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仙侠:开局求死,有种你就杀了我

第174章 禁锢儒道

  “那也是儒道的东西?”陆飞问道。

  “不,那不是!”董天青目不转睛的看着那把剑。

  他伸手摸了摸石碑上的剑痕,又看了一眼那把缠着锁链的宝剑。

  顿时明白过来,这些石壁应该就是被这把剑斩断。

  想到这董天青体内的浩然之气翻涌汇集到了双眼当中。

  “这.....”瞬间董天青好像是看到了什么,脸色变得惨白无比。

  陆飞察觉到了什么,也将浩然之气汇集到了双眼当中。

  刹那间眼前的景色发生了变化。

  只见那些石碑之上悬浮着一个个耀眼的光球。

  光球被黑色的锁链捆绑,然后被一柄大剑镇压。

  看到这景象,董天青向后退,瘫坐在地上。

  他们发现了巨大的秘密,看到了儒道衰落的根本原因。

  之前世人都以为,儒道没落的原因是因为文路被断,成为大儒契机消失,迈向更高一层的台阶被七王阻断。

  如今他们才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七王的手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残忍。

  宝剑和锁链形成了一个阵法,将圣人们的意志和精神镇压。

  让读书人和圣人思想无法共鸣,自然而然也就停滞不前。

  思想无法扩散,被铁链捆绑,被宝剑斩断。

  读书人想法被禁锢,成为了行尸走肉。

  七王需要的是听话的读书人,而不是有自己独立思想读书人。

  他们手下的那些读书人不用思考,也不用纠结这个世界正义,只用给他们服务就行了。

  七王完全将读书人当成了成就他们霸业的奴隶。

  为什么七王将陆飞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知道的得不到之后,想方设法的要摧毁陆飞。

  是因为陆飞有自己的独立思想,而且有许多人正在跟着陆飞觉醒。

  倘若天下的读书人,都和陆飞一般,他们七王处境就危险了。

  “难道就没有人发现这件事吗?”陆飞皱眉道。

  为什么当初七王这么做的时候,儒道之人没有人站出来。

  记得当时儒道并没有完全衰弱,如果他们能够联合起来,这件事就不一定会发生。

  说到这!

  董天青表情凝固。

  当时儒道内部情况复杂,出现了两个流派,两个流派互相争斗,这给了七王可乘之机。

  这件事说出来,也是儒道一件难以启齿之事。

  “大人当初儒道出了两位亚圣,两人主张不同思想不同,儒道内部也有了纷争。”

  “一方注重礼法,认为礼法才是儒道之本。”

  “一方注重宽仁,认为仁恕才是儒道未来。”

  “两种思想互相争斗,读书人也分成了两派,内斗及其眼中,这才给了七王机会。”

  陆飞点了点头,大概明白了其中的缘故。

  儒道思想之争屡见不鲜,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这种争论在当时根本没有结果,互相攻击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七王做法就简单的多,他们不在乎什么思想。

  直接将思想禁锢,儒道没有了思想之争,甚至读书人没有独立思想,渐渐的也就没落了。

  这下好了,两种思想都没得玩了,都做了七王的嫁衣。

  对于这两种思想,陆飞在那个世界多多少少了解过一些。

  只是没有想到,在这个世界也会存在这样的争论。

  看来思想的碰撞无论在任何地方都会发生。

  “可笑,偌大一个儒道,没落的原因竟然不是单纯的因为七王。”陆飞感叹道。

  “如果当初这两种思想能够有一方胜出,儒道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董天青也是感慨万千。

  “你应该了解这两种思想,你觉得哪一方才是对的。”陆飞突然问道。

  “我......我也不知道,我觉得两人都对。”董天青这个时候中庸了起来。

  由此可见,这两种思想争斗,潜移默化的已经影响到了后世之人。

  让他们举棋不定,甚至有时候会自己怀疑自己。

  如果不将这个问题解决,儒道想要崛起就如同痴人说梦。

  “前者强调礼法纲常,定下规矩之后,人只要去遵守就可以了,对事物对错的判定前人已经给出了答案,只要人人遵守下去,将不遵守规矩的人消除。”

  “那么世界将会变得非常的美好,所有事物都会按照规定发展。”

  陆飞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这不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虽然有些东西和前世不一样,但是大体概念还是相同。

  “这种思想太过于偏激了,不可取,不可取!”

  庙宇当中胖老者气的咬牙切齿。

  “此子说什么。”

  一旁的瘦老者却笑了,“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哼,你当然会觉得有道理,他又不是针对你,他懂什么。”

  “存天理灭人欲,世界万物都是依据某个规律在运转,这个规律就是所谓的‘理’,你知道什么是理吗?”

  “黄口小儿,满嘴胡言乱语,不知道天高地厚,天地之间正因为有理的存在,整个世界才能正常的运行不会出现错乱。”

  “只要按照理的规矩所行事就不会出错,这才是儒道该走的正确道路。”

  庙宇当中老者就是这两种思想的典型代表。

  他们争了有上千年,一直在圣贤之地不出,也是为了通过争论得出一个最终的结果。

  思想化为了枷锁,将他们禁锢在圣贤之地当中。

  “此子大逆不道,他凭什么敢说出这话!”

  “此子颇有慧根,而且勇气可嘉!”

  “......”

  两位老者因为这件事争论不休,他们已经争论了几千年,对这种争论已经习以为常了。

  可是今天格外激烈,一切都因为陆飞那就话点燃了导火索。

  “我不和你争论,我就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凭什么敢贬低我的思想。”胖老者很不服气。

  瘦老者也不说话了,两人随即将目光转移到了陆飞身上。

  树林当中,听到陆飞这话,董天青吓了一跳,赶紧劝道。

  “大人这话可不能乱说!”

  陆飞却一脸淡然。

  “这种思想注重于伦理,但是却模糊人性和政治。”

  “他们认为天地本质是仁义礼智信,但是却忽略了那些人的阴暗面,将纲常伦理上升到不可逾越的高度,但是忽略了人的本性。”

  “那有天地一成不变的道理,如果所有道理都要按照他既定下来的去遵循,人岂不是被固定死了!”

  什么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什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这些话都是禁锢百姓的工具。

  以等级名分教化社会的观点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

  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罪人”。

  作为一个现代人看来,这些东西是无法理解。

  “可是他是亚圣呀!”董天青喃喃道。

  “亚圣就能说明他说的是对的吗?”陆飞凝声道。

  显然董天青已经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

  “孩童遭到继父虐待,因为三纲五常只能默默忍受,继父让孩童去死孩童也要义无反顾?”

  “妻子遭受丈夫暴力,整日鞭打痛不欲生,难道她只能承受。”

  “君王残暴不仁,滥杀无辜,难道作为臣子的就应该助纣为虐。”

  陆飞连续反问,问的董天青一时半会说不出话来。

  “这就是你说追崇的儒道吗,儒道应该是这个样子吗?”

  “不应该。”

  董天青内心开始动摇,陆飞话宛如警钟敲响一般振聋发聩。

  或许他真的错了,或者是那个亚圣错了。

  用天理取代人欲想法是好的,可是并不适应于所有人。

  规矩框架要是人定下来的,自然也要从人的本身出发。

  既然这套思想不对,但是至少还有另一套可行。

  那就是另一位圣人以仁义改变这个世界。

  “另一种思想讲的是人应该以仁德作为自己行事标准,只有用仁德感悟苍生就能达到所谓的圣人境界。”

  “哼, 胡说!”

  陆飞依旧嗤之以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