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四合院:我能提供情绪,价值嘛?

第69章 扫货

  崔冠文回到工位,看见一个叫洪涛的四级车工正在和戴玉恒唠嗑。

  “石头,你回来了!”

  洪涛摆了下手,走过来小声说道:“石头,不瞒你说,我老家那边遇到难事了,你嫂子又死把着钱不放,你看咱们能不能支个会,就咱们三个人,一人每月出五十块钱。”

  “洪师傅,支会可以,毕竟谁都有个为难遭窄的时候,但是我还真没没听说过有三个人支会,每人每月出五十块钱的!这样吧,我借你一百块钱,你给我写个欠条,在欠条上标上,每月从你工资里扣二十块钱给我,直到扣完为止。”

  崔冠文听到洪涛说每人每月出五十块钱,就知道这人就没安好心。

  洪涛脸色一沉,皮笑肉不笑地解释道:“石头,你们有钱,就没必要再找其他工友了吧,再说咱们一个车间待着,还用的着写欠条吗。”

  “洪师傅,现在不是钱多少的问题,我就没见过求人还甩脸子的,怎么好像不是你来找我们支会,反而像我们欠你的呢。”

  崔冠文站起来,接着说道:“洪师傅,要不我把其他工友喊过来,让他们听听你说的话。”

  “没必要,我洪涛面子薄,攀不起你们的高枝,算我拜错了庙门。”

  洪涛哼了一声,说完就阴阳怪气地走了。

  “师哥,姓洪的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戴玉恒啐了一口,伸手摸了摸兜里的钱。

  “哈哈,知道我为什么买间房子了吧,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

  崔冠文回到工位,和老戴一边聊买房的前因后果,一边把润滑油抹到了车床的导轨上。

  老戴听说师哥都有房子了,羡慕的两眼冒光。

  下班前,外面下起了雨,崔冠文看见顶着一张报纸跑回来的张铁,连忙去请假。

  “行啊,好好检查,要是时间不够,你下午就不用来了!条子以后再补,回家吧。”

  张铁的嘴甩着脸上的雨水,说话时气势如虹。

  崔冠文还从未见过笑得如此灿烂的张铁,也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车间主任好像缺了颗犬牙。

  晚上回到家,崔冠文见蔡素芬好像不知道他得奖的事,也没有主动提起。

  他进屋后,把钱拿出来藏在了百宝箱下面的夹层里,兜里只留了三张十块的和一些零钱。

  ......

  第二天一早,雨势小了很多,变成了零零星星的牛毛细雨。

  崔冠文穿着厚重的胶皮雨衣先把何雨水和妹妹送到学校。

  等他赶到积水潭医院的时候,天也晴了,空中映出一道彩虹。

  崔冠文挂了号,从骨科的三个门诊室前依次走过,在第二个诊室里看到了正在接待患者的李大夫。

  走进门诊室,等李大夫给前面的患者开完单子,他笑着招呼道:“您好啊,李大夫。”

  “来复查啊,石头!”李大夫把听诊器放在桌子,笑着和崔冠文握了握手。

  “复查是次要的!主要是想您了,来看看您!”崔冠文边开玩笑,边把挂号单递给了李大夫。

  “看来恢复得不错啊!”李大夫哈哈一笑,让崔冠文坐到椅子上,查看起他头上受伤的地方。

  崔冠文一边侧着头,配合着李大夫,一边问道:“李大夫,我妹妹舌系带短,说话有些大舌头,这个能做手术纠正过来吗?”

  “这是个小手术,只是你妹妹大了,错过了两岁到十岁的最佳手术期。”

  李大夫有些遗憾地说完,又接着说道:“但是也不是很晚,想纠正的话,还是尽早做手术吧。”

  “哦,谢谢李大夫!”崔冠文刚悬起来的心,又落回了肚子里,接着便吐槽起李大夫的说话方式。

  要知道医生说话大喘气,或者先抑后扬,是真的能吓死人的。

  “伤口愈合的不错,去拍个片子吧,主要还是要看骨骼愈合的情况。”

