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家长会
宋治武走进客厅时看到父亲宋建国正站在穿衣镜前整理衣着,他今天很少见地穿了一身正装。
“爸,你不会紧张吧?倒也不用穿得这么正式吧?”
宋治武笑着打趣着父亲。
“我大儿子写得那么好的稿子,我紧张什么?”宋建国轻松地笑了笑,“我都背得滚瓜烂熟了”
“那怎么穿得这么正式啊?我怕你到时候比我们班主任穿得都像老师。”
“哈哈,难得有我儿子不明白的事情。那我就好好给你讲讲。”
宋建国笑得很开心,终于在儿子面前能当一回老师了。
“首先,你是班长,又是班级两次考试的第一,我是不是应该也展现出最风采的一面。这样人家也能称赞一句‘虎父无犬子’。”
“你是想让他们夸我,还是夸你呀……”
“臭小子,就不能是一起夸?”
“再有就是,有你的那篇发言稿,你爹我今天是一定要出风头的。”
“之后肯定会有很多家长来找我聊天,讨论孩子什么的。”
“你爸这边公司已经准备好了,这个时候正好多认识些人脉什么的。而且,实验班的家长,也许就有卧虎藏龙的人呢?”
“只是,你上次是不是有话没说完?”
“爸,你是怎么发现的?”
“你爸我曾经好歹也大小当过厂长,当过集团分公司的总经理。这点市场考察能力没有么?”
“你上次跟我说的那些方面,是很零散的,好像是每个方面都有涉猎,但又感觉那些都不重要。”
宋治武感慨于父母的观察能力,
“这样吧,今天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等一下还有家长会。”
“下一周还有运动会要忙。正好运动会的时候我再重新整理一下思路,过几天,咱们开个家庭会议?”
“就知道你还有隐瞒,不诈你一下,你还不说。”宋建国拍了一下儿子的后背。
“之前不是也没想到你和妈妈能这么重视我说的想法么。”
“我大儿子这么聪明,这是你第一次主动参与家庭决策,我和你妈怎么也得按照你的想法考察一下不是?”
“就算是不可行,也不会耽误太久。”
“我和你妈的考察还验证了,你的说法是正确的。只不过我们两个发现你应该是有所遗漏,只不过我们不知道是你不小心没有考虑到,还是故意遗漏了。”
宋治武笑了笑,“爸,咱等过几天,我再具体说一下其他的想法,然后你和我妈再看一下是否可行。”
“而且这一次家长会之后,我可能还有一些想法,到时候想再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
“行,那咱们就回来之后再说。”
宋建国说完就准备披上西装外套开门往外走。
“爸,你先别急。家长会我还没说完呢,刚才跑题了。”
“你小子快点,穿这一身热得慌。”
“就几句话”
“爸,家长会你一定别讲太快,要让他们都听懂咱们的想法。而且你不也是挺认同我这个说法的吗?”
