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宝岛:都重生了谁还在乎台妹啊?

第3章 音乐系实习学姐杜芷菡。

  回头看去,一道倩影站在姜璟的面前。

  杜芷菡长发披肩,鹅蛋脸带点婴儿肥,小巧的耳朵上挂着银色的耳坠,穿着是简单的黑色无袖卫衣,胸前饱满,腋下无毛。

  师大附中的校园属于师范大学的一部份,她见姜璟从高中部教学楼走出,迷路的她自然要上来询问。

  她桃花眼笑咪咪地望着姜璟,一颗小虎牙露在外,甚是可爱。

  “这高中学弟挺帅的呀。”杜芷菡心想。

  姜璟一愣,没想到遇到了熟人。

  当然,只是他前世认识的。

  面前的女孩子叫做杜芷菡,是师范大学音乐系的大四学姐,明年就要毕业了,她未来的计画是当一名音乐老师,所以向大学端申请来附中实习的机会。

  姜璟清楚,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杜芷菡不仅得熟悉音乐课的实际操作,还需要到普通班级进行教学观摩,所以要提前和普通班的班导师打过招呼,礼貌熟络一下。

  姜璟永远记得。

  彼时杜芷菡第一次踏入高三礼班的时候,男同学们是何等的暴动,何等的欣喜若狂。

  高中的清纯小P孩们,怎么可能对长相甜美,充满知性的大姐姐有抵抗力呢?

  一个个的都想问杜芷菡要Facebook的好友,但一群小初男愣是没有一人敢开口。

  2011年的宝岛,Facebook还是年轻人主流的社群媒体。

  不像几年后,FB只剩下一堆长辈图充斥,大家都转战Instagram。

  “你好,是大学部的学姐对吧,真巧,我就是高三礼班的。”

  杜芷菡也没想到,居然刚好遇到实习班级的学生,美眸一亮。

  姜璟把路线言简意赅告诉杜芷菡,顺带把教师办公室的位置也给提了一嘴,防止万一萧老头不在教室的话,杜芷菡也能找到他。

  “谢谢你呀,学弟。”

  “嗯嗯,杜学姐回见。”

  走到教学楼门口的杜芷菡小脑袋瓜一撇,有些疑惑。

  “奇怪,我怎么不记得有说过自己的名字啊…”

  看着杜芷菡渐行渐远的背影,一道灵光一闪在了姜璟的脑中。

  等等,音乐系?

  明年是2012?

  马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划掉)

  《风筝》?

  姜璟笑了,他想到自己的创业基金该如何开展了。

  卖版权!

  还记得,2012的宝岛,一首高中生原创毕业歌《风筝》火遍宝岛南北,在无数人的青春刻下重重的一笔。

  也是姜璟当年的毕业歌。

  无数年后,每个人或许会记不清曾经同学的样子,但一定忘不了那承载高中三年回忆的熟悉旋律。

  熟悉的旋律一响,记忆中青涩的自己彷彿历历在目…

  “嗯…我记得这时候风筝毕业曲目的企划案还没展开。”

  “正好,风筝的吉他谱我刚好都记得…”

  “嗯,找个时间,请学姐吃个饭,问问有没有什么渠道能搞到录音室,还有要注册版权方式等等的。”

  “顺便也能找学姐帮忙製曲,毕竟这可是她的专业…”

  话虽如此,但姜璟丝毫没有要当歌手的意思。

  尽管他脑子装了不少未来热门的曲子,写出来肯定能大赚一笔,可是他明白得很,有些歌只有原唱本人才能唱出那种味道,不愿那些美好的回忆就这么破灭。

  浅尝则止即可。

  骑车间,姜璟想着如果杜芷菡答应帮自己,那总不让她做白工吧?该付的钱还是要付的。

  “自备谱的情况下,製曲的价格抓个五万,如果算上MV拍摄、录音室等等的花销,大概十五万左右能搞定。”

  “稳一手的话估计要二十万吧。”

  “依照当年《风筝》的爆火程度,版权卖个一、两百万肯定没问题。”

  很快,姜璟给自己立下个小目标,赚他妈个二十万!