  浑然不觉的李大夫坐下后,填了一张单子。

  “好的,那您忙。”崔冠文拿着单子,告别了李大夫,去放射科去拍了一张X光片。

  从医院出来,他把雨衣卷起来,夹在后车架子上,慢慢悠悠地骑到了地安门百货商店。

  地安门百货商店是1952年开业的,除了北新桥百货商店之外,算得上是南锣鼓巷附近比较有名的百货商店了。

  崔冠文在一楼转了一圈,见到都是卖锅碗瓢盆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崔冠文转身上了二楼。

  刚到楼上,就看见正对着楼梯的柜台里摆着的各种各样的发卡。

  “一个这个、嗯,再来一个这个和这个!”他不看价格和名称,随便挑了两个自认为好看的发卡。

  “这个腰圆的化学发卡是四毛三分钱,这个花料蝴蝶的便宜些,一毛八分钱。这是有机珠光飘带发卡,三毛六分钱!”

  中年女售货员非常热情,拿出两个发卡后,笑着问道:“同志,您是给什么人买发卡啊,这个花料蝴蝶的不适合大人带。”

  “那正对了。我给我妹妹买的。”

  崔冠文点了点头,想到这段时间总和妹妹一起玩的何雨水,又指了指那个花料蝴蝶的发卡:“麻烦您,这个一毛八分钱的再拿一个。”

  “好的,还需要别的吗?”

  女售货员觉得这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实在有些烧包,给妹妹买发卡,竟然一口气买四个。

  “不需要了,麻烦您给我开票吧。”

  “好。”女售货员拿出票本,开完票,把两联票递给了崔冠文。

  崔冠文去收款处交了钱,回到柜台,取走了三个发卡。

  再往里就是卖鞋的柜台了,他站在柜台前,打量着货架上摆放的鞋样子。

  崔冠文指着货架上的两双女鞋,朝售货员说道:“麻烦您,我想看看那两双鞋。”

  “这一双是平绒胶底的女鞋,三块三毛五分钱,这一双是灯芯绒的女鞋,三块零五分。”售货员把鞋拿过来,跟着说道:“还有这种一字带的。”

  “不要带鞋带的,我妈足弓有点高,干活时又总是站着,有鞋带的话,会勒脚。”

  崔冠文摇了摇头,说出的话让女服务员有些动容。

  “嗯,这两种鞋一样一双,都要38号的。再来一双这种灯芯绒的,要34的、带鞋带的。然后麻烦您再给我拿两双凉鞋,也是34、38的各一双。34的要绿色的,38的要那种青色的。”

  “哦,哦、好的!”

  售货员应了两声,看了眼前这位一口气买五双鞋的年轻顾客一眼,才去拿货。

  开票、交钱,崔冠文朝售货员要了两根麻绳,把鞋盒子捆在一起,拎走五双鞋。

  这时,饰品柜台的售货员凑过来,指了指崔冠文:“刚才这人在我这买了四个发卡,说是给妹妹买的。”

  “啊?买四个发卡?那他到底有几个妹妹啊!”

  卖鞋的售货员说完,忽然有些怀疑崔冠文刚才说的话了。

  “给小武买点什么好呢!”崔冠文搓了搓手指,在卖布料的柜台前停了下来。

  按照他的想法,男孩子,想要什么就得自己争取。所以,给弟弟的礼物很简单,只要不是球鞋和乒乓球拍就行。

  “同志,您要看什么布料?”售货员看见崔冠文拎着一串鞋盒子,感到非常的有意思。

  “我想问一下,您这有不要布票的布吗?我想多买点布,给家里人一人做套衣服,但是又没那么多布票。”

  崔冠文放下鞋盒子,客气地问道。

  “您是想买疵布啊,现在可没有。”

  售货员摇了摇头,又笑着说道:“要不您去成衣柜台看看呢。”

  “我妈是针织品厂的,要是我买成衣回去,怕是会挨揍的。”

  崔冠文咧嘴一笑,拎起鞋盒继续往前走去。

  路过体育用品的柜台,他又退了回来,花了三块八毛四分钱买了一对竹柄的羽毛球拍,又买了十个塑料的羽毛球。

  “送羽毛球拍,是不是有些欺负人了。”

  崔冠文想着弟弟高高兴兴地收到礼物,玩的时候却要分出一半给别人,就觉得好笑。

  回家的路上,他买了几张烧饼作午饭,又给弟弟妹妹买了点茯苓糕和艾窝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