“对,你说的这个确实很有道理。”
“所以啊,你就把它当成你自己的想法,用你自己的口吻自己的语气来讲出来就好。”
“而且如果以后有任何人问你,你都要坚持,这是你或者是你和我妈总结出来的东西,一定不是我这说出来的。”
“放心吧,你爸明白,这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也不完全是这个原因,因为我现在其实已经是木秀于林了。”
“其实是因为你和我妈研究出来的理念才叫教育,我自己想出来的这叫什么?这叫无根之草。”
“咱们现在是既然已经可以走在时代的前列了,那么为后来者能做一些贡献就做一些贡献,也算人生到头来不算白走这一遭。”
“我儿子还挺有志向的,好,我记住了。”
“那行吧,等一下那个到优秀家长发言的时候就安排您上去了,不对是优秀学生家长发言。”
“你小子怎么还自己还紧张了。”
……
作为开学之后的第一次家长会,学生和家长是要一起坐在教室里的。
幸好平时班级后面还有很大的空位。
这次将原本2、3、2 x 7的方式排列的桌子重新按照5x10的方式分布之后,在过道摆上一张额外的椅子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而且,他们班有一对双胞胎,所以会出现两个孩子,只有一个家长到场的情况。如果不是爸妈不放心,要一起来的话。
将自己的父亲安排到座位坐好之后,作为班长的宋治武来到门口挨个迎接到来的家长们。
“宋妈!唉,不对。班长!这是我们的妈妈。”果然正如宋治武猜想的那个样子,石永昌、永盛哥俩只来了一位家长。
“妈妈,这就是我们班长,当初就是他背着我,给我送去医务室的。”石永昌跟妈妈介绍道。
“太感谢了小宋班长,这个我们孩子在家经常念叨着你,太感谢了。”石妈妈紧紧拉住宋治武的手,不停地感谢着
“石妈妈您客气了,这是我一个班长应该做的。”宋治武抽出手来,急忙摆摆手,“唉,永昌永盛快带你妈妈去座位坐着吧。”
“唉,班副你来了!快跟我一块来,我都快笑麻了。”宋治武看到颜婉宁来了,急忙向她招手。
“算了,宋妈,你自己搁这儿吧。”
“你们今天是不是约好了呀?当着这么多家长的面儿要一起叫我宋妈。”宋治武摇了摇头。
“嘿嘿,爸,这就是我们班的班长宋治武。班长,这是我爸。”颜婉宁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那嘿嘿的笑声,已经解决了宋治武内心的疑问。
“颜叔叔好,班副业带叔叔去座位坐着吧,等一下大家就快到齐了。”
这时,李清带着她的妈妈也来了。
“班长好!”
“哎哟,真难得,你没跟着他们一样。”宋治武长舒一口气。
“啊!我忘记了!明明薇薇跟我说过。”李清气得直跺脚。
宋治武悬着的心彻底死了,连王薇薇那种文静的小姑娘也跟着他们胡闹了。他转头看向了李清身边的家长。这应该就是那位赵荷,赵教授了。这母女俩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宋班长您好,我就是李清的妈妈。”
“阿姨您好,李清,带着阿姨去座位上吧,还剩几个同学就到齐了。”
时间临近,还只剩一位家长没有到齐了,是赵子兴的家长。
“班长,我们来晚了吧?”赵子兴和他父亲终于在快到时间的时候来了,他也是很少的从未叫过‘宋妈’的同学。
“没晚,还没开始呢。”宋治武回应着赵子兴的问题,但眼神却被他的父亲的穿着吸引了。
那是一身常服,肩章两毛三,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红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红色细杠和三枚星徽。
嘶……这个时候,全国的校官也就十几万啊,自己的面前居然会有一位上校。
“班长,这是我的父亲。”
“叔叔好。”
“抱歉,路上遇到点事情,耽误了一下。”赵爸爸的语气倒是很亲切,不是他想象中严肃的声音。
“没关系,赵叔叔,还没到时间。子兴,带叔叔去座位上吧。等一下刘老师应该就来了。”
宋治武再次清点了一下名册,确认所有同学都已经到齐了。就将名单放在讲台上,准备回座位等待。之前刘文正交代过,他会按时来班级的。如果铃声响了他还没来的话,再来办公室找他。
等到宋治武回到座位的时候,看到宋建国的脸上露出了一种奇怪的笑容。
完了!爸知道了……
“儿子,宋妈是吗?”宋建国憋着笑,等回去一定要和媳妇分享一下儿子的这个‘外号’。“你们的同学真是太可爱了,太好玩了。”
“爸,爱称!都是爱称!”
“嗯,对!”
