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四合院之都市农民

第43章 拜师

四合院之都市农民 作家Tn7GRO 3651 2024-11-12 10:15

  第二天下午四点半,徐立春去黑芝麻胡同小学。

  远远的,就看见健秋拉着冉秋叶的手,站在学校门口。冉秋叶今天穿了件碎花连衣裙,身材很修长,她的容貌比秦淮茹也就差一点点,奈何胸无点模。

  “冉老师,您好。”

  “徐立春,你找我啥事呀?”

  徐立春未经自己同意就把作曲按在自己名下,冉秋叶有点生气,当然也有点高兴。

  “冉老师,《一分钱》被录用,稿费一共40元,您是作曲,这稿费理应分您一半。”

  “徐立春,我就帮你扒下谱,咋就成了作曲了?你咋就署我名字了?”

  “冉老师,这是应该的。”

  “咋就应该了?你是不知道,早上看到署名后,我难受死了,觉得自己成了欺世盗名的小人。”

  “冉老师,这作曲本来就是您嘛,您应该心安理得才对。”

  “我不管,反正不许你署我的名,稿费我更不会要。”

  冉秋叶的神情像个赌气的小姑娘。

  “不要拉倒,我还求之不得呢。那个冉老师,这次我一共作了三首歌,您好人做到底,今儿再帮我一下吧。”

  “我今天有事,明天上午九点,你过来找我吧。”

  “那行,明天我俩不见不散。”

  这个徐立春搞得像约会似的,这小子长得倒是不错,可惜岁数太小了。

  今天立秋是值日生,这丫头也不晓得洒点水,教室里灰蓬蓬的,把自个弄得灰头土脸的。

  “立秋,咋不洒点水?”徐立春帮立秋拂去头上的灰尘,心痛地说道。

  “早不停水迟不停水,偏偏今天停水,我都倒霉死了。”立秋跟哥哥撒娇道:“哥,我要你给我买糖球。”

  “行,咱买糖球。”

  学校门口就有买糖球的,二个小丫头,两只手上各拿一枝。

  “也不知道我们那一片有没有停水?”

  “哥,我还要洗澡呢,没水咋办?”

  “没事,咱家水桶里存了水,够你用的。”

  今天停水是突发状况,没有提前通知,很多家庭没有提前储水,大杂院里乱糟糟的,易中海正竭力安抚大家。

  等哥哥打开门,立秋惊喜地发现家里所有可以盛水的器皿里,都盛满了水,哥哥真靠谱。

  “哥,你咋知道今儿停水?”

  “我不听你说的嘛。”

  “哥,你真好!”

  安排妹妹洗澡后,徐立春在空间里,烧了一大锅粥。

  让立夏把龙老太太和何雨水叫来吃饭。

  傻柱也跟着过来了,这家伙咋咋呼呼的,一进门就大声嚷嚷。

  “你个傻柱子瞎吵吵啥?大米粥都堵不你的嘴。”

  困难时期,人的鼻子特别尖,徐立春家粥香弥漫,早就引起别人的注意了,傻柱这么咋呼,着实给徐立春拉仇恨。

  许大茂站在家门口,扯着嗓子喊道:“光齐,喊上光天、光福,跟哥下馆子去。”

  “你看看你,就不能管住你这张臭嘴,这下好了,许大茂连立春都忌恨上了。”

  “怕什么,他要是敢作死,我大嘴巴子抽他。”

  “你个傻柱子都二十好几的人了,整天还打打杀杀,说话做事就不能动动脑子。”

  “奶奶,其实柱子哥这样也蛮好了,人活一辈子,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徐立春说道。

  “立春这话中听,说到我心缝里了。”

  “我们又不是人民币,哪能让每个人都喜欢?”

  这话真的说到傻柱心坎上了,他裂着大嘴哈哈大笑。

  冉秋叶出身书香门第,父母是海龟教授,前年到黑芝麻胡同小学任教,去年做了一年级班主任。

  徐健秋娇俏灵动,聪明可爱,冉秋叶很喜爱她,也很同情这个没娘的孩子,她让徐健秋做了班长,认为这对健秋的成长有好处。

  去年十月,孩子的父亲又牺牲了,冉秋叶很担心孩子的成长,可开学以后,她却发现健秋反而比以前更开朗了,身体也强壮了不少。

  这说明健秋的哥哥做得不错,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自己肯定做不到,因此她很佩服徐立春,也乐于帮助徐立春。

  可徐立春却刷新了冉秋叶的认知,她想不到这个男孩这么有才华,连续创作出三首优秀的儿歌。

  冉秋叶做事很认真,她将曲谱认真修改过后,又重新誊写了一遍,然后才把曲谱交给徐立春。

  “徐立春,这回可不能署上我的名字了。”冉秋叶郑重地说道。

  “那不行,明明是您谱的曲子,咋能不署你的名字?”

