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热量损失
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这简直就是奇迹。
这一刻,直播间陷入了无尽的沉默。
下一秒,为了在肆虐的风雪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死死攥紧冰锥的同时,许林顺势拔出摇摇欲坠的冰镐,奋力劈入岩缝。
随后,再微微抬起头,借助风的力量,放下双腿。
分别踩住两处岩点,总算是匍匐在了雪面之上。
10多分钟过去了,可是漫天大风大雪并没有停下的痕迹,相反似乎还在加重。
趁着这个当儿,许林试着活动了一下手脚。
长时间的低温,造成了体内热量的迅速流失,只能等待风雪完全停下,体温恢复正常水平后才能行动。
顶着风雪,许林卸下背包,拿出帐篷和睡袋围在身上,尽可能地维持着体温。
“在这里出汗比着凉更好。”
这是登山活动中,历经雪暴后,必须遵循的铁律。
最好的是一动不动,就像睡着一样躺着。
否则,身体会损失很多宝贵的热量!
抵抗风雪时所产生的热量,是无法带动体温的。
继续活动,只会加剧失温,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正确的做法是原地待命。
然后利用随身携带的设备尽可能补充身体的热量,使得身体可以抵御糟糕的环境。
拂去脸上的积雪,张开皴裂的嘴巴,许林一边疯狂地喘着粗气,一边疯狂地吃着牛肉干。
然后又去接了外面的一些冰水装入壶中。
这个时候有关热的水和食物都不能喝。
因为这样做,不仅不能够快速复温,反而会剧烈扩张血管,导致低血压,进一步降低核心体温,造成复温性休克!
外面的暴风雪很大,稍有不慎就会让登山者失去性命。
但这并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还是暴风雪过之后放松后的致命一击,这将极大的击溃一个登山者。
失温,就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项可能。
在登山的历史上,有接近一半的人遭遇到了巨大的风雪,然后生存了下来。
可是很多人都没有能够躲过最后的一击重拳。
哪怕是最寻常的2级失温,也会让身体迅速脱水近5升。
这种危急的情况下,会让一个人失去性命。
擦拭了一下无人机的镜头,许林躲在帐篷里,喘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开口:“目前我还要在这里待着,不能随意走出去”
“因为出去活动会消耗身体的热量。”
瞧了一眼体态评估检测器上的数据,他又从包里拿出电子体温计,测了一下自己的体温,给观众们展示了一番。
“我现在的温度只有33度,可以说是二次失温,这个时候一定不能乱去,否则会有性命之忧……”
33度,意味着什么,很多人都一清二楚。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6度,过低一定会出事。
意识模糊,因寒冷所导致的颤抖逐渐消失。
身体虚弱,思维麻木。
智商降低,口齿不清。
记忆障碍,视觉障碍。
而且心脏的跳动也会变得缓慢。
缓慢的下一步就是停下,人的心脏一停人也差不多就完了。
如果体质不佳者,二级失温绝对会对其造成致命打击。
好在许林比较强大,二级失温也没有造成太可怕的影响。
他目前的脑子和身体的行动看起来只是稍微差一些而已,完全看不出是一个二次失温的人。
有不少专业的医学人士在收看许林的直播。
当看到电子温度计上的数值时,这些专业人士,都不由得浑身一抖,连连惊叹于许林的超强体力与意志!
“太厉害了……”
“这应该是人类体能的极限巅峰了吧……”
“如果是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很可能已经发生休克了!”
“对抗失温,单单依靠身体是不行的,还需要超强的意志力,主播确实厉害!”
“佩服!”
……
就像大家猜测的那样,许林已经差不多接近人类的极限了。
此番但凡再有一点差池,结局都会大不相同。
这都是得益于系统给予的强化所致,如果没有这些强化,此刻的许林,应该已经倒下了。
放下电子温度计,按照户外失温的自救流程,许林开始针对核心部位,为进行自己体外复温。
为了避免复温过快,引起低血压和Afterdorp,在揉搓关键部位时,他的速度一直很慢。
否则。
会导致身体热量流速的加快,而且不会有益处。
极易导致猝死。
许林的手脚不断的揉搓着,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感觉身体的热量慢慢的多了起来,情况好一些了。
怀中的雪也融化得差不多。
取出水壶,许林轻轻地嘬了几口,又吃了好几块奶贝和牛肉干,这才舒服了不少。
外面的暴风雪很快很猛,来势汹汹,去得也快。
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风雪已经快停了,许林感觉可以将帐篷支起来了。
他在附近走了一圈,找到了一个平的地方布置好东西,然后开始取水。
“这些水,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热敷的。户外失温的时候,绝不可以喝热水的,因为这样做,极易引起低血压,造成昏迷。”
“除了一些紧急措施,用毛巾热敷关键部位,才是体外复温时,最好用的办法。”
“当然了,这个办法只针对于轻度失温和2级失温,如果达到3级失温,任何救援手段都无法彻底将其治愈,只有医院的胸腔加热机才能救你一命。”
烧好了一小锅水,许林脱掉贴身衣物,拿出毛巾,依次敷在脖颈,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
温热的毛巾,是找回体温的利器,配上高热量的食物,几乎用不了多久,就能让体温恢复正常水平。
果不其然。
经过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许林身体的热量越来越多,再用温度计一量,果然到了36度。
许林停下手中的动作,穿上羽绒服,喝了点热水,靠在一边休息了会。
重新穿好羽绒服,许林又喝了一些温水,原地歇了一会儿。
半个小时过后,许林感觉之前积累的疲惫全部被扫空。
差不多了。
很快,时间来到凌晨的2点35分,顶着风雪,整理好装备和背包,许林再次踏上了征程。
C1(7028米)到C2(7790)米的这段路,最难过的就是大风口这一关。
只要经过这一段路程,再后面一些就轻松许多了。
雪山徒步的速度虽很慢,但至少是前进着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过了7500米,高反才会真正出现。
在前世,很多登山人到这里才开始使用氧气。
而对于无氧登峰者来说,7500米后,考验也才刚刚开始。
在这段路程里,许林每一次前进脑中都会伴随着对氧气的渴望。
头晕,头痛,耳鸣已是家常便饭。
此外,还会伴有气短,呼吸急促。
他心跳的速度将会变得很快,但是会有一种无力感,很闷,让人透不过气来。
“开始有反应了。”
沿着雪白的山脊,许林一路边走边说:“我现在的海拔差不多是7802米,只要翻过这道山脊,就能看到8000米了。”
这时候,直播间有的观众问许林:现在是个什么感觉?
