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文豪从记者开始

第40章 诗歌展露头角(求追读)

文豪从记者开始 陆半斤 2485 2024-11-12 10:18

  网络的风向转变速度甚至要超过女人的情绪转变,在随着几颗重磅炸弹落下之后,解释自然而然就直接占据了所有人的视线。

  而望细一查才发现,这家伙也就才写了一本书而已。

  硬是要算的话,那么把这首诗也给算上,这样的资历并不能叫做一个新人,简直就是一个白纸作家。

  一个白纸作家,一年内就取得了这般成就,似乎用天才两个字来形容都显得苍白无力。

  再一看这位解释是北湾出版社的作者,北湾是在静海的,所以解释是静海人。

  熟悉齐巧的都知道,她也是静海人。

  所以,把这些信息汇总在一起案件也就破掉了。

  大体上在所有关注这件事情的人脑子里面冒出来了一个关于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的故事,以后一个在娱乐圈一个在文坛,相得益彰而相互帮助。

  总体故事显得温馨而又充满了宿命。

  不过对比起来这个来讲,即便这个叫做解释的人如此的优秀,可是有人就是不希望齐巧喜欢上别人,这是对自己女神的一种亵渎。

  女神就应该安安静静的在那里,孤独终老的。

  如果说还结婚生子什么的,那不是依旧落入凡尘了吗,这没有和普罗大众没有半毛钱的区别。

  比起自己苦哈哈的过日子,粉丝们倒是更倾向于把所有自己无法实现的幻想全部都寄托在自己女神的身上来实现精神的富足。

  所以这无疑对于齐巧来讲是一个包袱,也是一个枷锁。

  所以虽然绯闻并没有变得更加汹涌,但是齐巧总是会承受一些原本她不该承受的事情。

  小陶显得很着急,她认为这会对齐巧未来的发展很不利,甚至是一个黑点。

  “毕竟现在是事业的上升期,遇到这种事情多多少少都会不怎么好。你可是要冲击天后的呀,如果说因为这个而造成影响的话……”小陶看着依旧动荡无比的网络,语气当中充满了担心。

  她很想帮着齐巧发出声明,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齐巧似乎不想解释。

  光是这么一看就有一种要默认的架势。

  小陶觉得这可不行,这年头怎么还兴网恋了。

  关键是她也不知道齐巧有认识这么一位作家啊。

  “想什么呢。”齐巧敲了一下小陶的脑袋,她感觉到这个丫头越想越歪了。

  “可是……巧巧姐。”小陶还想着解释一下,接着又被齐巧敲了一下脑袋。

  齐巧漫不经心看了一眼那些闹得沸沸扬扬的人们,说实话她并不在意这些事情,比起这些事情,她倒是觉得解释能够借着这次机会站在台前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陈清自然也看到了这两条公告。

  他很诧异作协居然会为了他做出声明,而联想到作协的那个叫做宋瑶主席对他的态度,总觉得这里面的问题很大。

  陈清并没有因为作协的公示而暴露,在公示的时候用的名字是解释,这算是一种保护。

  在这个世界,作家的笔名可以等同于他的名字使用,毕竟作协会员证具有同等的身份证明地位,并且两个名字都会同时录入系统当中。但是在公示的时候还是习惯于用本名,但是这次作协事先问过了北湾陈清的意见,他们选择是尊重。

  这种待遇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所以陈清觉得这样的善意来的有点澎湃。

  而这般澎湃的善意之后,陈清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账号后台传来了认证的消息。

  ID:解释作家。

  看着认证成功的消息通知,陈清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就好像是世界的脉络被他真真切切的握在了自己的手上。

  他原本想着要在网络上说些什么感谢的话,但是这个时候再看网络上的情况,又是不一样了。

  北湾出版社也主动挂出了一个公告。

  这是北湾很罕见的发声,大体上是为了卖作协一个面子,感谢作协特事特办。

  北湾出版社先是主动@了一下齐巧,表明了感谢,愿意帮助北湾一起宣传“解释”,这是同为静海人的互帮互助,同时又@了一下陈清,对“解释”老师能够选择北湾表示了忠诚的感谢。

  这般公告让原本想要说些什么的陈清手悬在屏幕前很久很久,他总觉得剧情的走向有点不太对。

  怎么感觉一个个都在替自己挡刀,这有一种天命之子的感觉。

  不过他并没有真正让齐巧替自己挡在前面的打算,于是转手编辑了一条感谢语,把作协,北湾以及齐巧一一感谢了过去。

  其实在北湾的公示出来的时候,问题就已经解决了,陈清的感谢显得有点多余。

  但是陈清的感谢却让众人对他有了一个很好的观感。

  大体上现在众人对于这位名字比较古怪的作家的印象是:关系户,大体上是静海有钱那一类人,让这些大佬宣传大体上就是为了体验出名的感觉。

  甚至很有可能,那个《活着》就不是他写的。

  有钱人无非就是花点钱然后买一本草稿出版,毕竟有钱人的世界完全看不懂,理由很简单,他们有钱。

  齐巧看着陈清发的感谢帖笑的合不拢嘴,总觉得陈清是不是有点憨憨的基因在脑子里面,原本她想着再发点什么,被小陶给拦了下来,一脸怒目而视的模样。

  陈清并没有关注那么多,因为他接到了应春木的电话。

  应老师的声音有点沙哑,听起来好像是刚才经历过咆哮一样:

  “这个……其实没必要参加那些民间组织的诗歌活动,如果说有想写诗歌想法的话,当然如果说觉得出版社的投稿条件并不是很好的话。”

  之前应春木觉得田守义就是一个二五仔,怎么老是想着把解释往外推的。

  但是现在轮到他自己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自己的立场好像确实转变的很快。

  “公司的资源貌似确实无法在诗歌方面给你帮助很多,诗坛这个东西吧,说起来也是比较玄幻的,所以……如果说真的有想法的话,可以试着参加一下静海市几个出版社举办的诗歌征文看看。”

  应春木对陈清有个初步的规划,先在静海稍有名气,然后一步步的往上爬。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