‘啪’的一声,宋治武一巴掌呼在了自己的脑门上,他已经不想见人了。
……
第一次班会的流程其实很简单。
因为时间还短,其实就是让各个家长知道一下班主任以及各科科任老师的情况,再简单讲解一下初中与小学的不同。并没有其他太多的任务。
正如之前刘文正在宋家家访时预测的那样,宋治武确实是月考第一,还是当时分班考试的第一。这让他有了合理的理由,邀请宋治武的家长上台来分享一下他的教育方式或者教育理念。
他看过宋治武写的那篇稿子,那是完全涵盖了他想法的一篇发言稿。
“爸,接下来就交给您了。”父亲上台前,宋治武小声地叮嘱道。
“行,儿子你放心吧。”
然后,宋建国站到讲台上,看到了几个刚才大声称呼儿子‘宋妈’的同学。他还是没忍住,笑了出来。
“哈哈,亲爱的各位同学、家长们,你们好,我就是你们口中宋妈的父亲宋建国。”
然而,宋建国轻松诙谐的话语,也让他更容易被人接受了。
“哈哈哈哈哈。”
台下同学们顿时一片笑声。
“其实啊,我这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与众不同,但是我挺喜欢的。这说明了同学们对我们家治武各方面表现的一种认可。”
宋建国的语气逐渐变得平稳下来。
“我和他妈呢,从他小的时候就不仅仅对他学习成绩有要求。更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综合发展,现在看来,大家的认可证明我们的要求是对的。”
是的,这就是宋治武准备的一个新概念,一个提前了9年的概念——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
不过准确说来,这个理念并不是准备给家长们的。因为大部分普通家长只会考虑孩子的成绩。
这个理念,一是为了帮助刘文正完善他的想法,二是给自己家一次进步可能。
因为,这个概念原本是在1999年,由中央提出后下发各个学校。
……
家长会结束后,果然有很多家长找宋建国交换了名片。
“刘老师,其实还有一件事需要麻烦您帮忙参谋一下。”因为交还名片而落在最后的宋建国叫住了刘文正。
“儿子,你把你想法跟老师说一下,看看刘老师有没有什么建议。”
看着其他家长已经走了,宋治武也就放心地跟刘文正说起了自己关于提前参加中考的想法。
“刘老师是这样的,我现在正在考虑初二结束之后,就去参加中考。”
“毕竟您也知道我是跳级来上的初中,而且我现在其实初高中的知识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
“所以我想着初中也接着跳,然后高中也跳级。”
“我自己初步的计划是初中读两年,然后高中也读两年。这样就是初二的时候去参加中考,高二的时候去参加高考,将会在14岁的时候去进入到大学,18岁大学毕业之后,试着出国去读个博士。”
“你这孩子这么着急的吗?”刘文正放下手中的公文包,搬了个凳子,坐在这爷俩跟前。
“确实是有些急的,我们国家现在处于变革之初,有太多行业适合发展了。所以我想早点大学毕业,早点去开展我的事业。”
“二是因为这些知识我已经掌握了,我不是特别想继续在学校里面去花这个时间,去重复地学习这些我已经掌握的知识。我更希望自己花时间去了解那些我没有涉足过的领域,虽然这个领域我现在还没有完全想好。毕竟距离我计划中的高考,还有四年的时间。”
“这个也跟我们家现在的公司有关,我想以后早点毕业,早点出来帮我爸。”
毕竟,上辈子如果他能早点立业的话,父亲不至于积劳成疾,早早离世了。
“既然你已经计划得这么成熟了,我觉得只要你成绩能支持你去跳级的话,这些都不是问题。”
“那这样的话,从现在开始,就需要尽量在每一次考试都去拿到尽量高的成绩。”
“这样你才可以去跟学校申请你在初二的时候去参加中考。同样,同理在高中你也尽量每一次考试都拿到最好的成绩,然后这样你可以申请在高二去参加高考”
“只不过,老师也不能给予你太多关于你未来除学习之外的建议了。”
“从我这个角度来讲,老师支持你去为了你的理想去努力。”
“只是可惜,不能完整地带完你三年的初中生活。”
刘文正叹了口气,眼中带着些许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