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埋了吧
只不过可能性很低微罢了,叶天打电话也不是谈这件事,直入正题道:“登门拜谢就不必了,王然的联系方式你有吧,能让他动动手么。”
王然便是黑狗哥,宋浩一听微微皱了皱眉,上次的人情在解决张大刚时已经用过了,这次再叫王然的话,怕是要付出一些代价。
但叶天救了他母亲,他没有拒绝的理由,应道:“可以,叶先生想对谁动手?”
叶天闻言微微笑了笑,看样子宋浩听懂这方面的,便没有拐弯抹角。
“一个小人物,今天从友好医院辞职的一位姓陆的医生,中医科的,只有他一个人辞职,应该很好查。”
宋浩闻言暗暗点头,这种没什么身份的,的确是件小事。
“那……叶先生打算如何处理他?”
“他挖我墙角,埋了吧。”
说实话,宋浩有些没听懂叶天所谓的挖墙脚是什么意思,但后面的意思他懂。
“好,三天之内就能解决。”宋浩保证道。
叶天应了一声便挂断了电话,宋浩则立刻联系了王然。
王然得知这件事后眼睛微微一眯:“把人埋了?他意思是杀了么?还是说不想再看见那个人?”
宋浩皱了皱眉:“我也不清楚,但应该是后者。”
王然闻言冷笑一声:“连对方到底什么意思都不清楚就来叫我,别忘了我现在已经不欠你了。”
“我知道,做这件事,你想要什么?”宋浩沉声道。
“既然只是件小事,我也不要多了,正好我也要处理一个人,顺带一块了,给我几颗五十年以上的人参吧,我最近要用。”王然淡淡道。
宋浩应了一声,挂断电话前问了句:“你不是已经洗手了么?还要处理谁?”
“之前的二黑,打断了他一只手给他丢到荒郊野岭,结果他还跑回来想找我报仇,找人闹了我的工厂,打伤了我的人。”
王然说完,便挂了电话,实际上找二黑,除了解决之前事,还有一件宋浩不愿意告诉他的事,他要从二黑嘴里问出来。
……
第二天,叶天起了个大早,看看时间差不多了,该联系李田华来收葡萄了。
虽然这葡萄在李田华眼里还是长的太快了,但好歹比三天长出来靠谱些。
不过他还没联系李田华呢,忽然村子里闹腾了起来。
“有人来送锦旗了!”
“好多人啊,都过来送锦旗了!”
“是啊,不过,怎么都是些大爷过来的啊?”
唐艳芬最喜欢这些热闹了,在屋里的她还在洗脸呢,一听到这声儿便先跑出了屋。
叶天和染染住在唐艳芬家的客房里,平时接触的时间多了,感情自然升温,也变得没以前那么拘谨了。
“咋了咋了,我听到有人说送锦旗啊?”
唐艳芬刚一出门,就看到了人群后面好几个锦旗被举到了空中。
后面的村民们都让步了,唐艳芬看到有人送锦旗,但是不知道是给谁的,于是赶紧回屋给叶天通风报信。
叶天都调出李田华的号码了,不过也听到了外面的喧闹。
“外面发生了什么这么热闹?”
唐艳芬看了一眼叶天,眼睛笑成了弯月:“你猜?”
叶天白了一眼唐艳芬,不搭理她,这时候村里的王大爷先跑了过来,冲叶天喊道:“叶天啊,我这老腰下地的时候闪到了,能帮帮我吗?”
叶天见状有些纳闷,这唐艳芬和唐济都是医生,不喊他们两个,怎么喊自己啊?
不过王大爷这人也挺朴素的,叶天也就答应了。
按了几下王大爷的腰后,叶天便问道:“大爷,你这个腰是不是以前受过伤啊?”
王大爷一听,惊讶道:“还真是啥都瞒不过你啊。”
“我这个腰啊,忘了是哪一年,记得全国发大水,我也跟着去抗洪了。”
“就是从那时候落下的病根。”
王大爷叹了口气:“唉,跑了好多医院了,都没用。”
“中医也试过了,结果那些人,钱收的倒是利落,结果什么效果都没有。”
说完,他还看了一眼叶天,然后说道:“叶天,我没有说你的意思。”
“我是在说那些庸医,只知道骗钱。”
叶天一听却是皱眉,王大爷怎么知道他会中医?友好医院的事传出去了?甚至传到村里来了?
叶天倒也没否认:“大爷啊,中医还是很有用的,不过您为了祖国也付出了不少啊,放心吧,在我这,肯定给你治好。”
王大爷嘿嘿一笑:“那我肯定相信你啊。”
王大爷在叶天手下,感觉自己浑身都发暖,身子好像年轻了十几岁一样。
还没有享受够,就听到了叶天对他说道:“大爷,已经结束了,你现在有啥不舒服吗?”
王大爷如梦初醒,惊讶的问了一句:“啊?这就结束了?”
叶天点了点头,说道:“已经结束了,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
大爷尴尬一笑,挠了挠头:“不舒服倒是没有,就是太舒服了有点舍不得。”
叶天无奈:“大爷觉得可以的话,以后我再给你按好了。”
大爷一听,笑着对叶天说道:“可以啊,叶天你可真是个大好人,之前村儿里的人可都误会你了!”
“你放心,张富贵那混小子要是敢赶你走,我第一个不同意,我把我房子给你住都不让你走!”
“把你电话给我,以后我来找你。”
叶天一惊,哭笑不得的看着王大爷:“大爷,你还真要我去给你按摩啊?”
王大爷一瞪眼:“那可不,麻利的,大男人说话不算数?”
叶天苦笑,只能把联系方式给了王大爷。
王大爷看到叶天的联系方式,就跟看着真金子一样,嘿嘿笑道:“难怪镇子上的人要来给你送锦旗,真厉害啊。”
叶天听到这话,还未开口,就看到外面一大堆人全都涌了进来。
唐艳芬有些惊讶的看了看他们:“李爷爷,你们怎么在这里?”
原来,这都是镇子里的那群老人,只见他们几乎人手一个锦旗,大致一看,几乎能把一面墙都盖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