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被告知死亡日期?我追求热血!

第31章 打破规则

  在这个时候,演播室里登山队的队员已在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大家心里都有一个一致的想法,许林的登山可能要在这里结束了。

  8600米的海拔,再加上陡峭的岩壁,没有专业的动力装置,几乎是不可能爬上去的。

  望着大屏幕,周队长面色冷峻,低声沉吟道:“珠峰二级台阶岩壁的客观条件,已经远远超出了常规的攀登技术范畴,以自力的方式,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啊……”

  虽然结局没那么完美,但作为一个职业登山者,有生之年,能看到有人站上8600“”米。

  他已经甚为欣慰了!

  因为事实证明,8000米的雪山,并不是什么死亡地带。

  人类是可以对其发起冲击的!

  或许下一次再有一个人登山的时候,他就会成功。

  ……

  与很多国内民众和专业的登山队员一样。

  举世闻名的西班芽登山家,基利安·霍尔内特,此刻也在推特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能登到这个高度,真的已经很棒了!这已经是很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了,是时候考虑下山了,在继续下去,情况不容乐观!”

  推特一出。

  很多在YouTube上关注着这场直播的霍尔内特粉丝,也纷纷响应。

  “伙计,你已经很厉害了!”

  “人类的勇士,我会一直支持他!”

  “致敬8000米,这才是真正的极限运动!”

  “虽然知道登顶的希望渺茫,但还是想看到他站在珠峰之巅时的画面,那种感觉绝对很奇妙!”

  “上帝保佑,他能平安回来!”

  “年轻人,你就是我们地球人的骄傲了!”

  “太棒了,荡气回肠,好想去华夏与他合影!”

  ……

  许林的直播间里,大家也是一致的安慰,让他不要担心。

  站在第三段岩壁的下方,许林卸下背包。

  他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沮丧。

  “在珠峰,有一群翱翔于苍茫天空的蓑羽鹤……”

  “这种鸟类,会在每年进行一次最具挑战的迁徙——飞越珠穆朗玛峰。”

  说着,他拿出冰爪,套在登山靴上,然后上气不接下气地接着说:

  “遇到凶猛的暴风雪时,他们会成千上万的死去,但这仍不会阻挡它们前进的脚步。”

  “在上山之前,我曾说过,我有唯一的与自然永生的信念,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回头,因为——”

  背上背包。

  来到前世华夏梯的位置。

  许林扶着左手边的岩壁,连呼带喘地道:

  “相比困在这儿,我更愿意逆流而上!”

  他没有放弃。

  直播间里,观众们虽有动摇,但还是有好多人重燃起了对登顶的渴望,抖擞精神,时刻关注着许林的一举一动。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六点三十分。

  已经比预计的登顶时间晚了一个多小时。

  一边疯狂地与外界交换着氧气,许林一边回首自腰间拿出冰锥和冰镐。

  仰望着头顶的岩壁,计算着攀登路线。

  由于岩缝中结满了冰雪,唯一一个可以实现徒攀的先决条件,也是彻底破灭了。

  要想爬上去,只能利用冰镐和冰锥,敲碎岩缝内的冰雪。

  他需要用自己手中的工具去制造足以让自己攀登上去的地点。

  这很困难。

  思忖良久,许林的目光移到了左手边。

  在垂直岩壁的左侧,有一块从第三台阶的山脊上,斜插过来的巨石。

  巨石宽大,与岩壁有些角度。

  或许,可以成为此行的突破口。

  借助岩壁与巨石形成的夹角,再利用冰爪的抓地力和大腿力量,可以完全将身体蜷在里面,保住重心。

  有了重心,再去处理相关岩点,一步一打桩,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没有超强的体力与耐力为基础,几乎很难实现。

  如此作业量,对肌肉和心肺的消耗,可想而知。

  许林更加走近一些开始观察起来。

  随后,又伸出手,感受了一下摩擦力。

  觉没什么问题,完全可以承载住冰爪的侧齿。

  一切准备就绪。

  许林在自己的头顶找了一处岩缝,用冰锥打碎薄厚不一的冰层,将其凿了进去,确定牢固才开口说话:

