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后博导竟成我青梅

第44章 让我们来合影吧

  “哥!你这菜做得真好,以后嫁给你的真是享福了。”宋治武把菜端上桌,小清淼就已经冲到桌前,悄悄地夹起一份,尝了起来。

  “你哥我才多大,不着急。”宋治武还在刷锅,没有注意到小清淼的动作

  “嘿嘿……”小清淼被宋治武的话逗得偷笑起来。

  “乐啥,吃饭的时候小心点,别呛了。”转过身的宋治武看到小清淼在嘿嘿的傻笑着,急忙叮嘱道。

  “嗯嗯”小清淼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睛眯成一条缝“对了!哥,晚上我就回去把卷子给我爸!”

  说完,小清淼夹起一块香菇放在碗里,好像吃给宋治武看一样,还用力咀嚼了几下。

  “好。”宋治武笑了笑“不过,你居然不讨厌香菇。前两天有一次学校食堂做了蒸蛋,上面摆了几个香菇,我才知道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讨厌香菇。”

  “因为你做得好吃啊,香菇那个特有的味道你做得很淡。”小清淼思考了一下,点评道。

  “是么?”宋治武夹了一个自己尝了尝,倒是没觉得有什么特别。

  “你自己吃习惯自己做的饭了,当然意识不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不是最直观的解释么?”小清淼撇了撇嘴,一本正经地说道。

  “哟,用字面意思解释,倒也说得通。”宋治武点了点头,“你还挺厉害,会背古文呢。”

  “瞧不起谁呢?我可是很认真地在学文言文呢。”

  “怎么会想着现在就学文言文?”宋治武有些疑惑。

  “嗯……”小清淼沉思了一下,“因为现在有时间啊,学校的知识太简单了。”

  “哥!再给我来一碗饭!”小清淼将空了的饭碗递到宋治武的面前。

  “好。”

  ……

  当天夜里,沐国鹏坐在桌前,面前摊着一沓试卷,正专注地批阅着。

  “嘶……”沐国鹏薅了薅头发,发出一声轻叹。

  “行了,本来就掉头发,你再薅就不剩几根了。”王雯看着沐国鹏的动作,直龇牙。

  沐国鹏眉头一皱,“瞎说,我这薅一根,长两根。”他的注意力很快又被眼前的试卷吸引过去,“不是,别打岔。我在这批卷子呢。”

  “咋样啊?”王雯从沐国鹏的肩膀上探头过去,看了看宋治武的卷子。

  “没看到有啥错误。”沐国鹏翻看着试卷上的答题。

  “哦,那不是挺好的么?”

  “这可是高三的卷子!”沐国鹏转身看着王雯,脸上写满了惊讶。

  “是啊,那怎么了?咱不是一直知道这孩子聪明么?再说了,没准过几年咱家闺女也不差。”王雯倒是没觉得满分对于宋治武有什么遥不可及。

  “倒也是。”沐国鹏抖了抖卷子,“不过,我这也算是给我爸找了个好学生。”

  “人家孩子要学的是材料,咱爸是数学教授,又不教材料。”王雯笑着反驳丈夫的自吹自擂。

  “工科也离不开数学,我爸也给工科学生上课的啊。”沐国鹏撇撇嘴。

  ……

  两天后,天色渐晚,夕阳西斜,暖融融的余晖洒在东北人民大学的家属楼下。

  宋治武一家三口一起站在楼下,抬头看着楼上的窗户。

  “儿子,上去之后记得叫爷爷,奶奶。”宋建国再一次叮嘱着儿子,“你爸高中的时候,没少在你沐爷爷家吃饭。他们对你爸特别好。”

  “爸,别紧张。”宋治武隔着厚厚的手闷子,拍了拍父亲的胳膊,他很少见宋建国这么反复的重复一件事情。还在家的时候,就已经不止一次的告诉他沐爷爷和高奶奶对他很好。

  “咳咳,臭小子,我紧张什么。”宋建国咳嗽两声,直了直后背。“就是感觉好久没有见过两位老师了。明明那个时候很亲近的,后来怎么就很少上门了呢?”

