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四合院之都市农民

第53章 端午节

四合院之都市农民 作家Tn7GRO 3638 2024-11-12 10:15

  家里有做好的红烧鲫鱼和煮熟的咸蛋,徐立春又做了韭菜炒河虾、莴苣炒鸡蛋、咸菜炒毛豆、炒螺丝,最后把炖好的大鹅放到锅里加热,贴上饼子。

  徐立春动作纯熟,如行云流水,菜肴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动。

  好朋友第一次来,徐立春拿了瓶汾酒,给四个女孩开了瓶北冰洋。

  李凯华早就迫不及待,他先夹了只河虾,放在嘴里咀嚼了一下,这道家常小炒鲜酥松脆,让他的味蕾瞬间炸裂。他又夹了块鹅腿,觉得肉嫩味香,炒螺丝鲜辣适口,莴苣炒韭菜清脆爽口,咸菜炒毛豆咸鲜开胃。

  李凯华筷子不停,他伸出大拇哥,表示自己彻底服了。

  大伙埋头大吃,四个女孩吃了块贴饼,便饱了,周南跟三个妹妹去了隔壁。

  桌上没有女孩,李凯华更放得开了。

  “立春,来喝酒,上回没有尽兴,今儿跟你好好喝一场。”

  李凯华跟徐立春碰了下杯子,“咕咚咕咚”喝了两大口,大叫道:“真他娘的爽。”

  这小子从小便偷爷爷的酒喝,比酒量他还没服过谁。

  “海明,这小子挺猛啊!来,我俩走一个。”

  徐立春跟张海明碰了一下杯子,也仰头灌了一大口。

  “凯华,在我家喝酒有啥感觉?”

  “爽,比饭店自在。”

  “我不是跟你说这个,凯华,你不觉得哥们这窗户纸应该换成玻璃吗?”

  “换就换呗,不就玻璃的事吗?放心,小事一桩。”

  “那就说定了,”徐立春举起酒杯:“来,哥敬你一杯,你可不能放哥鸽子。”

  俩人仰头喝干杯中酒,李凯华拍着胸脯说道:“我办事你还不放心。”他忽然觉得被徐立春占了便宜:“徐立春,明明你比我小五个月,你咋成我哥了?你小子,几天不见,长行事了。”

  “就几个月的事,十天半个月的,咱男子汉大丈夫不计较这些。”

  “对,男子汉大丈夫……”李凯华赶紧改口:“该守的规矩得守。”

  “海明,我们都干了,你也意思一下吧。”

  徐立春又开了一瓶酒,临到张海明时,他捂住茶杯。

  “立春,我的酒量可比不上凯华。”

  “那你少加点。”

  待徐立春加好酒,张海明说道:“凯华,你赶紧把东西给立春,省得喝多了忘记了。”

  “那个立春,上次让你破费,大家都不好意思,周南提议给你找点粮票啥的,”李凯华把一把票据递给徐立春:“来,就这么多,你别嫌少。”

  “海明,你们这就……一顿饭还吃不穷我。”

  “知道你小子不缺钱,我们是怕你有钱买不到东西,弄这些票据,我们的渠道肯定比你多。”

  “这倒也是,行,大伙的好意我收下了。”

  一共喝了二斤酒,李徐两人喝了八两。李凯华性子躁,酒喝得很快,半个小时解决战斗。

  临走,徐立春让每人带了几个粽子回家。

  把三人送出大门,顺便去胡同里的公厕放水,徐立春来到轧钢厂后身废弃工地上。

  去年轧钢厂扩建,这里堆放材料,水泥预制管道、楼板,这东西城里百姓用不着,可徐立春有用啊,这粗大的下水管不是天然的猪窝吗?

  徐立春把下水管和楼板都收入空间,又踅摸了半天,找到几百块青砖。

  徐立春重新挖基槽,徐立春两膀虽有千斤之力,可要把水泥管放到合适的位置,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没有办法徐立春只能在家里腾出块空地,然后利用意念,先把下水管,移出空间,然后再移进去。

