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三国动画发展史
枫秋将至。
天气就像阴冷四月天披了一层裘,潮湿燥热,闷得不行,出门一会儿就要留一身汗。
陈夏站在门口,朝着早起的安白薇小心嘱咐各种注意事项。
“冰箱里有速冻的水饺和汤圆,牛奶已经给你热好了,早上就吃昨晚的玉米和煮鸡蛋......”将一本笔记本交给她之后,陈夏这才匆匆出门。
人向来是不爱工作的,这种负担着责任和压力的匍匐只会让人精神始终不得安宁。
但是为了自己未来的幸福,陈夏决定要先拼搏一阵子,为自己以后财富自由的美满人生做准备。
他并不是渴望钱、权、名的工作狂人,一旦金钱的数量堆叠成虚无的数字,对他也就失去了意义,他或许就不再会继续工作而是去寻找自己向往的生活。
至于可能的孩子什么的,只要能抚养他顺利长大,教育得好,能应付意外风险就够了,额外的钱并没有那么重要。
十分钟后,陈夏来到出版社门口,花了十分钟光速谈妥小说《恶意》的连载事项。
双方筹码心知肚明,也就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总编很痛苦的答应了他涨稿费的事情。
从千字一千,涨到千字一千二,而且除了原本就不干涉的影视版权,陈夏还提出了一项要求。
“单行本版税!”
意思十分明了,如今陈夏这个笔名多少也算风头正盛新人小说家,如果在白夜行之后很快连载第二部小说,凭借东方带来的名气。
这本《恶意》,几乎是必然卖爆的。
但要说作者和报社谈什么深入合作的条件,似乎显得过于傲慢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星月的渠道和名气同样不可小觑。
所以,陈夏提出了一个不上不下的条件。
“我要10%的单行本版税。”
要说要求高,似乎也在众人的意料之内,白夜行的完结,彻底引爆了读者的热情。
而起先用“大陆稿酬最高的新人作家”“被大正报纸拒稿的高中生作品”的噱头,则为书籍吸引了大量流量,白夜行的质量则表现出极高的留存率。
如今,文坛名气若论一石,则各领域泰斗级大拿共占八斗,陈夏独领一斗。
不过,这种名气是流于短视频平台的,跟风的,绝大多数甚至连他的作品叫什么都不知道。
只是配个跟风bgm,万年不变的的ai声音,到处跟风搬运热度高的事件。
如果是素质不好的营销号,多半还有来一手地摊文学式二创。
如果这时连载《恶意》,这类不合理的爽文情节出现在互联网上,起初大概是外行造神,内行质疑,因为创作速度实在太快,然后《恶意》渐入佳境之后,就会无形打脸一波,然后再在互联网上炒一波名气。
说不定顺势形成类似饭圈的狂热氛围。
类比的话,陈夏大概类似前世因高中发表《三重门》而名声大燥的韩寒,噱头名气大于书本质量。
相比之下,白夜行的含金量远在三重门之上,让陈夏的名声稳固得多。
“10%的版税,够多了。”陈夏走出报社大楼的时候,自言自语道。
毕竟不是利润的一成,而是销量的一成。
新人作家,即便能够出版,也不过5%左右,知名作家大概7%到12%,最高的12%条件苛刻,干脆各退一步。
给别人一条路,也是给自己一条路,陈夏自然知道钱这东西赚不完的道理。
八点半,在有关部门那里注册了一个综合资源公司,目前账目一分钱没有,填表格、复印身份,然后签订租房合同,编写公司章程,股东目前就他一个。
公司名为,东映。
公司目前除了写字楼一张桌子,暂时空壳一个。
上午九点半,陈夏路过霆云公司的楼下。
霆云公司旗下网站终点中文网,为国内目前最大、最正规的正版订阅网文网站。
再往前是公司收购中介,陈夏找的就是他们。
“我要网文网站,动画、动漫、漫画制作公司的公司资料和收购的价格区间。”
开口就是一笔大买卖,门口的保安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一副“这臭小子不在家上学出来说什么收购公司?”
