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写在卷末
到今天15号,刚好发书一个月。
写这本书之前,我考虑的很多。看起点书评区很多人吐槽人物幼稚,剧情假。
然后我就努力把这本书写得真实一些,人物丰满一些,尽量没有降智角色。
结果……
好像大家还是更喜欢那些系统爽文多一些。
我这本书写了一个月了1000收都不到,按常理应该要裸奔上架了。
但书已经写了这么久了,要我切书我真的舍不得,而且从数据上看每天依然还是有读者看的。
我就想继续写下去吧,万一写到后面成绩爆了也不无可能(自我幻想中……)。
为了追求真实性,第一卷触发了不少雷区。
第二章就差点没发上来,那时我知道都市打斗情节是不能随便写的。
然后在二十六章,再次被封。
说明了海上贸易是不太能写的。
其实了解那个时代的读者应该都知道,79派发家的那批人,底子大多不干净。
不是他们不想干干净净赚钱,而是那个时候社会太乱了,每个赚钱的道大家都是拼出来的。
除了沿海的海上贸易十分频繁外,内陆的的欺*霸*更是司空见惯。车*路*,车*路*更是多如牛毛。
而且那时候还允许**经商。
手里面没点底,不能拉帮结派,根本不敢出门。
但这些我是真的不能写。
所以在叙事上还是比较飘。
我就将第一卷的主题方向放到布局上来了。
第一卷塑造了很多人物和人物关系,都是在做铺垫。
也许在很多读者看来就比较乏味。
在这里我只能说一声抱歉,要写长篇真的太不容易了。
第一卷里我的主要女性角色都设计完成了,还有未出现的女主暂时还隐藏着,但应该有读者看出来了。
我觉得第一卷里的三个女主的形象都还是比较鲜明的。
邹琳,沈心,何玲花我自己都是蛮喜欢的。
何玲花其实并不是一个坏人,上一世与李显耀夫妻生活的不和谐有很多客观因素造成的。
而且上一世李显耀自己生活也不顺,这种负面情绪也容易积累到生活中来,作为他那个时候的妻子其实也是蛮难的。
何玲花就是普通大众婚姻的代表。
而沈心则是我接触过的一些社会精英女性的缩影,强调独立,自行,自醒。
她对身边的一切都有充分且清醒的认识。
对于做事,一般都很干脆,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其他人也很难干扰到她。
她的情感并不外显,但也绝不内敛。
只是到目前为止她和李显耀之间的确没达到男女关系的那一步而已。
而且对这些精英女性而言,婚姻绝不是她们的全部,甚至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具体沈心的感情呈现,现在就不剧透了。
最后邹琳就是我心中的完美配偶的形象。是一个相对幻想中的人物。
她具有妻子的端庄大方,更有伴侣的亲切柔情。
她总是能在不动声色中平复李显耀的不安,总是能成为李显耀最最最信任的人。
她就是一个相对完美的化身,是李显耀平衡复杂情感关系的核心枢纽(不能继续剧透了)。
在我的个人感受中,婚姻作为一种契约关系,是逐渐在被社会否定和瓦解的。
大家更多将婚姻看作爱情的终点,是否真爱的表现。
但婚姻更像是两个股东合伙开始做买卖,一开始感情深,不计较个人得失。
但其中一人总是在亏损,再深的感情都是会消失的。
但婚姻又不能不讲感情,只讲得失。
那彼此相互计较下去,大家AA制婚姻好了。
如果去掉婚姻,只看感情。
大家需要的更多是一种陪伴,安抚以及占有。
在一段感情中,占有欲是最核心的支配着情感继续延伸的动力。
所以大家对于情感的背叛几乎都是零容忍的。
但如果我们能尽量消除情感中占有欲的部分,那么情感的产生和延续都会围绕着感觉来走。
感觉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
有时会冲动,有时会坚守,更有时会突然消失。
以上就是我多女主的行文逻辑,希望大家能喜欢和接受。
不接受也没关系,其实不仔细看文,大家是感受不到这些的,不接受也并不会太影响阅读。
第一卷还有几个人物我也觉得很不错,比如:周关,老头,老妈,舅舅,舅姥。
这些角色都花了不少笔墨去塑造。
除此之外,文中的所有配角我都觉得智商都蛮正常的,甚至可以说很高。
比如:卢远航,李高海,小慧。
第一卷叫蛰伏,我希望自己的书的成绩就如这卷名一样,现在只是蛰伏,后面会逐渐好起来。
剧情已经写到这里了,再改是不可能的。
只能继续往下写。
将心态调整到混低保的状态,就没有那么多忧愁了。
毕竟这本书还有很多剧情我很想写出来。
其实到目前为止,故事都只是展开了冰山一角。
希望到后面大家会真正爱上这本书。
写到最后,求大家别再养书,多多追读。让这本书也能混一两个推荐再上架。
在此,多谢大家的阅读!感谢大家的支持!
PS:热烈祝贺国产光刻机取得重大进展,氟化氩光刻机实现套刻≤8nm。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已经成功造出5纳米级别的光刻机。
5纳米芯片已经不再成为我们的禁锢了。
也许很快就能见到华为的5纳米芯片出世了。
目前国际最先进的量产芯片是3纳米,而且由于物理和实际生产成本的限制,这个制程已经限制住了所有人。
国外也停在这一制程下,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做垂直堆叠。
类比一下,就是同样大小的芯片地基下,以前大家是建平房,建小二层,大家现在开始建高楼了。
建高楼国内的技术并不差。
未尝不可以以7纳米的地基生产出3纳米的芯片效果出来,而且成本也更有优势。
不过难点依然很多,技术仍然有差距,但大家的代差已经缩短了很多。
这一次华为非凡大师与苹果的手机同时发布,引起的热议,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中国芯能借此走出去,才是应对美封锁的最关键一战。
祝祖国强大,只有祖国强大了,我等小民才有安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