  “那你把曲谱还我,我现在就撕了它。”

  “那不行,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东西,我才不给您哩。”徐立春心念一动,曲谱便进入了空间,天王老子都拿不到。

  看着气鼓鼓的冉秋叶,徐立春笑着说道:“其实,要想不署您的名字,也很简单。”

  明明是自己不想沾他便宜,咋反而好像自个求他似的?

  “除非您能做我的老师,教会我作曲。冉老师,我想拜您为师。”

  “徐立春,你这么有才华,应该找个更好的老师,我可不敢误人子弟。”

  “冉老师,您也知道我的创作特点,我只需要学会扒谱就行了,而且,我也不是一点基础没有,我本身就就识谱,我还会拉二胡哩。”

  “那行吧,我就勉为其难教教你,如果教得不好,你再另请高明。”

  接着两人约定,每个星期天下午,徐立春到冉秋叶家学习两个小时。

  两人从器材室出来,徐立春对正在锁门的冉秋叶说道:“冉老师,中午有空吗?我想请您吃饭。”

  “今天不行,我下午还有事。”

  “那我送您回去吧,正好摸下门。”

  “行。”

  冉秋叶家住在什刹海边的鸦儿胡同,就广化寺旁边,骑车一会功夫就到了。

  徐立春打好车,把后座上的蒲包拎在手上。

  “徐立春,你手上拿的啥啊?”

  “束脩。”

  “扑哧”一声,冉秋叶被徐立春逗笑了:“还束脩呢,真胡闹,拿回去,我不要。”

  “您稿费不肯要,请您吃饭又不接受,让我很为难。都是我自己钓的鱼儿,您就别推辞。冉老师,您快开门呀!”

  “就这一次,下不为例啊!”

  “行,就这一次。”

  冉秋叶家是个规整的四合院,徐立春跟着她来到东厢房。

  “妈,这是徐立春。”

  “伯母,您好!我是冉老师的学生。”

  什么乱七八糟的,你是秋叶的学生咋叫我伯母?梁敏仪腹诽道。

  不过这孩子生得倒不错,就是岁数小了点。女儿岁数大了,母亲开始着急,把女儿身边适龄男性摸排了一遍,没有找到适合当女婿的,目前正扩大搜索范围,四处托人介绍。

  “伯母,麻烦您拿两个面盆过来放鱼。”

  好几天未见荤腥了,想不到女儿能弄回来这么新鲜鱼儿。这丫头,终于知道为母亲分担家务了,梁敏仪很高兴。

  呦,这鱼活蹦乱跳的,真齐整。

  “秋叶,这鱼多少钱一斤?”

  “伯母,这些鱼儿,加上鸡蛋,还有蔬菜,拢共花了二十元钱。”

  “这鲫鱼八条,大概有三斤,鳊鱼四条,起码三斤,这鸡蛋个儿大,大概有个四五斤,这蔬菜青枝绿叶的,二十块钱一点不亏。”梁敏仪絮叨个没完。

  物资供应紧张后,母亲经常空篮子上街,空篮子回来,大学教授实在挤不过胡同里的大妈。梁敏仪为了能买到肉食,早就放下大学教授的矜持,身上也沾染了市井气息。

  冉秋叶想不到徐立春带了这么多东西,感到很不过意。

  “徐立春,马上就十一点了,在家里吃个便饭吧。”

  “冉老师,早上没有跟妹妹打招呼,下次吧。”

  “那行,就下次。”

  徐立春走后,梁敏仪开始查询徐立春的情况:“秋叶,这徐立春岁数这么大了,咋就成了你的学生?”

  “妈,他就是《一分钱》的作者,他让我教他作曲。”

  “你教他作曲?丫头,就你这水平……你真好为人师啊。”

  “妈——我水平怎么啦?我还是《一分钱》的作曲呢。”

  “你那是沾了人家的光。”

  “我可没想沾他的光,是他硬要按上我的名字,这回我跟他说清楚了,让他不要署我的名字。”

  “他又创作歌曲了。”

  “嗯,写了两首歌,水平不比《一分钱》差。”

  “这孩子倒蛮有才的,可惜岁数小了点。”

  “妈,你又来了。”

  冉秋叶被母亲闹了个大红脸。

  离开冉家,徐立春拐到安定门内大街,在文盛斋买了把二胡,又到安定门百货商店,买了些白酒、副食,还特意给妹妹买了糖球,最后徐立春去了东四邮电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