  “大自然的每一处绝险之地,都会为人类预留出一丝生机,找到它,遵循它,你会战胜一切。”

  “这些峭壁上的岩缝,全是沉积下来的冰雪。只要敲碎它们,我就会获得一处岩点。”

  “当然了,一处岩点,还不足以支撑完成攀登。所以我得一路边爬边敲,不停地为自己制造更有利的攀爬条件。”

  “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体力和耐力的终极考验。”

  说完,许林做了几次深呼吸,右手一把握住冰锥。

  而后,左手撑住左侧的岩面,两只脚一前一后,顺势腾空一收,做了一个很基础的攀岩动作:flagging。

  flagging,顾名思义,意思就是像旗子一样伸出自己的双腿。

  这种做法主要的方式是维持自己的重心,让自己不要掉下去。

  一记完美的flagging会使整个人缩成一团,充分地施展出四肢的支撑力!

  但flagging,并不是所有垂直岩面的破局之法。

  因为这种技术动作对岩壁角度和发展态势,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或大或小,都会导致动作变形,从而发挥不出威力。

  很快,在稳住重心的同时,许林用冰镐撬开冰锥,继续重复上面的流程:制造岩点,收腿向上,然后再制造岩点,再向上……

  扣岩点,相当的费功夫,也很费时间。

  很多时候,数分钟都攻克不了一处。

  不过,这种在夹缝中利用全身力量协调向上的攀岩方法,却是令好多国内外的登山家和登山爱好者眼前一亮!

  一时间,大家都被这种巧妙的攀岩技法给惊艳到了。

  纷纷表示,简直闻所未闻!

  周捷前脚刚说完,常规的攀登技术范畴无法征服这道天线,许林后脚便打破了常规,着实令他心里咯噔了一下,连连慨叹!

  当许林使出这个根本不值一提的基础攀岩动作时,海内外的好多登山大佬,当时就被震撼到了!

  所有人的眼前,都是白光一闪,直呼巧妙!

  精妙的动作。

  娴熟的换位。

  路线的设置。

  每一个细节都是无可挑剔。

  行云流水。

  完美之至!

  “厉害……”

  “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么高的海拔,居然还能拥有如此清醒的意识!”

  “太令人惊艳了!”

  “真的是个天才!”

  ……

  在冰镐和冰锥的帮助下,许林距离顶端越来越近。

  但同时,体力消耗也是非常快。

  为了能够安全的上去,他每走一步都要停一会,仔细的观察周围,看有没有什么危险。

  有时,他会把flagging的支撑点换成膝盖。

  第三段岩壁,全长不过8米左右。

  如果是在下面的地方,这8米的距离一会就上去了。

  但在这里,虽然已经半个小时了,但行程不过才过了三分之二。

  长时间的清理岩点,使得许林的双臂酸得不得了。

  每挥一次冰镐,手肘处的麻木与胀痛就会被无限放大。

  他感觉手臂几乎不属于自己,只能是盲目的依照惯性来挥动。

  好处是,不用再去计较那些埋藏在冰雪中的岩缝了。

  只要将冰锥打入冰层,就能省下不少的力气。

  胜利就在眼前了。

  但为了避免功亏一篑,许林却还是万分小心。

  清理着岩点的同时,继续规划着攀登路线,直到末端的冰层完全变厚,才用尽全力打下冰锥,挂上登山绳,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有了固定点,重心就算是稳下来了。

  视线里,峰顶赫然乍现。

  几乎伸手就能摸得到。

  只要越过第三级台阶的山脊,再爬过眼前的雪坡,8844就近在咫尺了!

  “卧槽!爬上去了!”

  “6666!”

  “随着身体的一阵抽搐,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

  “体力惊人!”

  “林神对自己下手真狠,向来不让人失望!”

  “我看到峰顶了!”

  “林神牛B!”

