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刚子出院,去买股票
众人一看国营钢铁厂长正厅级干部鞠躬道歉心里得到了极大满足,来的记者也纷纷拍照记录下这一时刻。
“好了,记者朋友们,没有事我就去看望林大刚同志了,这次冲突据说是一个工友产生了与林大刚口角,林大刚的徒弟出手然后进一步演变成群体性事件,不过具体原因我还要调查。这件事我们会给大家一个答复的,包括我在内的沪钢人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工人受到委屈。”吴贵一顿慷慨激昂的讲话让众人感受到舒服。
李志站在旁边嘴角带着些许苦涩。
“这李志看来是这件事之后就准备退了,这段位明显差吴贵一截。我爸出事你也不第一时间出来挺他,跑到吴贵这里来,真是寒了站在你这边人的心,输了也活该。”林奇心里想道。
做属下的领导只会享受权力,跟你拼命干活的人受到委屈时不出手挺他,日常还没有给够钱,你不下位谁下位。
刘琪琪听完吴贵讲话,说道:“相信吴厂长会给林大贵一个公道的,一诺千金的道理相信您明白,想要人真正信服自己,就要说到做到。”
“刘女士,你放心,这些话我既然说了就一定做到,我来沪钢时间不长,还是要多向林大刚这样的老同志多学习的。”吴贵满脸笑容道。
“好,那我就先回家做饭了,我听虎子说,刚子今晚就能出来,那我可要好好做一顿大餐给他补一补。”刘琪琪笑到。
记者们见事情告一段落,就也走了,忙着回去写稿子发表新闻。工人们则就地解散干活去了。
刘琪琪出了钢厂门,对一直送行的陈小虎说:“虎子,今晚一起来吃,送到这就行,去帮我照顾一下刚子,别让林耀再找事。”
“嫂子,你放心,以后有我在哥绝对不会在受一点伤,我拼了命也会保护他的。”陈小虎眼里带着泪水说道。
“哭啥,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次刚子离开钢厂是好事,不必自责。你跟着他走也是好事,避免吴贵事后找你算账。”
“嫂子,你说的对,我应该高兴,嘿嘿,这钢厂我早就不想干了,内斗多,钱拿的也越来越少,我哥这样的高级技工能还留下真太少了。”陈小虎擦干眼泪笑道。
刘琪琪见话都说到了,就走到了已经预停好的出租车旁边,上了车跟陈小虎又挥了挥手告别了。
这九十年代的沪市已经有了商业化运行的出租车,只是数量少价格昂贵,一般只有外国人和着急去什么地方的人才会打。
这是刘琪琪要赶紧赶往一个地方——沪市交易所。
九十年代的沪市交易所见证了华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迁。从传统行业到新兴产业,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各类企业在这里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当然这些刘琪琪不懂,她知道自己的肚子能预知未来的娃知道买啥能赚钱。这次刚子危机给她明白一个道理,金钱的重要性能解决很多问题,如果有源源不断的金钱就能解决99%的问题。剩下的1%不在人的考虑范围之外了。
车子开了十几分钟,到达了沪东新区,后世的厨房三件套还没开建,没成为影响华夏乃至全球的金融中心。不过这里的高楼大厦已经:不少了,其中沪市交易所极为明显。
楼高三十层,通体采用玻璃外面设计,据说擦玻璃工人一天收入能到30元,比不少大学毕业生工资还要高。
刘琪琪下了车,多给了司机车费让他在这里等一会,望着三十层高的大厦,摸了摸自己肚子说道:“娃靠你了,以后的启动资金能不能多一点就看这次了。这大厦不错,以后有钱了咱也买一栋。”
“呵呵,脑子有病吧,自言自语的疯子。”身旁路过一位身穿沪市交易所工作服的大约三十岁女生说道。
“你才有病,我来买股票你什么意思,你们沪市交易所就这个服务态度吗?”刘琪琪才不惯着这样有优越感的工作人员,这时正值下午交易开盘的时候。想来交易的人很多,周围人听到这话都看了过来。
九十年代的股票交易都用现金和现场买卖,拿到股票认证后寻找交易机会,那时股市交易没有涨跌停限制,实行当天就可以买卖,效仿国外金融市场。
“你这种人我见多了,亏钱了不要发疯,大言不惭买下沪市交易所大厦,你能掏出一万块钱吗?想撒泼找别的地方去。”毕业了几年的刘亚自以为自己见多了想一夜暴富的老百姓,本来靠交易佣金拿提成的她对这群衣食父母越来越瞧不起。
“第一,我不是疯子,每一个人来到这里都有做梦的权利。第二,我有钱,但是我不会找你这种人委托交易,因为你没有一点职业道德和素养。”刘琪琪回怼道。
“无所谓,反正你也没钱,还是那句话,能拿出一万块钱我就当众打自己的脸。”刘亚撇了一眼刘琪琪道。
周围人见状,纷纷指责刘亚这个人太嚣张了。
“我就是这样,我目前只服务本金高于一万块的客户,穷人们不要找我交易,我也不稀罕挣你们那三瓜俩枣。”刘亚笑道。
这句话可是惹了众怒,要知道九十年代一万块虽说不是太多了,可也是普通工人十几年的工资了,这一下就得罪了一大帮人。
还没等这些人开口,刘琪琪就说道“睁大你那狗眼看人低的眼看看这是多少钱。”
刘琪琪从包里拿出七大捆包好的百元大钞,银行柜员在的话肯定知道这一摞是一万元。
刘亚作为交易员也不例外,自然知道今天自己踢到了铁板,得罪了一个大客户。脸色立马变得僵硬。
周围围观见状群众立马鼓掌喝彩,“哈哈哈,这一出打脸打的好,巾帼不让须眉,这有的交易员眼高于顶,明明我们也是付给他钱的人,倒成了是他们瞧不起我们了,朋友们,你们说对不对,我们小散也是有尊严的。”说话的这人是一中年大汉,名叫孙一天,也是沪市最早的一批买股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