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80小林场,我是护林员

第15章 发现了新窝子

  这两天,李五一带着顾元伍和朱大福,不仅在经营所驻地巡查防火情况,还上了山,到营林现场检查。

  主要是检查香烟和火柴。

  发现一个,没收一个。

  有的老烟鬼偷偷摸摸的带烟上山,被李五一抓个正着,只能自认倒霉。

  不仅如此,还要被罚款。

  回来的时候,顾元伍和李五一身上的包里就装着四五盒香烟了。

  家属队为完成林业局外贸科野菜任务,在山上忙活,护林站则根据惯例轮流给护林员休假,这就是变相的给大家伙搞副业的机会。

  虽然是防火期,可毕竟是防火宣传月期间,每家每户都有两天采山野菜的假期。

  作为新来的两个小生牤子,顾元伍和朱大福被优先安排放假两天。

  这两天随便他俩安排。

  朱大福直接躺平了。

  “元伍,这段时间我有点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睡觉。你呢?”

  “我?当然是采山野菜去,不然放假干啥?”

  “你不困吗?”

  胖子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好像顾元伍在昧着良心说话,你不实在啊!伙计!

  “真不在家休息?”

  朱大福再次确认。

  “你累了就休息,我真的去采山野菜了。”

  顾元伍有意说道。

  他就不相信朱大福在家睡的踏实。

  这是单位给的福利,自己不利用好,却在家里睡大觉,这就是浪费,是犯罪!

  芦明素得知儿子放了两天假,心下高兴。

  说道:“我们还要几天才能放假呢,你倒是可以先采了。”

  “妈,现在采啥菜合适啊?”

  这话的意思可不是问季节,而是问价钱。

  意思是采什么野菜价格更高。

  “当然是刺嫩芽了,它的价高。”

  至少去年是刺嫩芽价格高。

  “我知道了。”

  采野菜顾元伍有经验。

  第二天一早,顾元伍先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然后把围裙带上,丝袋子也带上两个,还有麻绳这些。

  当然,馒头和饮水也备好。

  等郝春花在门外喊老妈上工的时候,顾元伍也拾捣利索了。

  老妈前脚刚走,他后脚也跟着出了门。

  这些天,老妈她们家属队都在主攻赤家山。

  他就不能再去跟她们争货源了。

  这样既讨人厌,也争不过他们。

  他琢磨了片刻,决定换个方向,反正大山有的是,去什么地方都有收获。

  他刚出院门就看见全副武装的朱大福站在门口。

  “大福,你不是要休息吗?怎么……”

  “嘿嘿,既然你都去采山野菜了,我怎么都得陪着你啊!”

  胖子一脸坚定的说道。

  顾元伍扯了扯嘴角,心里暗笑,你小子倒是在家睡觉啊!

  朱大福见元伍没有说话,就用商量的口吻说道:“那什么,元伍啊,能不能回来给我做点好吃的,我很累的说!”

  “行啊,没问题。”

  见顾元伍如此的大气,朱大福立马像打了鸡血一般。

  “那什么,今天舍命陪君子了!”

  两人出了家门转身向北,一路过了二更河,直奔农业队后面的太花山。

  这是离经营所比较近的一座大山。

  平均海拔在300米左右。

  此时是上午八点,太阳已经跃出了大山,正在山巅上晃荡。

  顾元伍和朱大福远远的看见一台拖拉机挂着起垄机,哼哼唧唧的起着垄。

  敦敦敦的喷吐着黑烟,像是被捏着脖子的鸭子,喘不上气来。

  黑黝黝的土地散发着淡淡的土腥味。

  有几个农业队的职工看见他们俩人,有些惊奇。

  这两人跑这来干啥?

  可等两人到了跟前,他们看清是顾元伍和朱大福之后,也就不再关注了。

  他们可是知道这两人是护林员的。

  太花山并不高,是个漫岗。

  山坡上既有红松也有柞木。

  两人在红松林中走了很久,只发现了地面上的松塔。

  这些松塔已经潮湿,有些已经开始腐烂了。

  更多的则是炸开了口子,松子落地了。

  这片林子至少有三四公里深。

  走着走着朱大福就走不动了,有心打退堂鼓,可见顾元伍依然干劲十足的往前走,他咬咬牙,还是跟着再说吧,不然太丢人。

  等两人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穿过这片林子,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片空旷的开阔地带。

  有二三平方公里的样子。

  再往前又是树林。

  在这空旷的地带,积雪已经融化,露出了枯黄的杂草。

  草丛不时闪现一抹绿色。

  顾元伍希望的刺嫩芽没有出现,出现的竟然是一大片黄瓜香。

  顾元伍兴奋的大吼道:

  “快采啊,黄瓜香太厚了!”

  “采,采!”