  伴随着剧烈的喘息声,峰顶的几缕青云,在观众们视线中急速变化着。

  朦朦胧胧的山顶。

  岩层棱角分明,线条硬朗,不怒自威。

  碧蓝的天空,近在咫尺。

  毫不避讳地与躺在雪地上的登山者,面对着面。

  遥遥望去。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变得垂手而得起来……

  休息一会儿,许林感觉体力恢复了,他就站了起来。

  下一秒,挺胸抬头的那一刻,寒冷的空气突然扑面而来,钻进鼻腔与喉咙。

  又冷又燥。

  努力平复着呼吸,他低下头,瞧了一眼手腕上的登山表。

  表盘上的每一项数据,都令人不自觉地心内一抖。

  海拔:8720米。

  温度:-21。

  风速:15米/秒。

  ……

  好不容易找到了呼吸的节奏,许林果断推开风雪镜,指着远处东北山脊的一段曲折向上的岩石带,开口道:

  “从第三台阶上去,再过一个8800的横切,会看到一个雪坡,地势不陡,只要沿着雪坡再徒步50米,顶峰也就不远了。”

  “相比前两级,第三台阶是珠峰北坡三极台阶里海拔最高的一级台阶,除了海拔的附加难度,它不会太为难我,只要多加留神,应该不难通过。”

  话音落地,许林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顶峰,拖着看似疲惫却又激昂满怀的身影,在镜头中渐行渐远。

  只留下一排错落的脚印。

  登山是一个不断向上的过程。

  随着海拔和维度的提升,感受也大不相同。

  一路走来,每向上一米,观众们便会激动一分!

  走路的这时候,直播间里有观众问许林,现在的感觉怎么样。

  眼下,这也是很多人最为关心的问题。

  毕竟海拔不同以往了。

  喘着粗气,许林一边在陡峭的岩石上行走,一边说:“感觉还是一样。”

  “缺氧,疲惫,低温,心肺膨胀得厉害,好像随时都会爆炸一样。”

  “幸运的是,我的意识还是清醒着的,逻辑思维也没有想象得那么不堪,一切都还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说话间,走过第三台阶的岩石带,前方的地形突然发生了变化。

  堆叠的山石,一改走势,急剧收缩,变得极为狭长,一直延伸向8800米的横切。

  为了确保安全通过,许林第一时间压低了自己的重心。

  手脚并用。

  小心翼翼地趴在上面,挪动着自己的身体。

  路的两侧,全是45度以上的雪坡。

  中间只有一人多宽,冻着厚厚的冰层。

  这一段路十分危险,但索性许林过去的时候才很谨慎,没有受到什么威胁。

  约莫过了十多分钟。

  在横切的冰层起始点打入冰锥,许林套上登山绳。

  随后,他右脚向上一迈,先行踏上了倾斜的雪坡。

  紧接着,右手再跟进,挥出冰镐。

  待到彻底固定住身体,才收起左脚。

  无人机飞到头顶。

  俯瞰着陡峭且巨大的8800米横切雪坡。

  倾斜的岩壁,由厚厚的积雪和时不时暴露在外的岩石组成。

  许林的身侧是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

  群山明暗分明。

  一个个的,都变成了不值一提的小山包。

  目睹着眼前震撼的一幕,直播间里,热闹非凡:

  “太壮观了!”

  “难得的大场面!”

  “牛逼!”

  “期待登顶的那一刻!”

  “主播加油!”

  伏在横切的雪坡上,许林步步惊心,一点一点地横向移动着。

  逐渐加重的呼吸声,仿佛早已濒临窒息的边缘。

  闻者触目。

  听者惊心。

  尽管没有身临其境,但透过摄像头,观众们还是体会到了,渺小的人类被大自然逼向绝境的紧迫感。

  就这么,一步一步的走了近半个小时。

  横切的终点,总算近在眼前了。

  挥出冰镐,卡住上面的岩层,再寻找两处落脚的地方,许林撑着身体一鼓作气,翻身爬了上去。

  颠簸的第一视角,扬风飞雪。

  也瞧不清楚具体的影像,只留下一串撕心裂肺的呼吸声。

  良久,再次起身时,许林一把扯掉蒙面,举目遥望。

  沉静,肃穆,非黑即白。

  视线里,绵长的雪坡,缓缓向上。

  好似一道通天之路,连着世界屋脊。

  只要跨过这里,8844就会被彻底征服。

  历史就会被改写。

  陈规就会被打破。

  传奇就会被称颂。

  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震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