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活千禧,首富凭什么不能是我

第15章 大钱要赚,小钱不放

  “这…”

  宁泽听了卫卿卿这句话,如遭雷击。

  在这个年代,学生父母视“早恋如同洪水猛兽”。即使是相对开明的宁泽父母,也不能免俗。

  在大马路上被父母撞见跟异性并肩而走,回家都不免遭受堂前问审,再来就是藤条竹鞭严刑逼供,最后血手画押,保证“摒除干扰,一切以学业为重”。

  更何况是带异性同学回家这种事了。

  还有什么好狡辩的?

  直接就是盖棺论定,早恋没跑了。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卫卿卿自觉说错话,连忙摆手,她面红耳赤解释道:

  “我的意思是…我想打个电话。”

  “但是宁泽同学好像是本地人。我觉得你可能不会有IC电话卡。”

  原来如此。

  宁泽松了一口气。

  如果带卫卿卿回家,被家中的玄冥二老撞见,怕自己今晚是不掉一层皮都逃不掉!

  单单是老妈的成名绝学“千疮百孔透骨寒冰掌”,就够自己喝上一壶的了。

  若是再加上老爸浸淫多年的“冰天雪地玄阴七伤鞭”,一准将自己打得半个月下不来床。

  “埋了吧,都不会翻身了。”

  宁泽仿佛看见了宁瑶鄙夷的目光。

  “要打电话的话,可以找个小卖部。”宁泽提醒道。

  不管怎么说,带卫卿卿回家是不可能的。都在这么大的人了,因为这点破事挨揍,说出来都嫌丢人。

  如果是要打电话的话,除了公共电话亭,街边的小卖部很多都有电话机。

  两毛钱一分钟,没打通不收钱。

  “我忘记还有这个了…”

  卫卿卿把头埋到了胸口,刚才自己脱口而出给对方带来了不必要的误会,实在是过意不去。

  而且,好像自己刚才在后座的时候不小心碰到…

  “我带你去小卖部吧。”

  宁泽跨上自行车,用下巴朝后座点了一下,示意对方上车。

  “不,不用了。我走过去就行…”卫卿卿声若细纹。

  “那你带钱了吗?”宁泽问道。

  卫卿卿摸索着校服裤袋,半晌,才默默说道:“......没。”

  “喏。”宁泽从裤兜掏出一张十元纸币,递给卫卿卿。

  “用不了这么多!”卫卿卿眼眸微眨,犹豫着要不要接过钱。

  “我也没其他零钱了。”宁泽将口袋翻了出来,空空如也。

  这个年代,身上有五块钱就已经在同学之中算是“巨富”了,宁泽自然不会傻到带几百块在身上。

  万一上体育课的时候掉了呢?

  卫卿卿手指轻捻,将纸币接了过来。

  “今晚有地方住吗?”

  “.....有,有的。我打完电话就回家。”

  “那么,下周见!”

  宁泽努了努嘴,右脚用劲,自行车如脱缰野狗奔驰而出,消失在巷子尽头。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宁泽根本不想与任何跟赚钱无关的事情挂钩。

  重活一世,赚钱才是关键。

  “下,下周,见。”

  卫卿卿刚想抬头跟对方告别,却发现宁泽早就跑没影了。

  她伸出修长的手指理了理粘在白嫩脸庞的乱发,往巷子另一端走去。

  ……

  倒卖电话卡好像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骑着蓝色凤凰牌自行车穿行在巷子中,宁泽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

