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小丫头和周关
“耀耀哥!——”
一个触及李显耀灵魂的称呼让他浑身打了个激灵。再转头一看,小丫头现在才13岁,他才松了口气。
小丫头叫王红雪,是舅舅的大女儿,也就是他的表妹。
上一世小丫头能歌善舞,长得还漂亮,但却没有进入演艺圈,而是进了商业圈。整天就琢磨着做生意,还非要做大生意不可。
由于缺乏大视野和大魄力,每次接到大单就会亏钱。李显耀被她使唤着打了不少白工。
没办法,谁叫对方每次叫他‘耀耀哥’,他就心软。
期间也没少为她出谋划策,但两个臭皮匠也顶不上诸葛亮。对市场的把控和关键时刻快速决策的能力两人都比较欠缺。
舅舅也说两人天生就不是做生意的料。
“红雪回来了?”13岁的王红雪身穿湛蓝色背带裙,脚上穿着一双透明凉鞋,配上一双白色的长筒袜,显得十分漂亮和可爱。
“耀耀哥,听说你相亲了?”
这就不可爱了,怎么这事谁都知道了。
“去去去,大人的事,小孩子少打听。”
“你也比我大不了几岁,装什么大人。我看你是相亲没成功吧!”
“什么年代了还相亲,你耀哥我要自由恋爱。”
“自由恋爱?这是有目标了?”
“你年纪还小,别总爱呀爱的。”说完不管小丫头,伸手牵过旁边才5岁的小表弟王顺,就去洗手吃饭去了。
席间,小丫头总是问恋爱的事,这让舅舅和舅妈也起了兴趣。他就将今天‘英雄救美’的事说了一遍。
“邹琳这丫头我也知道,我姐不同意也是因为她那病。”
“唉!”
“我看过一篇报道,国外六十年代就成功完成第一例心脏手术,现在国外的心脏手术已经很成熟了,国内治不好,我就带她去国外治。”
“国外?”舅舅和舅妈偷偷的相互看了一眼。
“你小子知道国外的门朝哪里开不?”
“我当然知道,Z美都建交了,两国建交绝不是仅仅双方互派大使馆,而是要进行国际分工和合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出去。”
李显耀说得有些激动,说着说着他就站了起来。他这辈子已经决定非邹琳不娶了,所以任何反驳的言论都必须抗争到底。
“舅舅,你还觉得我说的去国外治病是妄想吗?”
“你小子……是舅舅说错了。”舅舅有些开心的认了错。
“几个月不见,你小子真是变化太大了!”
“常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这都隔了多久了,变化大也可以理解吧?”李显耀找了个理由解释自己的巨大变化,不过舅舅他们好像并没有在意。
第二天一早,他跟舅舅说要跟几个同学约好去南方看看,听说那边特别活跃。舅舅也觉得年青人多出去走走看看是好事,而且南方改开的步伐的确比北方大得多。
“去可以,但要注意安全,命比钱重要,钱没了也就没了,平安回来就好。”舅舅也能大致猜到,李显耀拿着2000块钱出门去南方干什么。
他们供销社的经常全国到处跑,对底层的经济形势十分了解。
舅舅从抽屉里找了几张空白介绍信给他。还问他要不要帮忙买卧铺票。
舅舅这种供销社体系下的办公员出差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所以除了在办公室常备盖好章的空白介绍信外,在家里也会准备几张。
不过买卧铺票就比较麻烦,而且他走得急,也就拒绝了买卧铺票的诱惑。
“到了岭南立刻给我来个电话,报个平安!”临走时,舅舅再次嘱咐道。
与舅舅舅妈道别后,李显耀来到永定门站。
此时的京城只有两个火车站,发往南方的火车大部分都是由永定门站发车。这个车站是世纪初建成的,现在已经不太够用了,很快就会被其他火车站替代。
李显耀花了半个小时,终于挤进售票窗口。
今天发往岭南的15次特快居然还有座票。
这个车次的票价比慢车贵不少,要76块钱,慢车只需要40.5。
特快虽然节省时间,但这个年代大家都扳着手指头过日子,时间没那么值钱,买特快票的人也就没那么多。所以李显耀上车后发现火车上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挤。
他上一世大部分时间都在京城,很少坐火车,坐火车也没坐过硬座。只是看新闻和周围的人说起过,这个时候火车的硬座车厢都是人挤人,很难上厕所不说,下车都难。
李显耀的座位是三人座的,大家面对面坐着,一共六个人。
其中三个都是返城的知青,另外两人一个是去南方采购的业务员,最后一个大包小包的,居然是偷着上来卖货倒货的年轻倒爷。
