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射箭
李浅墨开车抵达CNN在洛杉矶地区组建的工作组。
他们的策划方案很简单。
或者说打算粗暴的用最吸引眼球的方式来吸引观众。
即展示一些如李小龙当年用寸劲崩飞学员那样的功夫动作。
这点黎嘉树可以毫无疑问的说,自己可以比李小龙做的更好。
事实上,寸劲也不止是咏春拳才有,真正的寸劲是依靠筋骨而不是肌肉在极短距离内的爆发力。
是一种内家功夫。
几种传统的古武中都有这种发力方式。
只不过李小龙当年第一次以录像或者媒体的形式对外展示,而他又师从叶问。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寸劲是咏春的专属。
但事实上,咏春有可能并不是寸劲最出色的拳种。
陈氏太极拳中同样有要求寸发的内劲,武当山的传统功夫中也有类似的招式。
在古时,除了武器对决外,贴身短打基本上用来搏命的招式。
如果做不到快准狠是要没命的。
所以,所谓的寸劲其实并非是要靠多么强大的力量把对手撞击多远。
而是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痛击对方的要害。
贴身短打为的就是这个。
这也是寸劲真正存在的意义。
像表演的那样,先做手势蓄力,敌人早躲开了,就是能打断一棵树也没用。
但是,话又说回来,李浅墨无疑是这种寸劲高手中的高手,他要拿去表演,以他远超李小龙(不到170cm)的筋骨和体格,效果自然也会好很多。
他粗略表演了一下,立刻就震惊了整个工作组。
在他运气、蓄力之后,直接将垫着厚厚垫子的工作人员崩飞了出去,重重砸在不远处的软垫上,半天都起不了身。
论内家功夫,这个世界能跟他比的人几乎没有。
CNN临时请得导演费尔利嘴巴都张成了O型。
如果比表现力的话,这场面确实比录像中李小龙那一幕要夸张不少。
人受限于骨骼和体重,身材小的人确实很难具备更大的力量。
除非这个人天赋异禀,天生骨骼粗大,骨密度高,且筋脉一样异常发达,只是不挂肉,这才有可能。
传统武技高手所谓的天赋异禀,除了理解能力强,也就是有悟性,最重要的就是身体条件好,而筋骨是最关键的部分。
筋骨更适合习武,才有可能成为一代宗师。
否则就算是掌握了所有武技,真正进入实战,效果也未必能有多好。
在这方面李浅墨明显比李小龙要占优,他有更好的先天条件。
不过,就算他表演的寸劲再怎么成功,他仍然向导演费尔利提建议,最好把这一幕放在预告片或者开头。
因为在视频节目中看到的效果是远没有现场那么震撼的。
有李小龙当年的录像珠玉在线,如果想让观众眼见一亮,后面必然得展示点其他的内容。
也就是说得有所超越。
否则,观众只会审美疲劳。
费尔利觉得有道理,但是关键在其他的方面得能展示出手段才行。
李浅墨认为自己必须得展示一下惊人的手段了,于是告诉导演,“我可以蒙眼听声射箭。”
耳目一直都是传统功夫训练的重点。
相比于近现代搏击更重视在身体挂肉,提高抗击打能力,古武更重视临场反应和杀伤力。
学习这些东西某种程度是用来杀人的,抗击打能力再强,也是一刀或者一箭的事,所谓进攻比防守更重要就是这个道理。
梅威瑟那种跑跑战术也只有擂台适用。
而临场反应最重要的自然是眼睛和耳朵,耳聪目明是关键中的关键。
特种兵这方面也是要特训的。
因为他们执行的一般也是杀人任务,近身搏斗对于他们而言是最次要的东西。
训练眼睛和耳朵自然是为了在复杂的环境中能够迅速做到一击致命。
李浅墨小的时候经常做这方面的练习,而且经常性的每天一两时辰都待在不见天日的暗室中,只能凭借耳朵来听取任何的风吹草动。
后来学习了剑术和射箭后,又开始练习听声辨位。
他巅峰时期的射箭水平蒙上眼睛,如果是固定位置,也就是说发出声音后,目标不动的话,他几乎不会失手。
如果动的话,得看对方是狗羊这样大型动物,还是乌鸦了。
大点的动物跑动声音大,目标也大,中个十之七八没问题。
是乌鸦这种鸟类的话,也能有个十之三四的命中率。
他给费尔利提的建议是不用活体动物,而是把目标固定在不同的位置,只是在他蒙眼后,不按顺序发声。
这样能提高命中率和观赏性,也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动物协会在加州可不是开玩笑的。
弓猎这种事还是偏北地区,以及南部物种泛滥的佛罗里达州才能不被指责。
费尔利一开始是不大相信的,他没见过蒙眼射箭的。
但是,还是选择相信李浅墨。
对方一开始就展现了超出他预期的能力。
他让工作组的人员,按照李浅墨的要求去买了他用着趁手的长弓,还临时搭建了射击场地。
工作人员给足球大小的目标内装置了遥控发声器。
然后,将这些十多个目标放置在场地的各个位置,包括用气球悬挂在空中。
等布置好这一切。
李浅墨蒙眼执弓走进了场地内。
费尔利亲自拿着遥控将那些目标位置通过咕咕的叫声暴露给李浅墨。
这种叫声相当短促,大概只有0.5秒。
李浅墨的反应和射箭速度差不多也是这么短的时间。
叫声刚刚结束,或者很难分辨有没有结束,他的长箭已经射了出去。
第一箭准度稍微有一点偏差,没有射在目标的中心位置。
但也算命中目标了。
这让费尔利有了信心,他接着按第二个第三个……
很快李浅墨就进入了节奏。
第四个时候,射得又快又准,直接穿透木质的外壳,射穿了里面的发声装置。
费尔利开始越按越快,而且经常性前一个和后面相差时间只有零点几秒,而李浅墨也跟着越射越快,他机械一样的搭弓射箭,有时候射箭的动作和转身几乎是同一时间。
确实如他所说一共十三个目标,无一遗漏,全部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