不多时,陈夏被接见进了一间办公室。
来人似乎是他们的经理级人物,牌子写着张扬二字,笑呵呵的请他坐下,道:
“陈先生,不知资金情况如何,我们方便为你寻找合适的企业。”
陈夏无声喝了口茶,道:“中等规模即可。”
张扬翻开手里的资料表,指着一处道:“这个如何?”
陈夏迎着看去,是一家动画制作公司。
“金门动画制作公司,麾下有六部热门作品制作经验......”
他直接看到最后一行,收购价格预计400w左右。
好贵...不过也在承受范围之内。
目前他身上的现金连400万的零头都不够,不过等白夜行的单行本完成发行,ip卖个好价钱,未必没有机会。
见陈夏认真的思考,张扬倒是略微相信这人不是找乐子的,只是是在认真考虑收购行文。
“陈老板。”张扬推了推眼镜,“怎么打算进军动画行业。”
“大概是觉得自己能做几部还算不错的动画出来吧。”
“哈哈,陈老板倒是风趣。”
“哦?”
张扬解释道:“反正陈老板详细了解之后也会知道,我就给你说道说道。”
“动画,尤其是中国动画,不是这么简单的......”
一小时后,陈夏在楼下点了杯大杯珍珠奶茶,一个冰淇淋。
从张扬那里了解的,加上自己前世的经验,对目前的动画行业也算有个大概了。
目前,中、日、美三国,中国动画影响力最弱,其原因是多层次的。
要掰扯清楚,要从三国动画的萌芽,二十世纪初开始,由于蓝白星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社会形态和平行世界高度相似。
我们姑且以地球的动画行业情况作类比。
中、日、美三国动画分别萌芽于1926、1917、1906,各自发展,在1940前后达到成熟阶段。
(以下以三方代称中、日、美)
三方动画长片代表作分别为铁扇公主(1941)、桃太郎的海鹫(1943)、白雪公主(1937)。
受限于战争,近十年中、日发展停滞,美国一家独大,彼时动画短片《猫和老鼠》第一集在美国诞生。
50年代,文化部定下了“美术片要为儿童服务”的方针,此后50年中国动画没有诞生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向动画。
同年日本全国上下制作反战动画;美国动画层出不穷,代表作《灰姑娘》,《猫和老鼠》。
(猫和老鼠从40年代诞生之后,大火特火,一直制作到了21世纪,后文不再赘述)
60年代,三国动画各自发展迅速,各自代表作《大闹天宫》,《白蛇传》(日),《小姐与流浪汉》,美国数量较多,质量上三国难分伯仲。
二为科技限制,美国、日本各自在60年代普及家用电视,中国家用电视在80年代才慢慢普及开来。
日本和美国的动画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日本此前遭遇大地震,动画行业损失严重,发展倒退许多。
美国迪士尼兄弟先后过世,美国长片动画发展陷入衰败。
1968年,日本动画《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诞生,制作人高田勋,打下手的是新人宫崎骏,动画内核较为深沉,18岁以上青年开始观看日本动画。
此后日本电视动画进入井喷模式,观看群体拓展为青少年。
80年代,中国动画发展迅速,不过和日本、美国动画相比,差距肉眼可见。
三国代表作分别为:《哪吒闹海》,《风之谷》,《狐狸与猎狗》。
同年,中国电视动画产出《黑猫警长》,美国《变形金刚》,日本《多来a梦》《猫眼三姐妹》《足球小子》...
此时,电视动画日本断层级领先,霸权级作品不断产出,龙珠,幽游白书。
电影动画,日美各有千秋。
21世纪,中国动画打算开拓受众,让青少年也能舒适观看。
1995同期电视动画作品比较,《海尔兄弟》(中),《变相怪杰》(美),《eva》(日)。
电影动画作品比较:中国无,美国《玩具总动员》,日本《攻壳机动队》。
2010之后,网络让动画进一步发展,中国也诞生了《星游记》《魁拔》《狐妖小红娘》等精品动画,算是可堪一看。
电影方面,中国动画由喜羊羊和熊出没轮流统治,日本动画宫崎骏宝刀未老,新海诚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