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沈心的来意
【周关冒着危险冲在危险的第一线,让自己可以藏身于幕后依然赚到最丰厚的那份利润。】
【周关也知道南方的进货渠道和大致价格,他完全可以脱离自己在其他地方另起灶炉。】
【他没有这样做,那就代表他对自己的忠心。】
【但自己却没有完全信任他。】
【自己刚才骗了他。】
【在自己对卢远航提出计划之后,根本就不能主动去找李高海。
就算现在事情已成结局,如果李高海不来找自己的麻烦,自己都不能主动去找李高海。
因为现在的自己还不能得罪卢远航。
只有现在李高海来找自己麻烦了,自己再去找李高海才恰到好处。
也就是说李高海来找自己麻烦这件事,是一定会发生的。
自己幕后为卢远航出谋划策这件事,如果不是卢远航透露,就会事后由自己偷偷透露。以求能够跟李高海搭上线。
就是因为察觉到卢远航有不讲义气提前透露这件事的风险,之前自己才跟周关说过,让她暂时退下来一段时间。
自己没有对周关说这些幕后的计划,也没法对周关坦言这个计划。
这是自己对周关最大的亏欠。】
【不过,刚才见面的时候,周关为什么要一直捂着胸?一个男人的胸有什么?我的错觉?】
李显耀带着诸多心思走出病房,居然见到沈心还在门外。
“我听周关说这次还好你及时出现,才能让事态不会更加糟糕。
这次多谢了。”
“谢就不必了,恰逢其会罢了。我这次是有事来找你。”
沈心说话依然是这么直来直去。
“那我们找个地方好好聊聊?”
沈心想了想,也许也感到医院不是一个谈事的地方。
“附近有个小院,我们去那里吧!”
李显耀跟着沈心很快来到一个藏在巷子深处的小院。
这边离舅舅家不远,他曾经来过这里,据说是清朝时庆王府的别院,里面十分漂亮,但他还没进去看过。
进到院子,入眼却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风景如画,很多绿植都有刚刚移植的痕迹。
“这里的原主人去了国外,这是刚刚收回来修整。”看出李显耀眼里的疑惑,沈心稍稍解释道。
两人很快找了一个视野开阔的亭子坐定。
“李显耀,你之前说的要合作一起开工厂的事,你还想做吗?”
沈心没等李显耀收拾好心情,就突然抛给他一个完全在他意料之外的‘馅饼’。
他想做工厂吗?他当然想。
他做工厂最大的目的不是赚钱,而且在这个时候,做工厂赚大钱不是成为明晃晃的靶子吗?
他做工厂最大的目的就是让自己有一个社会身份,让自己成为这个社会需要的人。
有了这层身份,他就有了组织,李高海这样人也就不能随便欺辱他了。
所以他立刻向沈心回道:“当然想,难道你找到路子了?”
“你只要回答想就行。具体怎么操作你不需要操心。
不过,这事可能并不能赚到钱,你还想做吗?”
沈心强势的主导着这场谈话的主动权,李显耀明显有求于对方,也没办法同样强势的回应。
他只能顺着沈心的话,回答道:“当然,我想开工厂又不是只是为了赚钱。”
听到李显耀‘不为赚钱’的话,沈心嘴角微微笑了笑,接着继续说道:
“我就当你说的不为赚钱是实话好了。但这个厂不是你所想的电子厂,而是一个服装厂。”
沈心这句话让李显耀心里‘咯噔’了一下。
【这不会是个坑吧?】
【做电子厂自己有巨大优势,但做服装厂是什么鬼?】
【自己不为赚钱,但也不能当冤大头往里面不断砸钱吧?】
【做电子厂自己有领先四十多年的见识和专业知识,但做服装厂这种低端产业,自己的见识和专业知识都没有什么作用。
因为就算偶有创新,也很快会被抄袭得满大街都是,而且抄袭者推陈出新也许做得比原创者更好,更漂亮。
纵观服装行业未来四十多年的发展进程。除了少数品牌活下来外,大部分服装厂要么沦为低廉的代加工厂,要么就只能在一次次经济周期里被收割,被彻底淘汰。
因为服装行业缺乏技术门槛,太容易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了。
当然西方的时装秀,时装设计概念另说,那距离内陆太远,他们也不会允许场内多一个来自内陆的玩家。】
【做服装既然不能从设计上找到突破点,那能不能从专利上找到的出路呢?
那么我知道什么服装类的专利呢?】
【也许……有那么一个!】
李显耀想到自己做服装,可以好好利用从未来信息中获得的专利,进而将这个事情撬动。就将这事答应下来。
“也行,求其上得其中,也是不错的!你能说说这个厂的具体情况吗?”
看李显耀犹豫了这么久才答应下来,沈心想来李显耀应该差不多把这件事盘算清楚了,就将服装厂的实际情况和盘托出。
“这家服装厂情况并不好,可以说很差。
这是街道为了解决回城知青就业问题而专设的服装厂。
由于生产的技术不过关,做出来的衣服,很多都卖不出去。目前服装厂一共有100多工人,已经陷入负债经营。
但是如果想要接手这家厂,就不能裁撤工人,并且要自负盈亏。”
李显耀没想到真实情况比自己预想的还要糟糕。
这情况神仙也难救吧?
【生产技术不过关,做衣服需要多高深的技术?这招来的知青工人们不会都没有经历过岗前培训吧?
说是遇到技术问题,我更怀疑是遇到物料不足问题。
而且据自己所知,这个时候的生产物资就已经不足了。一个街道下的工厂有没有充足的布料给这些人做衣服都要打个问号。
而且场子挂靠在街道还有街道去催物料。如果自己接手,谁会给自己面子给自己物料呢?
沈心没说这个情况,可能是她也不知道吧,她毕竟不会常下基层。
最后生产出来了,怎么卖出去反而简单,这个时期的市场是求大于供,只要东西能生产出来,就不愁卖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