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东北,我有十万大山猎场

第8章 棒槌

  进入林子的第三天,宁书起的也早,第一件事,自然是去看看昨天的猎物。

  傻狍子听到响动,并没有露出惊慌的表情,亦或者是他看不懂。

  只是睁着大眼睛,直愣愣地看着他俩,然后象征性地啊啊叫了几声。

  “是得赶紧回去了,要饿瘦了可就亏了。”

  早饭很简单,榛蘑加野菜,馍馍早就吃完了,熏肉舍不得。

  味道,只能说一般。

  没有油水,涩嘴。

  按照计划,直接回去了,今天还得去县城呢。

  老三开始取水,灭火,做善后工作,宁书则是周围绕绕,打算再弄些榛蘑。

  顺带而为嘛。

  只是,这一瞅不要紧。

  正要挥棍之时,一丛带着红点的矮草硬生生让他停下。

  “这是...”

  植物大概三十厘米高,半截主干分叉做了三个枝丫,每个枝丫有五片叶子,三大,两小,中间一撮小小的红色果子,尤其惹眼。

  宁书屏住呼吸,心跳加快。

  仔细端详了一阵后,确定了心里的判断。

  野山参,换个通俗的叫法,棒槌!

  这一次出来,他幻想过,要是能弄个百八十年,甚至年份更久的人参,可就发了。

  没曾想...

  左右看了看,这不就是在前天打死那条蛇前边一点的位置么?

  而且,还特地找了一遍。

  可能是没在意,又或者...

  想到这儿,宁书双手开始掏兜,很快,从口袋里找到了一条红布带。

  接着,小心翼翼地系在了人参的主干上。

  前世,宁书有刷到过采野参的视频,就是如此做的。

  因为好奇,特地去查了资料。

  比较奇幻的说法,是人参时间长了,会有灵性,若是不用红布带,会逃跑。

  这也能解释。

  人参生长的土壤相对比较稀疏,喜阴,躲在高大乔木之下,与周围的杂草混在一块,很难分辨。

  若不是宁书看见那棵红色的果实,大概就错过了。

  而且,有时候动物经过,会把枝叶踩断,人参便会躲进土壤之中,进入休眠期。

  久而久之,就有了会逃跑的说法,属于流传下来的习俗,大家都在遵守。

  从实际操作上,捆上红绳,可以固定人参,挖掘时不容易受损,最大程度保持完整性。

  有些是因为人参还小,不适宜采摘,作为标记有主的作用。

  屏住呼吸,系上红布带之后,宁书后退了好一段,这才大喊。

  “老三,老三,快,快过来!”

  老三正打水呢,也没听清宁书喊的啥,一边回应,一边操起了柴刀。

  “咋了,咋了!”

  “这...是棒槌么?”

  顺着宁书手指的方向,老三低头看了看,瞬间狂喜。

  “棒槌,是棒槌。

  还结果了...”

  然后,两个大男人撅着屁股,趴在那,仔细地端详。

  “这,有多少年份?”

  宁书虽然是野外求生专家,但对于人参确实不懂。

  “应该有三十年以上。”

  老三伸手触摸着人参的叶片,有些微微发抖。

  “我之前与村里人来找过不少次棒槌,你看这叶子。

  至少五年以上,才能长出五片,和咱们的手掌一样,这都有三个了。

  开花结果,更是要三十年以上。”

  虽说不是心里期待的百年老参,可三十年年,也不错了。

  “那,整?”

  “整!”

  具体操作,肯定得交给老三,他好歹挖过棒槌,哪怕只有面条粗细,那也比宁书这个初哥强。

  两人首先把周围比较粗的植物给劈了,接着,再除去杂草。

  忙活了十几二十分钟,只剩下一株带着红果果的人参。

  都知道,最值钱的是人参的根部,并且越完整,越值钱,但你不清楚到底长到哪。

  所以,只能用手慢慢地挖。

  刚开始,还是老三一个人操作,看了一会,宁书也发现,他属于半桶水。

  吭哧吭哧搞半天,而且还一惊一乍,把杂草根当做了人参。

  于是乎,也加入其中。

  啪嗒,啪嗒...

  汗水从额头到鼻尖,滴入泥土之中。

  不过两个年轻人丝毫不觉得疲惫。

  这可是人参,这可是钱啊。

  就这样,衣服脱了,手疼了,时间慢慢过去。

  二人用手,刨了一个半米多直径,四五十厘米深的大坑。

  而地下的人参须,也慢慢浮现眼前。

  成功在即,他俩的速度更慢了,相当于后世发掘兵马俑差不多。

  慢工出细活,不小心整掉根须,钱就少了。

  所以,当完整的人参被小心翼翼地取出之时,老三直接躺到了地上。

  “哈哈哈哈哈哈!”

  此时的人参上还带着些泥土,这是故意的,能保持叶子不变黄。

  就根部整体大概有半米长,当然,最粗的长芦部位,勉强和拇指头差不多,七八厘米左右。

  接着有三个分支,七八根长短不一的须子。

  “发了,宁书,我们发了...

  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粗的棒槌呢!

  可能不止三十年。”

  老三凑着闻了闻,除了泥土的味道,倒是没什么特殊。

  他俩虽然没有挖参的经验,胜在有耐心,所有须子都完整地留下。

  宁书也在边上跟着乐,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你说这得值多少钱?”

  老三摇摇头。

  “不知道,得回去问问。”

  “老三,我和你说个事,”

  宁书压抑着心里的喜悦。

  “有句老话,叫财不外露,咱们俩小年轻,搞了个这么大的棒槌,人家羡慕还好,要是嫉妒了...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

  等到回去之后,

  挖到棒槌的事,都别提,包括家里人。

  去到城里卖了之后,钱,除去要购买装备的,咱俩一人一半。

  拿回来后,可以给家人一些,若是问起,就说挖了个小的。

  兆头,也不做了!”

  老三也不是小孩,虽说觉得应该没那么夸张,可宁书是大学生,既然他这么说了,也不再多言。

  兆头,叫砍兆头,选一棵红松树,朝着发现人参的方向,在树干上砍下一块长方形的树皮,用刀刻上一条条杠。

  左边的代表放山(进山挖野人参)的人数,右边的杠代表人参的品位。

  其实,放山有许多规矩。

  比如得有有经验的把头带领,在出发前要先拜老爷符,烧香纸,摆贡品,希望山神老爷能指指路。

  放山时,不能乱说话,要是发现了人参,得大喊:开眼。

  这叫喊山。

  接着将系着大钱的红绒绳套在参叶上,支个小架,动手挖参,得用专业的鹿骨钎子,完毕后还得打个参包子,最后磕头祭拜。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不少程序都简化了。

  并且二人进山,并不是一门心思地放山,又都是年轻人,不在意这些细节。

  “我听你的!

  可是,咱们要去哪卖呢?”

  “先找药店,问问底价,再去人参市场里,现在是当季,那儿有许多从南方来的商人。

  总之,多问几家,尽量卖出价格。”

  老三此刻脑袋里全是钞票,只记得点头了。

  接着,两人又摘了一堆的树叶,将人参小心翼翼地包起。

  “走,回家!”

  “回家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