许林笑了笑:“你们问我什么感觉?这本身就是伪命题,因为我已经完全没感觉了。”
“真的没感觉了。”
“现在,我除了能够感觉到自己还是呼吸着的,什么感觉都没有,整个人都处在一种完全放空的状态,很难有具体的形容。”
“不过,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里绝对是地球上名副其实的绝命海拔!”
“别看我现在很轻松,但或许下一秒,危险就会找上门来……”
“缺氧,高山症,脑水肿,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会让我疲于应对,甚至致命。”
一路缓缓向前,大约过了近两个小时,漫长的雪山徒步终于结束,C2终到尽头。
8000米已近在身前。
夜空中。
风还在刮着。
淡淡的雾,也不知是雪还是云。
包裹着冷硬的山。
也包裹着许林。
穿透这层隔阂,满天的繁星,终于再次映入眼帘。
在徒步C2的整个过程中,许林所有的注意力,一直都集中在脚下。
如今是8千米氧气稀缺的环境,对于许林的行动没有造成太大的干扰,只是让他心理状态有些不舒服而已。
可当突然停下脚步时,死亡地带的稀薄空气,却是当头棒喝。
转瞬间,令人肺如刀割,疼痛难耐。
每一缕钻进胸腔的寒流,似乎都在沸腾着。
一刻不停地烧灼着肺叶。
愈演愈烈。
下一秒,许林沉重的呼吸声被无限放大,听得观众们心跳不止,有口难开。
每个人都对这片绝命之地有了最为直观的感受!
“卧槽,无情!”
“上气不接下气的赶脚!”
“感觉肺都要炸了!”
“莫名心塞!”
“真的牛逼,都快8000米了!”
“许神加油!”
……
摘下防风面罩,许林俯身喘了两口气,却依旧无法平复正在剧烈颤抖的心肺。
一呼一吸之间,血液中为数不多的血红蛋白,正在快马加鞭地为身体输送足够的氧气。
但哪怕是这样,也难以抵补了最大的氧气缺口。
此时徐林感觉自己的肺部好像有无数把小刀,沿着肺的表面不断的切割着,不断的切割着给他,带来一种强烈的疼痛感。
又痛又难熬。
近8000米的海拔,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27%左右。
想要自由自在的呼吸,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这里只有闷。
一旦涉足,寻常随处可见的氧气,瞬间就会变得弥足珍贵起来。
哪怕是在水里能够长时间憋气的人在这里都会觉得特别不舒服。
有人说,在珠峰,从进入7900米开始,你就是在慢慢的死去。
那些登山装备只不过是在尽力延长你的死亡时间而已。
你要做的,就是在彻底死之前上去,然后再下来!
期间,哪怕只慢了几秒钟,你都有极大的可能被永远留在上面!
可以预知,这个海拔对于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没错。
风起云涌,每一秒都会瞬息万变。
不过,7900米,还只是一次警告。
从这里开始,海拔每上升一米,绝望和无奈便会越来越明显。
任何一个小细节照顾不周,都可能酿成惨剧。
原地歇了一会儿,许林再次起身。
他的速度越来越慢。
每一步都会犹豫片刻再落脚。
他需要十分的谨慎,才能确保自己在前进的路途中能够再走下一步,而不是就此倒下。
行走的过程中,许林下意识地看了一下对面的章子峰。
它已经变得很矮小了。
四周围,喜马拉雅山脉中起伏的巍峨群峰,也全部被自己踩在了脚下。
只有女神峰的峰顶,还是不为所动,静静地矗立在夜色中。
举步维艰地缓步前进了大概一小时,还未等找到应有的节奏,许林便再一次停了下来。
砰!
砰!
砰!
心跳不止。
牵一发而动全身。
先前那种肺如刀割的感觉,越来越鲜明。
扶着一处岩壁,许林抬眼看了一下登山表,发现海拔已经过了8000米。
举头遥望,寒凛粗犷的峰顶,直指云天,早已经触手可及。
下一秒,满身风霜的无人机,飞至身前。
透过镜头,观众们也都看到了登山表上的数据。
当8000米这几个字,映入眼帘时,沉寂许久的直播间,再一次沸腾开来!
“卧槽!8000米!”
“真尼玛牛逼!”
“全体起立!”
“许神:基操勿6,静观皆坐!”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直播!”
“吓人!”
“专家呢?”
“专家们已经被许神吓破胆了!”
“难以想象!”
1953年!
瑞士医师伊都华·卫斯·杜农于1953年将8000米的海拔,定义为人类无法涉足的死亡地带!
2019年,9月20日。
华夏极限运动员许林,打破这一铁律,在没借助任何呼吸辅助器材的情况下,成功踏足8000米,创造了历史。
这不仅仅是极限运动界的壮举,也是整个人类的壮举!
此刻,举世哗然,万众欢腾!
没有一句废话!
也没有任何反驳!
许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横扫了所有的质疑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