  但现在怎么赚这二十万,也是他需要思考的问题。

  …

  回家的途中,老旧街道一幕幕闪动,记忆就像是大江一般涌入。

  楠市属于港埠型城市起家,一直都是整个宝岛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第十五大的货柜港。

  这几年,楠港的周遭,原本废弃的仓库区进行了一波产业转型,改造成了“博二艺术特区”,吸引无数商贩、小企业进驻。

  不仅如此,世界级的流行音乐中心也在此处扎根。

  日后,这打着“艺术文创”名义捞钱的商机,姜璟知晓自己绝对不能错过。

  抵达熟悉的家门,姜璟不知道多久没回来过了。

  或许是过去厌倦了快节奏的北漂日子,他一时间心情格外放松。

  “妈,回来了。”

  “好饿啊,什么时候吃饭,我感觉能吃下一头牛。”

  亲妈李美玲女士眯着眼提着一把沾血的刀,从厨房中走出。

  “你是谁?”

  “是你儿子姜璟啊。”姜璟笑呵呵道。

  “少来,我儿子回家从来不打招呼,平时一下子就跑回房间打电动去了。”

  “哎呀妈,真是你儿子。”

  说话间,姜璟一把将自己老妈抱住,也不管刀上的猪血滴在自己的衬衫上。

  姜璟的心中千言万语,却一句话说不出,只能用行动表达。

  三十六岁的李美玲女士愣住了,不知道自己儿子今天怎么了,皱着的眉头舒展开,呵呵一笑。

  她感觉今天自家的小屁孩突然懂事了。

  “等等等,猪血都滴上去了。”

  “好啦妈跟你开玩笑的,赶紧去冲个澡换身衣服,臭死我了,闻起来跟大便似的。”

  姜璟一僵,心说不愧是自己的亲妈。

  真是一句一个狠。

  “饭一会儿就做好了,今天做你爱吃的大骨汤。”

  姜璟哈哈笑道:“没问题,这就去。”

  晚餐时间,姜璟的老爸,三十八岁姜天志先生翻阅着报纸,面容俊朗,一副中年老帅哥的气质。

  李美玲女士把热腾腾的大骨汤端上桌,笑着开口:“孩子他爸,今天小姜好像变得特别懂事。”

  “到家了还跟我打了声招呼,抱了我一下,真是稀奇。”

  “可能是脑子撞到了?”

  姜天志放下手中的报纸,随后拿起电视遥控器,瞥了姜璟一眼,用低沉的嗓音开口。

  “零用钱花完了是吧?”

  姜璟本来嚼着香喷喷的猪骨碎肉,闻言直接被噎了一下。

  “爸,我有这么缺德吗?”

  姜天志和李美玲同时点头。

  姜璟:“…”

  然而,姜璟的亲爸亲妈,都不约而同的感觉自己儿子变得有些不一样。

  不过,两人也没多想,只是欣慰自己的儿子终于有点成熟的味道了。

  李美玲夹了一口蒜味高丽菜给姜景:“对了小姜,再过一段时间就是学测了吧,准备得怎么样?”

  姜璟心说,果然来了。

  基本上姜璟已经总结出规律,父母的问题差不多就几个:吃饭没?考试怎么样?谈恋爱没有?还有没有钱?能不能别打游戏了?

  大学学科能力测验,简称学测,是宝岛的高三生的大学敲门砖,共有国文、英文、数学、自然、社会五科,各科皆以满级十五级为衡量标准,也就是说,满分是七十五级。

  “还行吧,感觉六十五级以上问题不大。”

  前世的黑马姜璟考运不好,差一点点就能摸到五大的门槛,最后的成绩落在六十二级。

  “六十五?你当我不知道你是什么货色?现在长大了学会给你妈画饼了?”

  “你能上个中字辈,我跟你爸就要偷笑了,还六十五级勒。”

  (宝岛五大:台大、清大、交大、成大、政大类比985;宝岛中字辈:中山、中央、中兴、中正类比211。)

  PS:只是简单分类一下方便理解,有错误请见谅。

  李美玲和姜天志也没在这问题多纠结。

  姜天志扒了一口饭道:“儿子,你以后想做什么。”

  “创业。”姜璟回答得干脆俐落。

  啪!

  闻言,夫妻俩默契地把手上的筷子放下。

  姜天志抖了抖腰,抽出了自己的皮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