  一共十二个下水管,徐立春用十个下水管,两个一组,紧挨着构成五个洞穴,将后边用楼板封上,前边平出十米宽的空地,然后铺上砖。

  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晃10点钟了,今儿是端午节,该忙午饭了。

  南方人端午讲究吃五红,后来演变成五黄,今儿徐立春做了红烧马鞍桥、药芹炒河虾、红烧肉、烧苋菜,加上昨天剩下的老鹅、咸蛋,又烧了个西红柿榨菜蛋汤。

  傻柱中午忙,何雨水和龙老太太也在徐家吃的饭。

  徐立春拿了瓶红酒,陪老太太喝了一点。

  吃过午饭,继续做猪圈。

  徐立春按照八十年代之前,苏北水乡人养猪的方法,在猪圈前边挖个坑,倒进河泥渣。

  徐立春在凉棚里找到罱子,把小木船撑到河心,开始罱泥。

  “哎呀”,河里的水咋这么浅?今儿6月9号,快的话梅雨快到了吧。好像59年入梅迟,梅雨季很短,长江中下游空梅,看样子自己要筹划抗旱了。

  徐立春把河底的淤泥罱到船仓里,再用铁锨把淤泥策到猪圈前的坑里。今儿,出乎意外,罱泥罱到几条小鳜鱼,这鱼你别看它小,烧的汤特别鲜。

  忙碌了一天,猪圈算是完工了,徐立春围着猪圈转了一圈,忽然发现猪圈还没围栏,建材的连接处还有缝隙,阴天下雨肯定漏水,而且猪子很不安分,猪圈造得不牢靠,很快会被拱翻。

  看样子明朝还要去趟黑市,买点水泥、黄沙、木材,这次也不知道会不会遇着猴子和长脚,几天不见,还怪想他们的,也不知道他俩有没有找傻柱。

  两个小丫头就快回来了,徐立春草草洗了个澡,便出了空间。

  刚出空间,门口便响起了敲门声,徐立春赶紧打开门。

  “哥,你干嘛呢?我手都敲疼了。”小丫头嘟着嘴说道。

  徐立春把小家伙拉到怀里,宠溺地说道:“哟,快给哥看看,健秋的小手有没有受伤。”

  “没有,我这是夸张,这是一种修辞手法,你懂不懂?”

  “哇,我家健秋懂修辞了,真了不起!”

  “我不睬你了,你净哄我。”健秋这丫头鼻子尖,她嗅了嗅,然后说道:“哥,你身上啥味儿,难闻死了。”

  徐立春低头嗅了嗅,不觉得有味儿:“没有呀。”

  “二姐,你过来闻闻,大哥身上有没有味儿?”

  立秋也嗅了嗅,然后一脸嫌弃地说道:“浑身泥腥气,哥,你干啥了?”

  “噢,钓鱼的时候不小心滑河里了。”

  下晚的时候,何雨水来到徐家,嘟着嘴满脸的不高兴。

  “雨水,咋啦?”

  死丫头不吭声。

  “你哥呢,喊他过来喝酒。”

  “还没回来哩,整天瞎折腾。”

  “兴许厂里有招待,工作要紧。雨水,去把老太太请过来,咱开饭。”

  “立春哥,马上我陪你喝酒。”

  “呆丫头,我又不是无酒不欢的酒鬼,平时喝酒也是为了陪你哥。”

  过了端午,升学季便到了。

  今年是徐家很关键的一年。

  健秋升小学两年级,徐立春升高中二年级,真假学霸一个是成绩真好,一个是无欲无求,两人都很轻松。

  立秋成绩不错,小升初升学率又高,她的心情很放松。

  向来是钓鱼的不急,背葫篓的着急。

  小升初影响择校,徐立春不敢大意,他专门跑到学校,请教了张秋平老师。

  现在,还蛮正规的。

  小学毕业,原则上在本区就近入学,但也可以自己择校。升学考试前,每人填写报考志愿,分阶梯可以填写三个学校。

  立秋问哥哥报考什么学校,交道口中学是全市重点中学,离家近,学校老师又熟,张秋平老师也推荐它,自然是首选。

  6月18日,小升初考试正式开始。

  这两天黑芝麻胡同小学静校,健秋放假,也陪着哥哥一起送考。

  把立秋送到学校门口,徐立春让妹妹打开铅笔盒,钢笔、直尺、橡皮,又认真检查了一遍。

  都检查好几遍了,出门前还查了一遍,立秋发现哥哥越来越婆婆妈妈的了。

  刚走几步,哥哥又喊:“立秋,回来。”

  “哥,什么事?”

  “把哥的钢笔带上,有备无患。”

  “哥——”

  “听话。”

  两天的时间一晃而过,立秋彻底放松了,徐立春也了了个心思。

  连着几天不见傻柱的人影,何雨水都搁徐家吃的饭,空间已经进入农忙时节,徐立春实在太忙,也不在意。

  育秧、收菜籽、收麦子,活计不重,但忙人,连续几天暴晒,徐立春脸上、脖子通红,皮肤紧绷绷的。

  油菜种植面积小,菜籽只放了几张席子,暴晒后揉出菜籽,徐立春用称约了一下,菜籽只有123斤。加上去年余下的菜籽,一共有200多斤,徐立春打算到乡下转一圈,看能不能换点菜油和菜籽饼回来。

  收麦子最累人,收割、扎捆、挑到院子里曝晒,再用石磙压出麦粒,过程不算复杂,但是十分辛苦。

  麦子收好后,移栽茨菇,紧接着就要栽秧,水稻是苏北农村最主要的粮食来源,栽秧专指移栽水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