倒爷叫‘周关’,是从商都上的火车,名字也挺有意思的,不知道是不是真名。
虽然自己跟他也算未来同行,但还是十分敬佩他现在就敢四处卖东西的勇气。
周关不卖别的,全卖的吃的。
火车上的食物有多贵,谁吃谁知道。而且现在也没有方便面,吃的方面没法挑。周关在火车上做餐食生意也算是头脑灵活。
周关提供的只有馒头包子煮鸡蛋,外加免费赠送一点腌咸菜。商品单一,方便控制成本,也利于提高质量,如果不是在火车上卖,可能还能卖出口碑和品牌。
这个时候大家没什么品牌的概念,狗不理包子也是未来不断运作才出圈的,本身就没几个人说过好吃。
周关的卖价只比外面贵1分钱,比如在外面馒头卖3分钱一个,他卖4分钱,如果没有粮票就要多加3分钱。
出于好奇,李显耀把周关的馒头包子和煮鸡蛋都买了一遍。
“味道不错!你卖馒头包子有前途。”
李显耀咬了口馒头,虽然面的质量不够好,但发酵很不错,嚼起来有一丝微甜在口中回味。他忍不住称赞了一下对方。
却没想到,当前的大环境下,在大多数普通人看来,这种‘投机倒把’的小个体户是最没前途的。
一个穿着白衬衫的知青就反驳道:“卖包子能有什么前途?说不好什么时候就被当‘投机倒把的’给抓了。”
“俺也知道卖包子不对,但俺爹去世得早,俺娘又生病了。不得已才来做这个,讨个活路。”周关放下还在做的生意,忙不迭的给周围的人鞠躬道歉,好像他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一般。
人人都可以揪你的小辫子。这也是李显耀现在不想自己做生意赚钱的原因之一。
周关良好的态度制止了这场风波,大家或因为可怜周关的身世,或者真的很饿了,不少人都买了周关的馒头包子。
坐这趟车的都是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人,周关的馒头包子煮鸡蛋很快就卖完了。
此时具体到达下一站还有两三个小时。周关收拾好自己的包,回到一开始的座位上坐下。
“谢谢大哥刚才的夸奖!”周关递过来一个煮鸡蛋,悄悄的对着李显耀说道。
“谢什么,你不怪我刚才给你惹得麻烦就好。”他推拒了递过来的鸡蛋,因为他知道周关多半还饿着呢。
相互推拒了几次,见李显耀实在不收,周关才说道:“大哥,其实我是有点事要问你。”
“有什么你就问嘛,我知无不言。”
“别人都说我卖馒头包子没前途,为什么大哥的看法就不一样?”
周关的问题让李显耀很是惊讶,他也算是明白这个时代第一批出来闯荡的人,可能他们人品不好,可能他们未来为富不仁,但他们的敏锐程度真不能小看。
“我就是那么随口一说而已。”李显耀不确定对方是不是真的有所察觉,就随口敷衍周关试试。
“大哥,你不要哄我,是不是乱说我还是听得出来的。大哥不想说肯定有自己的道理。是我打扰了,大哥再见!”说完就拧着包到车厢的车头处等着下一站下车。
李显耀感觉蛮有意思的,他看得出来周关还是有些面嫩,被拒绝后有些不知所措,只能逃避。这样脸皮薄的生意人实在是太少见了。
很有可能对方卖馒头包子的时间并不久,也的确如他所说,真是逼不得已才出来卖馒头包子的。
此刻,他对周关有些上心了。
【也许这就是自己需要的人才。】
他来到车头,从身上掏出大前门,抽出一根递了过去。
“我,我不会!”周关一边摇头一边摆手,看起来的确没怎么经历过这种场合。
“你还想知道你刚才那个问题的答案吗?”
“想!”
“我也想立刻告诉你答案,但这个答案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这个世界十分矛盾,有人见到它好的一面,就有人见到它坏的一面。你要自己去看才能知道答案。”
李显耀说得太深奥了,周关没能理解,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心里多半在想:你是不是又在哄我?
“你愿意跟我去南方看看吗?那边更加开放,对你这样做生意的更加友好。”
“我没有票。”
“票我可以帮你买,等你有钱了再还我。”
不过,李显耀也提了个小请求,认下彼此间的主次关系。
“这一路上你就帮我端个茶倒个水即可,可以接受吧?”
“没问题,大哥,我还可以帮你拿行李,我有的是力气。”
“那不用,你大哥我出门从不带大包小包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