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1979辉煌时代

第88章 与沈心的坦诚

1979辉煌时代 从豆芽菜开始 2695 2024-11-12 10:12

  “不知道你了解到多少了?”李显耀向沈心问道。

  他原以为沈心只是从这个特殊的通话请求猜到了些什么,却没想到沈心居然知道那么多。

  沈心一直是直爽的性子,也没向李显耀隐瞒,直接说道:

  “如果说你跟米慧群那天在宾馆密谈的内容,那我全都知道了。

  但我需要知道你究竟对这件事有几分把握?

  这件事实现的难点究竟在哪儿?”

  李显耀一听沈心的回答,立刻就有一些头皮发麻。

  他自认为自己做得隐蔽呢,没想到一切都在相关人的眼皮子底下。

  仔细想想,他也反应过来,米慧群作为重要的外宾,进入内陆后,去哪儿都有专门陪同。

  她的所有活动在内陆自然就一直是处于监控之下的。

  只有李显耀自己才从21世纪回来不久,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个时代的环境,才会自认为自己做得隐蔽。

  不过由于姥爷的关系,李显耀对这种监控并不反感,反而十分理解和接受。

  况且他又没有做危害国家的事情,所以他没过多久就回过神来。

  李显耀看着眼前略带笑意的沈心,他知道沈心此刻也许就在嘲笑他自作聪明。

  这份嘲笑反而激起了他的好胜心,他准备今天一定要给沈心来一点来自未来的高端震撼。

  他正了正脸色,然后才对沈心说道:

  “如果是今年开始谈判,我的把握是蛮大的。但越往后,我的把握就越低。”

  “怎么说?”

  沈心见李显耀开始说正题了,也开始认真起来。

  李显耀知道沈心是一个能睁眼看世界的人,对世界的理解并不差。

  与他相比也只是缺少了一份来自未来的阅历罢了。

  所以李显耀也就不跟沈心绕弯子,直接从大环境上开始给她分析道:

  “先从国际环境上来说。

  今年我们正式与M国建交,又跟北方国家发起一场区域性的冲突。

  现在正是西方认为我们与他们亲近的关键年份。

  但越往后,我们之间的分歧就会越凸显。

  比如:香江我们还是想要收回的吧?”

  李显耀说的第一点就抓住了沈心的心神,她的确没想到李显耀会直接从这个角度来跟她解释。

  她还以为李显耀会说,他可能会遇到哪些对手,对方又会使哪些手段呢。

  不过李显耀这种高屋建瓴的分析方式,正合沈心的胃口。

  沈心能感觉到李显耀今天要说的话比那天与米慧群聊的要深入得多。

  她没有回话,而是对着李显耀点点头,示意李显耀继续说下去。

  很快就听李显耀继续说道:

  “接着,就要从世界经济环境上来看了。

  得益于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现在全世界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这时也正是资本最活跃的时期。

  这样品牌与生产合作的经营方式,明显可以缩减成本,获得更加可观的收益。

  这自然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西方资本的青睐。

  但这种经济周期是极为短暂的。

  因为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这种生产力的大爆发后,往往都会很快就陷入供大于求的情况。

  那时候大家都会陷入市场紧缩期,那时候再谈合作,除非我们能提供出相应的市场出来才有可能。”

  听了李显耀这番话,沈心对于李显耀说的,现在谈判的把握更大这个说辞,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样,她也产生了更多的疑惑。

  特别是李显耀提到的西方新技术的出现。

  我们落后的这十年,外界发展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感觉一夜之间外面就换了人间,变得完全不认识起来。

  内陆技术上的落后现实,能让他们将生产交给内陆吗?

  而且李显耀都能看出了经济运行的周期性,西方人看不出来吗?

  凭什么跟你一起分享市场呢?难道就凭那一个所谓的专利技术吗?

  这些问题沈心都没有问,因为李显耀还在继续说道:

  “最后就要从当前的西方经济政策上来看了。

  由于二战后,西方进行全民高福利的政策,西方的人力成本开始不断提升。

  这种情况下,逼着逐利的西方资本不得不在全世界寻找新的、廉价的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基地。

  特别那些低端的,竞争激烈的产业。

  比如纺织,钢铁等传统产业,以及轻工,化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香江也是这一次西方产业转移的获利者,大家都看得见,这几年香江的发展十分迅猛。”

  李显耀这次从经济政策上的解释,基本上解释了西方愿意将生产交给内陆的核心逻辑。

  但西方就那么好心吗?

  这种产业转移,很明显会提升被转移国家的经济实力。

  就算转移的都是低端产能,但低端也代表着需要利用大量的人力。

  这会极大的解决内陆当前知青回城后普遍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能解决极大的社会问题。

  西方绝不会这么好心的。

  沈心带着疑问,立刻向李显耀问道:

  “你说的西方产业转移,究竟有什么隐患?我不相信西方人能这么好心。”

  听到沈心居然如此敏锐的问出这个问题,李显耀心里暗赞一声,然后才解释道:

  “西方当然不会这么好心。

  西方的这种产业转移一般都是有附带条件的,那就是要市场。

  他们借助他国急于发展的心思,用他们转移的低端产业来获取他国的商品市场。

  他们有技术优势,他们的商品远远好于他国本来生产的产品。

  这样他们就可以迅速的赚到钱。

  这样,他们产业转移后不仅让他们生产成本下降了。

  而且他们还可以在他国的市场倾销他们的商品,将他国的钱源源不断的抽回他们的国家。

  填补他们国家因为生产力过剩而造成的消费力不足的问题。”

  这就是西方产业转移打的好算盘。

  只转移低端产业,落后产业,这样确保他们在技术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然后通过产业转移虽然让被转移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来了,但钱都被他们抽走了。

  等他们来一次资本转移,就能把这个被转移国家打回原型。

  这样的玩法,让他们整整赢了三次。

  降低成本是赢第一次,获得市场是赢第二次,资本收割就是赢第三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