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这盛世如您所愿
看到电视上自己光张嘴不出声的样子,杨浔不由得笑出声。
“哥哥,怎么了?你笑什么呢?”
“哈哈,我在笑原来在春晚上唱歌是假唱。”
随后他把自己昨天在直播时发生的事情和妹妹还有其他人说一遍。
“正常”杨大亰说道:“央视春晚是现场直播形式播出,而且不仅是国内呃观众在看,全球都有观众,尤其是华人都在看。
这算是一个宣传中华文化的平台,绝对不容出错。
所以都会让歌手对口型演唱。
我想那些导演可能是觉得你们太小,怕告诉你们以后,你们反而对不好口型,所以干脆就不告诉你们,让你们正常演唱。”
“呵呵,别管是真唱还是对口型。”爷爷说道:“关键是老二家的两个孩子都上央视春晚了。”
“爸,您家大孙子也不差呀”杨大亰说道:“今年他在学校考了个全班第一。”
“哼,全班第一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哥上初一依旧还是年级第一呢。”
杨蜜抢先说道。
“蜜蜜,怎么和你大伯说话呢。”杨大林听到女儿的话,赶紧板起脸说道。
“妹妹,这个事情哥哥也要说你了。
学生好好学习是最起码的。
你可以查查咱们国家的《义务教育法》的第44条。
就连法律都规定了学生应当好好学习。
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
“哈哈哈哈。”
杨浔的话直接把一众人逗笑,就连刚刚还在“秀”儿子的杨大亰,也都跟着笑起来。
“大林,真不愧是你家的孩子,这么小就知道拿起法律‘武器’了。”
“呵呵,他就是杂书看得太多了。”
“行了,你就别在那秀了。
自从小浔来到你家后,在口才方面就连我都要甘拜下风。”
“没有,没有。大伯,您说不过我只是因为专业的问题,您教的是理科。
理科最重要的是严谨。
而我学的是文科。
文科讲究两头扯和,讲究‘一马俩脑袋’。”
听了杨浔的话,杨大亰笑得更厉害了。
“大林,你家这个孩子的嘴可真厉害,这明着是夸我,暗地里还是在损我。
只是让我听着还挺舒服的。”
“呵呵,他呀,也就是靠这张嘴了。”
杨大林笑着说道,可是从他脸上的笑容,谁都看得出来他的心里觉得很提气。
“哥,你刚刚说‘一马俩脑袋’是什么意思?”杨蜜突然问道。
“哦,一马俩脑袋,简单来说就是:面对实力相当的双方,自己一句话两头说,把自己夹在中间,谁都不得罪。”
到了大年初二,杨大林杨冬玲带着杨浔和杨蜜一起去姥姥家。
在姥姥家,杨浔依旧得到一份比妹妹还厚的红包。
关于红包的问题,杨蜜已经“生无可恋”了,因为自打她记事起,哥哥的红包总是比自己多。
一开始她还向爸爸妈妈抗议。
后来在知道哥哥的身世后她就不再纠结红包的事情。
并且随着受到哥哥照顾得越来越多,她喜欢自己的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因为几个红包的事情,和他闹不愉快呢。
再说哥哥每次都会把和自己一样额度的红包给爸爸妈妈,多出来的部分也都给自己买了喜欢的东西。
这样一来她不仅不会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给哥哥的红包多,反而期待他们能给哥哥的更多……
很快,学校就开学了。
杨浔也回到央音附中继续学习。
走进教室,班里的同学立刻把他围拢起来。
“杨浔,你丫竟然不告诉我们你要上春晚。”
“就是的,你丫还把不把我们当兄弟了?”
“上春晚的感觉怎么样?”
“和你一起表演的就是你原来的实验小学吧?”
看着同学们围在自己身边叽叽喳喳。
杨浔顿时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不过很快班主任就走进教室开始安排早自习的事。
只是她进来以后,首先说的却是“我们为杨浔在今年春晚上的表现鼓掌。”
随后班里的同学开始给他热烈鼓掌。
一时间弄得原本是“社牛”性格的杨浔,此刻都有些不好意思。
然后没过几天,杨浔又向学校请了个假,原因是《少年中国说》这首歌获得“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当中,歌舞类节目一等奖。
他作为词曲创作和领唱者的身份前去央视领奖。
原本,杨浔以为这种事情由袁老师去就可以了,毕竟在节目报名时是以实验小学合唱团的名义报的名。
可是,袁老师却把这个机会给了自己。
所以,在元宵节的前两天这,杨大林特意开车带着杨浔来到央视大楼,一方面是参加元宵晚会的录制,一方面是上台领奖。
尤其是当杨浔以歌舞类节目一等奖获得者的身份上台领奖时,和其他同时获奖的人相比,他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当然杨浔并没有关注这些。
他只要领完奖就可以回去继续上学。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他作为年龄最小的奖项获得者,必然要被主持人采访。
于是他站在专门给他准备的垫脚箱上,对台下的观众发表获奖感言。
“我想很多人都没想到,《少年中国说》这首歌真的会出自一个少年之手吧?”
杨浔的第一句话就引起台下观众的一阵笑声。
随后他继续说道:“最开始,我在学校历史课本上读到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后来我在查过相关资料以后,才知道梁先生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只有27岁。
换句话说就是,梁先生在写出这篇文章的时候,也仅仅比我大10几岁而已。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这才明白为什么我会因为这篇文章而热血沸腾。
其实,在写这首歌之前,我也写过几首歌曲,有些还曾经出现在咱们台春晚的舞台上。
如果大家在看节目的时候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作词那一栏里写的是梁启超,杨浔。
这么写是因为我在歌曲中引用了梁启超先生的原文,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篇文章也就没有我这首歌。
所以我就在这首歌的作词那一栏里,写上了梁启超先生的名字,并且还把梁启超先生的名字放到前面。
而且我写这首歌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对梁启超先生说一句:这盛世如您所愿。
谢谢大家,再次感谢大家。”
“好呀,好一个‘这盛世如您所愿’。我觉得这是我个人听到的,最真诚的获奖感言。”主持人程钱说道。
领完奖以后,杨浔就和杨大林离开央视大楼,在车里换好校服后,杨浔拿上书包走进央音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