把水桶放到北屋,看着桶里的鱼,打算晚上叫上蔡俊松一起去姥爷家,让大家尝尝鳜鱼。
至于剩下的一条鳜鱼和两条草鱼,崔冠文打算买两瓶酒,配上一条草鱼给东四派出所的魏所长送去。
然后,再给师傅送一条鳜鱼。
剩下的一条草鱼,他打算做成鱼肉松,给两个小家伙当小吃。
一条四斤左右的草鱼大约能出二斤四两的肉,做成肉松的话,仅能装满一饭盒。
两个小家伙尝过一口之后,什刹海的鱼便遭了殃。
崔冠文连着做了半个月的鱼肉松,最后怕弟弟妹妹吃伤了,才暂停了继续去迫害什刹海里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