  “后来工作了就忙了嘛,咱俩结婚的时候,两位老师不也来了么。走吧,老师们不会介意的。”韩文燕挽着宋建国的胳膊,轻声劝慰着。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从楼道里走了出来。

  “干妈!”小清淼兴高采烈地向着韩文燕跑去。

  “诶!”韩文燕把拎着的礼品递给宋建国,一把抱起了向她跑过来的小清淼,在她的脸蛋上亲了一口。

  “我们在楼上看到你们了,还在想怎么还不上来。就让我下来接你们了。”

  “好,咱们上楼。”韩文燕替小清淼拉了拉她的帽子,带头走进了楼道。

  其实也上不了几层楼,沐泉山被分配的房子在二楼。

  房门没关,门口站着高兰,似乎一直在等候他们的到来。

  “高老师好。这么冷的天,您怎么在门口等我们呀。”宋建国快步上前,热情地打着招呼。

  “这不是好久没见你们了吗。而且,你们来就来呗,还拎什么东西啊。”高兰笑着说道。

  “来见两位老师,怎么能空手上门呢。”

  “你们啊,小时候就是这么客气。”高兰笑着接过礼品,转头看向走在最后的宋治武,“这就是你儿子了吧?”

  “儿子,叫高奶奶。”宋建国把儿子拉到了身前。

  “高奶奶好。”宋治武笑着微微行礼问好。

  这还是宋治武第一次见到高兰真人。

  上辈子在沐泉山去世之前,高兰就已经因为突发心梗离世多年了。

  “哎!快进来。”高兰急忙招呼宋治武一家进入客厅。

  “沐老师呢?”宋建国扫视了一圈客厅和厨房,并没有看到沐泉山的身影。

  “刚来了个同事来找他,他们在书房呢。”高兰从灶台上取下刚刚烧开的水壶,然后又从橱柜上取下一包茶叶。“这个茶叶也是别人送的,说是不错。”

  她将热水缓缓地倒入茶壶中。“你们先喝点水,暖和暖和。估计他们用不了太久。”高兰将茶壶递给宋建国。

  “谢谢高老师。”宋建国接过茶壶,坐在沙发上,后背绷得笔直。

  宋治武倒是第一次见父亲这么局促的情形。

  小清淼也乖乖地坐在旁边的沙发上,侧头看着宋治武他们几个人发呆。时不时地看着宋治武,露出一丝奇怪的笑容。

  宋治武有心问她在笑些什么,但因为中间隔了一个茶几,没办法张口。

  好在,他们没有等太久。书房的门开了,宋建国急忙起身。

  一个青年走在沐泉山的身旁,手里拎着一个档案袋,他们径直地走向大门。

  “小徐,要不留在这吃午饭吧?”沐泉山开口挽留道。

  “不用了沐教授,老师还在等我,我得抓紧把这些资料给他送过去。”青年一边穿鞋,一边婉拒了沐泉山的好意。

  “那行,你回去的时候,小心点。刚下完雪,路滑。”沐泉山帮他打开门锁。

  “好的,谢谢沐教授。您这边还有客人呢,不用送了。”青年走到门外,转身朝着屋内挥了挥手,“小清淼再见!”

  “徐叔叔再见!”小清淼也起身向门外探着身子。

  铁门随即关上,屋内恢复了安静。沐泉山转过身看向宋建国几个人。“小宋等久了吧,刚刚那个学生替他老师来取一些之前找我计算的一些数据和资料。”

  “没有,沐老师,我们也是刚来。这是我儿子,您叫他治武就行。”

  “儿子!儿子!”宋建国两声呼唤,终于将有些愣神的宋治武唤醒了。

  宋治武其实从刚刚沐泉山两个人推开书房的门的时候,就已经愣住了。

  他脑海中浮现出老师当年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她也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看着长大的”

  ……

  这句话居然是从这个时候就开始算了么?

  老师,您为什么当时没说清楚是从几岁看着长大的啊?!

  对于宋治武‘教授’来说,30岁之前,父母双亲一直在他的生命中占据着极大的比重。

  慈父严母,从小到大,从他的蹒跚学步,到高考结束步入大学,再到他在病床前先后送走了父亲和母亲。

  2017年,在病床前看着骨瘦如柴的父亲,他忽然明白了为什么父母是隔绝在孩子与死亡之间的一道墙。

  2022年之后,随着母亲的离世,对宋治武来说,他的人生只剩归途。

  而在这个时候,是他的老师徐树林和师母,让宋治武再一次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让他没有在第一时间走向极端。

  以至于,对于42岁的宋治武‘教授’来说,徐树林不亚于他的第二个父亲。

  而就在刚才,他见到了这个时候应该是33岁的徐树林。

  “沐爷爷好!”