  手机在这个世代可是稀有物品。

  别说小年轻了,连大人都未必有。

  宁泽家里的经济条件算是比较轻松的了,他父亲宁健民也仅仅是买了一台汉显BP机,挂着腰间显摆了许久。

  BP机就是寻呼机,港台那边的称呼则是call机。

  在当年,这个可算是奢侈品。

  别看只有半个巴掌大,一台BP机的售价可是要三千多。普通家庭存半年钱都未必能买得了一台。

  记得BP机刚买回来的那会儿,父亲宁健民临出门前都会提醒母亲,有事就call我,没事也可以call。

  母亲陈瑞芳要上班,自然是没空搭理这个男人无聊的把戏。

  任务自然而然落到了宁泽头上。

  于是乎,宁泽一天到晚没事就拿起家里的电话,call自己的父亲玩。

  直到两个月后,父亲总算是玩腻了这个在人前显圣的游戏。

  宁泽的任务也圆满结束。

  对于这个年代的在校住宿学生来说,手机跟BP机都是不可能有的。

  而像这种十几元一张的IC电话卡,几乎成了人手必备的。

  花上三毛钱,就能在校园的公共电话亭与家里人通话一分钟。

  这张跟银行卡差不多大小的IC卡,在这个年代的学子和父母之间搭建起了一座座桥梁。

  承载着的是无数学子离家求学的思念,与父母的殷切期盼。

  宁泽熟练拐着车把。

  穿过前面的巷口,差不多就到了宁泽家所在的小区。

  既然不用今晚出摊,那就吃过晚饭再去附近几个小卖部转转。

  IC卡的售卖点基本都是分布在学校附近的小卖部。

  在小卖部门口一般都有一个专门的玻璃柜,里面除了摆满了香烟,还有各种面值的IC卡,从十元到一百元不等。

  对于学生来说,只要走出校门就能买到了,十分方便。

  这种IC卡一开始是一次性的,后来电信还发行了一种重复充值的。

  宁泽以前就经常看到同学到小卖部充值IC卡。

  只要付了钱,老板就会拿出一个跟刷卡机差不多的小玩意,输入金额,不消一分钟就完成了充值。

  对于这种已经有完备服务的老旧校园,宁泽自然是没有办法进入,哪怕就进入了,利润也很低。

  他的目标就是沙江一中的新校区。

  那天帮高一高二搬东西的时候,他特意留意了一下周边的环境。

  沙江一中的新校区位于城西的开发区。

  那里除了沙江一中,周边都是工地,更别说居民了,连狗都不多见。

  而校园里,就只有饭堂一楼有两个小卖部。

  售卖的都是一些日用品为主,宁泽记得当时并没有发现有IC卡的售卖点。

  很多人初中都是在家附近就读,比较少出现住宿的情况,都是来到了高中之后才发现要买一张IC电话卡。

  按照往年的情况,沙江一中一届起码有十六七个班,每个班六十人左右,住宿生占比大约是百分之六十。

  也就是说这里单单是高一的新生,就有六百个需求。

  一张卡如果能赚五块钱,那就算是卖掉三百张,也有一千五的收入。

  想到了就去做。

  大钱要赚,小钱也不能放。

  吃过晚饭,宁泽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屁颠屁颠跑了下楼。

  “你也太慢了吧。今晚吃的山珍海味吗?”

  早就等在小区门口的张少皇看到宁泽小跑出来,忍不住抱怨。

  “今晚去哪里发财啊?”张少皇双眼发光。

  这个暑假他跟着宁泽一路东奔西走的,整个人都瘦了七八斤。

  要不是那天民警叔叔送来表扬信,老妈盛喜之下,连续几晚都给他换着花样煮了好吃的,他还能再瘦多几斤。

  虽然钱都交给了宁泽打理,张少皇并不知道具体赚了多少。

  但这种看到钱的日子,真他娘的过瘾!

  现在,哪怕是宁泽指着一个粪坑,告诉他里面有金子。

  他也会毫不犹豫跳下去大捞特捞。

  “我去二中、四中,你去一中,还有七中门口的附近的小卖部。”

  沙江三中和沙江五中在城西区,路程太远,而且有四家学校了,基本上已经能问出最低价了。

  宁泽将双肩包打开,一边翻找着,一边说道。

  “去小卖部干什么?”张少皇虽然觉得宁泽既然这么安排,一定会有他的道理。

  但他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你问一下那些IC电话卡,如果找他们做批发的话,多少钱一张。”

  “问三十元以下面值的就好。”

  宁泽递给张少皇一个硬皮抄和一支圆珠笔。

  “电话卡?你问那玩意干嘛?”

  “当然是带你发财!愣着干嘛?赶紧走啊!”

  宁泽跨上自行车,回头补充一句:“等下在富兴路的公交车站等。”

  “遵命,泽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