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90年代,从成为销冠开始

第24章 挣点小钱花花?

  “厂长,这是销售合同……”

  赵利民看到订单量,吓了一跳。

  “晓舟,我们的原材料……够吗?”

  “首期的肯定够,二期的就不怎么够了……”

  赵利民有些为难:“这个……我看二期的需求量……如果要买原材料,我们的资金……可能周转不开……毕竟人家采购方约定的是二期打款……”

  楚晓舟道:“厂长,我们可以和这几个厂家谈,让他们开商票……”

  赵利民问道:“你是说,用他们的商票去买东西?这几家厂子,可都是外省的……咱们的原材料合作商,主要是省内的……他们的商票,不一定认……”

  楚晓舟笑道:“厂长,我们可以去银行贴现啊……”

  赵利民道:“贴现?”

  在90年代,金融业的业态比较简单,市场上对于贴现的认知比较浅,了解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的并不多。

  楚晓舟道:“对,贴现,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简单来说,就像是你手里有一张还没到期但确定能收到钱的欠条,如果急着用钱,不想等到欠条到期那天再收钱,可以到银行把钱先兑出来,当然银行要收一些手续费……

  咱们省内的企业可能不认他们的商票,可是,这几家企业在当地信誉非常好,在当地银行贴现,应该没有问题!”

  赵利民笑道:“晓舟,没想到你对金融、财务也这么懂行!我正在看咱们厂子的报表,有些愁人啊!坏账太多了……”

  楚晓舟心中一动。

  “厂长,报表,我能看看吗?”

  “当然可以!”

  楚晓舟接过报表,简单看了几眼后,从赵利民的桌上拿起纸币,开始计算……

  不一会儿,楚晓舟长叹了一口气。

  赵利民见楚晓舟的样子,不像是“简单看看”,忙问道:“晓舟,怎么了?”

  “厂长……我算了一下,咱们利润率,毛利率这些指标不用提了,有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像您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应收款太多了……我没有看明细账,是不是有些款子拖得时间太长了?再一个,我们的负债结构太不合理了,短期借款太多,长期借款利用实在是不够充分……还有,就是存货积压,当然,这个问题现在好一些……”

  赵利民说到:“是啊,这一堆问题,我看了也头大,我之前了解过,有些款子,拖了五六年了!借款的问题,原来不敢向银行借钱借长了,怕还不了……可是,这几年厂子效益又不好……不得不借……”

  见楚晓舟好像想说,又似乎有些为难,赵利民说到:“晓舟,你有什么想说的,不要有顾虑,在我这里,你什么都可以表达!”

  楚晓舟说道:“厂长,咱们总会计师刘庆国,是不是市里领导的关系?”

  赵利民明白了楚晓舟的顾虑:“是,刘总会是咱们一个副市长的亲弟弟……不过,晓舟,你要有什么意见,建议,不要顾忌太多……只要可行,只要合理,我一定支持!”

  楚晓舟笑道:“厂长,我有什么顾忌?我是怕您……”

  赵利民恍然大悟:“我……你就更不用考虑了,我有自全之道!哈哈!”

  见赵利民坦然的样子,楚晓舟说道:“我的初步想法是,应收账款,能要的要,能贴现的贴现……”

  “应收账款也能贴现?”赵利民问道。

  “当然可以……应收账款和商票,本质上都是资产,只不过流动性不强……增强流动性,就需要付出一些成本,也就是变成现钱得让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拿点好处挣点钱……”

  “明白了……还有吗?”

  “向银行申请‘借款重组’……”

  “借款重组?”楚晓舟一个又一个的特殊词汇,让赵利民有些茫然。

  “把前期的短期贷款,转变成一笔长期借款,追加一笔新借款,借新还旧,缓解债务压力,降低信用损失……

  还有,全方位盘点资产和存货,对于没有利用价值的存货,减值处理,盘活一部分资金……一些陈旧的,目前没有使用价值的资产,也处理掉……”

  “这个我已经组织专班在做了……”赵利民心想,这个楚晓舟,对于资产运营的考虑,竟然如此全面,一些问题,我都没有考虑到……

  他哪里知道,楚晓舟的上一世,是一名财务管理的高校副教授,可以说,最专业的,就是报表分析和资产管理……

  “晓舟,还有吗……”

  “暂时就这些,如果有新的想法,我随时跟您汇报……”

  嘴上说着这些,其实楚晓舟内心还在盘算……

  盛县机械厂的生产成本,利润率,管理费用,都不尽如人意……

  看来,老国企的问题,要想解决……绝非一日之功。

  目前,他还缺少必要的账务信息。

  “厂长,厂子的账本,我能看吗?”

  赵利民见状,知道楚晓舟还有一些其他的打算,便说道:“没问题,我跟财务科说一声,给你开个绿灯!”

  ……

  下了班,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突然一个人把楚晓舟叫住。

  “晓舟!”

  是盛县电机厂的刘正康,楚晓舟的大学校友,两个人都搞技术,又有校友的关系,一直有联系。

  “正康啊,好久不见!”

  刘正康笑道:“是啊,好久不见,怎么样,有空吗?咱一起去吃砂锅!?”

  两个人平日里就经常小聚小酌,盛县的砂锅摊,大概在下午五六点钟出摊,一直经营到晚上十一二点,大多都在路边,砂锅的菜品种类丰富,有丸子、酥肉、豆腐、肥肠、砂锅鸡,砂锅鱼……以其汤汁鲜美、味道浓郁而闻名。

  “走着!”

  但是,今天,刘正康带楚晓舟去的,不是路边砂锅摊,而是“仙林阁”饭庄。

  “正康,什么情况?鸟枪换炮,这地方也不是咱消费的啊?!”

  刘正康笑着推了楚晓舟一把:“走着走着,今天改善伙食,打牙祭!”

  但是,刘正康没有在大厅停留,而是走进了一个包间。

  “晓舟,这是我们厂长,楚大为,楚厂长……今天,就是他做东……”

  楚大为身材清瘦,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一副知识分子打扮。

  “晓舟,你好!”

  楚晓舟看着刘正康,问道:“正康,这是……”

  “晓舟,想不想挣点小钱花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