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鉴定开始
“老韩,你这就不厚道了,这个博物馆你根本就没跟我提及!”
最后。
顾清找的文旅局还没来人,张国文找的就来了。
因为顾清担心张国文现场鉴定有一些危险,万一损坏了李白的字,到时候自己哭都没地方哭。
虽说这玩意就是自己拿一瓶白酒换的,基本没花费什么其他的支出。
但在现代社会,这个玩意可是个大宝贝啊。
张国文直接一个电话打了出去,然后苏城文旅局的局长韩冰就来了。
“张教授,您这是批评我啊,不过我也不知道这个博物馆里有你说的李白真迹啊!”
在接到张国文的电话之后,韩冰都傻眼了。
因为昨天他还亲自接待了张国文。
虽说自己是一个市级的文旅局局长,但是张国文这种不仅仅是青华大学的教授,更是业内文物研究的大佬,他还真得亲自接待。
昨天看了苏城博物馆还有一些苏城本地的特色街区,本来今早张国文都离开了。
谁曾想这突然又给自己打电话。
还说什么?
说他们苏城有个博物馆里可能有李白真迹。
这怎么可能?
韩冰的第一感觉就是张国文教授肯定是看走眼了,但是他又不能不来。
张国文说的,就算是疑似李白真迹,那也是一件大事啊。
即使最后是假的,但能让张国文看走眼的,那仿制的能力也是非常高超的,足以让苏城的文化和新闻增加不少曝光。
所以在接到电话的第一时间他就赶了过来。
“小馆长,这位就是你们苏城文旅局的局长,有他的见证你应该相信我的身份了吧?”
张国文为了马上鉴定李白的笔迹,他赶紧给顾清介绍了起来。
顾清自然知道眼前这位就是他们苏城的文旅局长,虽然没接触过,但毕竟是开博物馆的,怎么可能不认识呢?
“韩局长,您好!”
看着顾清,韩冰也是一脸感慨道:“你是小顾吧?我和你父亲还是认识的,听说他已经失踪一个多月了,我也是非常遗憾!”
对于父母失踪,顾清此时已经没有那么伤感了。
他感觉父母的失踪和这个时空博物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很有可能父母不是失踪,而是去到了另一个时空。
叙旧完了。
也确认了身份。
顾清自然是不介意张国文帮忙鉴定。
“老韩,这幅李白真迹交给我了,我刚刚还看到一枚宋代的玉和一个明朝的九龙公道杯,你们苏城文旅局可以鉴定一下!”
张国文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去鉴定了。
然后就把另外看到的两个物品和韩冰说了一下。
“啥?”
韩冰闻言,眼珠微微瞪大了一些。
还有宋代的玉?
还有九龙公道杯?
张国文这意思,那两个东西很有可能是真品,不然不会特意提醒自己的。
他以前确实知道这个顾氏博物馆,但也知道顾清的父亲主要是自己喜欢做个收藏,而且还没有收藏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什么时候这个博物馆里有这么好的东西了?
不说李白的真迹,就说宋代的玉和明代的九龙杯,这两样东西放到苏城博物馆都能做镇馆之宝了。
“好好好,我这就安排人!”
李白真迹他是不打算和张国文抢了,虽说首次鉴定最后对苏城文旅局的宣传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你说和张国文抢唐朝的文物鉴定,那是开玩笑了。
谁不知道张国文是圈子内对唐朝文化最有了解的一位专家了,和他抢那纯属是自己找不痛快。
就这样,鉴定工程开始了。
也正好这个时间点没什么客人,馆内大家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韩冰已经看到了张国文说的那枚玉佩还有九龙杯,不过看了一眼他就安排给其他人进行鉴定。
至于他自己,则是跟着张国文一起来到那幅有可能是李白真迹的作品面前。
他要第一时间知道这幅作品的真假。
“老韩,你安排人同步进行碳-14的检测吧!”
张国文小心翼翼地盯着眼前的李白真迹,不敢轻易触碰,而是拿着放大镜进行观察。
同时,他还和韩冰交代了一句进行碳-14检测。
碳14检测是确定文物年代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文物样本进行碳14检测,可以确定文物的年代和来源。
当然了,这个技术主要是针对有机物。
像纸张就属于有机物,而陶瓷那些大多数是无机物。
张国文开始全神贯注地鉴定起来,此时没有人敢打扰他。
越看,张国文内心的震惊就越强。
刚刚他只是大概扫了一眼,只发现这幅作品和李白的《上阳台帖》字迹非常相似。
但是现在仔细看。
首先就是纸张,这副《惜罇空》的纸张与他了解的唐朝年间的纸张质地非常相似,如果需要更进一步的确认,那就需要等韩冰的碳-14技术检测结果了。
但对于张国文教授来说,检测和不检测都不那么重要了,他现在无比确信,这就是唐朝年间的纸张。
而且李白也特别喜欢用这个纸张来书写,相对宣纸来说,这种麻纸更能让他酣畅淋漓地发挥。
再说笔迹。
张国文无比确认,这篇《惜罇空》中,有十余个字都有明显的鸡距笔硬芯划痕,这是散卓笔,也就是今天大家用的毛笔无法写出来的痕迹。
李白写字钟爱使用鸡距笔,这种笔目前也有不少博物馆有珍藏,直到唐朝末期,鸡距笔才逐渐被散卓笔取代。
他首先可以断定,不管这幅字不管是不是李白所写,它一定是从唐朝流传下来的。
这下就让他内心的震惊无法言说了。
在唐朝,谁会没事模仿李白的作品呢?
要说有人模仿李白作诗,或者抄袭李白的诗,那在唐朝真有可能发生。
但要说模仿李白的字迹,这可就很难发生了。
在唐朝,有点名气的文人都渴望能写出一手好字流传千古,而李白的字着实难登第一梯队。
这副《惜罇空》的笔风,和故宫内的那副《上阳台帖》异常相似。
张国文有99%的自信,可以确认这副《将进酒》就是李白的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