  朱大福这会儿也不累了。

  两人也不管这玩意能卖多少钱,反正看见就扯。

  不过也是按照他们在家属队学的标准,就用手量。

  在卷头下一把的位置,直接扯断。

  再长的就不要了。

  很快,胸前的围兜就满了。

  “来,赶紧装进丝袋子里。”

  顾元伍紧着张罗。

  这是他重生回来第一次为自己采野菜,那种挣脱束缚,自由自在的采集大自然馈赠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

  把围兜里的黄瓜香倒进丝袋子,两人又继续采摘。

  在这种兴奋中,时间过得飞快。

  两个丝袋子很快就装满了。

  这可咋整?

  袋子满了,再采也没地方装。

  采多了也弄不回去。

  苦恼啊!

  “大福啊,咱俩不能太贪心,该收手时就收手,走吧!”

  顾元伍强压着自己的不舍,跟朱大福说道。

  朱大福很不甘心的望着满地的黄瓜香。

  “这就回了?太可惜了!”

  “可惜啥?下午再来。听我的。”

  这话既是跟朱大福说的,也是跟他自己说的。

  人在采摘山野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迷山的情况。

  主要原因就是贪心,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越采越兴奋,越采越多,越采越远,最后找不到回来的路了。

  顾元伍及时止住了自己的贪念。

  他拉着朱大福往回走。

  先背上一个丝袋子,等走到另一个丝袋子旁,俩人配合着再把另一袋也搭在肩上。

  就这样,慢悠悠的沿着他们事先做好的记号往回走。

  这样就不容易迷路了。

  至于是什么记号?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沿路折断树枝。

  走了近一个钟头,两人就听见了空旷的远处隐约传来拖拉机的轰鸣声。

  到了此时,他们才停下脚步,卸下了袋子,开始吃东西喝水。

  树林茂密,也没有手表,既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也不太确定自己走的路到底偏离了多少。

  他们做的记号早就找不着了。

  顾元伍到底是有生活经验的老狐狸,他根据日头再次确认了方向。

  朱大福抹了把额头的汗珠子,气喘吁吁的问:“元伍啊,快到了吧?”

  “快了。”

  顾元伍也很累。

  可见朱大福这个话唠都不怎么说话了,知道这小子要到极限了。

  自己要是也跟着喊累,两人这点野菜怕都背不回去。

  “累了吧?再歇歇。”

  他尽量安抚朱大福,鼓励道:

  “想想好吃的,就不累了!”

  朱大福眼睛一亮,也不知他想起啥好东西了。

  歇息了大半个钟头,两人这才再次起身往外走。

  十几分钟后眼前一下子开阔了,他们终于走出了松林。

  在一公里外,拖拉机仍然突突突的干着活。

  看着太阳底下红红的机车,在一丝丝的光晕里奔忙,顾元伍恍如隔世。

  “还走的动吗?”

  顾元伍关心的问。

  “要不再歇歇?”

  “走。”

  当两人背着袋子来到近处,竟然遇到了来地里送饭的胶轮车。

  送饭的人并不是顾元伍的老爸,而是管理员老肖。

  他看见两人满头是汗,很狼狈的背着东西,就知道去跑山了。

  “小顾啊,吃饭了吗?”

  老肖人很好,知道这是老顾的儿子,态度就是不一样。

  “吃了,肖大爷。”

  “这还有几个包子,饿了就垫巴点。”

  顾元伍知道朱大福想吃肉包子好久了,就说道:“大福吃两个吧。”

  朱大福咧嘴乐了。

  他嘴里说着谢谢,抓起来就吃。

  一口下去,满嘴流油。

  顾元伍的肚子也咕噜一声,他对着老肖笑笑。

  “那什么,没吃饱。”

  也往嘴里塞了个包子。

  “肖大爷,你们现在就回去吗?我们搭个车。”

  “拾捣一下,马上就走了。”

  顾元伍勤快,协助老肖把饭桶搬到车厢里,又把丝袋子放到车上。

  朱大福嘴里含着半个包子,也爬上了车厢。

  回到家,两人把黄瓜香倒出来,学着家里人的样子,用盐水把它焯了,又用凉水拔一下,沥着水。

  原本是想着下午再去一趟的,可是这一上午把朱大福累得手脚发软,实在是走不动了。

  “哥,我的亲哥哎,你就饶了我吧,我是不去了。”

  朱大福耍赖皮,当死狗了。

  顾元伍之所以要拉着朱大福,这都是跑山经验。

  虽然他去的山离家不远,可依然很深,非常容易走丢。

  跑山都是集体行动,如果跑单帮,真要遇到点什么事,一个人根本就处理不了。

  见朱大福死活不去了,他只能退而求其次。

  “行,今天咱就不去了,好好休息,明天再去。”

  朱大福一听,一颗紧张的心算是放下了。

  可明天还去啊?

  能不能不去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