  宋治武从回忆中回过神来,低下头,向沐泉山行了一礼。

  在他低头的一瞬间,恍然看到他对面的小清淼对着他眨了一下眼。

  “诶!老沐,快开门,老大他们回来了。”正在阳台准备午饭的高兰从窗户看到了正在进入楼道的沐国鹏和王雯。

  “沐老师,我来吧。”宋建国抢着帮忙开了门,然后顺手接过了沐国鹏拎着的东西。

  “呀,宋哥。”沐国鹏看着伸手接东西的宋建国也是有些惊讶“咋还能让你来接东西啊。”

  “咋?你还让沐老师来迎接你啊?给我吧。”一直有些紧张的宋建国似乎也逐渐找回了当年在老师家的那种自在的状态。

  当时沐泉山因为早年的经历,导致他身体不太好,干不了什么重活。

  而他们家当时除了沐国鹏这个还在上高中的大儿子,就只有一对还在上初中的老二老三了,所以所有的活都压在沐国鹏一个人身上,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宋建国第一次去高兰家拜访。

  从那之后,无论他们家有什么活都是宋建国都会帮忙干,就连他们家里的柴火,也都是宋建国帮忙劈好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来高兰和沐泉山也拿宋建国当自家孩子待。

  “来!先吃饭。”高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招呼着几个人。厨房里飘来阵阵香气,勾起人们的食欲。“有什么事,咱们吃完饭再聊。”

  “小宋,你也好久没吃过我做的菜了,看看和当年是不是还是一个感觉。”高兰笑着说

  “嗯!高妈做饭肯定好吃。儿子快来尝尝奶奶做的饭,比你爸我做的都好。”宋建国朝儿子招了招手。

  高中那几年,学校距离宋建国的家有一些远,每次他回家之后,家里人都已经吃完饭了,剩下的饭都已经凉了。

  而宋治武的奶奶又属于那种对孩子不太上心的人,所以宋建国晚上经常只能吃已经凉了的剩饭。

  这也是后来宋建国兄弟姊妹几个胃都不太好的原因之一吧。

  高兰知道这种情况后,就让宋建国在他们家吃完饭之后再走。

  所以在后来私下的时候,宋建国会叫高兰‘高妈’。

  “爸,前两天我姑姑送给爷爷的那个相机你收到哪了啊?”趁着还没吃饭,小清淼跑到沐国鹏的身旁,轻轻拉了拉他的袖子。

  沐国鹏轻轻俯下身子,“我放书柜下面了,怎么?你想拍照啊?”

  “是啊,今天咱们这么多人,应该拍一个全家福啊。”小清淼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

  “好,就拍一张全家福。”高兰听到了孙女的提议,抬头赞同道。

  “然后等一下我想和爷爷还有哥哥一起拍一张,就在书房里拍,可以嘛?爷爷?”小清淼又走到了爷爷身旁,拽着他的袖口撒娇道。

  “书房啊……”沐泉山一时间有些犹豫,他还是觉得书房是一个很严肃的地方。

  小清淼见状,立刻耷拉下脑袋,撇着嘴露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继续向爷爷撒娇:“爷爷~”

  “好,我大孙女想在哪拍就在哪拍。”沐泉山的坚持被孙女的撒娇击破了,他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

  小清淼得逞后,捂着嘴偷偷乐了起来。

  ……

  饭后,宋治武终于见到了那个他只在相片中见过的书房。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深褐色的实木地板上,将地板镶嵌出一种独特的纹路,墙壁被粉刷成淡雅的米色。

  书柜是书房的焦点,它占据了整整一面墙,高至天花板,由深色实木制成。

  上面除了少数几格的文学和哲学书籍外,剩下的就是大量的数学专著和期刊。

  从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到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再到高斯、黎曼、爱因斯坦等人的著作,书柜中收藏着数学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

  书柜的正前方是一个大型的实木写字台,书桌靠窗,桌面宽敞。写字台的一角摆放着一盏复古的台灯,旁边是一叠厚厚的文稿纸。上面还写着刚刚他给徐树林讲解的计算步骤。

  书桌和书柜的中间是一张深棕色实木的太师椅,表面涂有一层光滑的漆料,座椅上面铺了一个厚厚的棉垫。

  在原本的那张相片中,沐泉山就是坐在这张椅子上的。

  “哥哥,来帮忙把椅子拉出来!”小清淼招呼着宋治武,把太师椅从书桌后面拉了出来。“爷爷,您就坐在这。我和哥哥站在您的左右手。”

  “爸爸,你看看这样能拍下么?”小清淼转过头,对着拿着相机的沐国鹏问道。

  “没问题。”沐国鹏捧着相机,在房间的另一端踱了几步,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

  “那就这么拍。”小清淼拉着宋治武的手,把他拽到沐泉山的右手边。

  “好,准备,3、2、1!”沐国鹏按下快门,曝光灯在房间里一闪而过。

  就这样,宋治武这辈子和沐清淼的第一张合照,拍摄于1991年1月20日,大寒。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