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娱乐圈,女明星的富豪哥哥

第252章 首映式采访

  当然她更知道自己能够在这部电影上出演角色,和自己的男人有绝对的关系。

  可以说现在的她已经完全明白之前还无比羡慕的刘逸飞,能被自己干爹照顾着拍戏是一种什么感受。

  要知道,早在拍摄《神雕》的时候,杨蜜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哥哥是制片人之一,所以一直都在为进组而努力进组呢。

  可是刘逸飞却能够能为了准备小龙女这个角色,提前半年到武当山习武。

  否则她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师姐”周讯踢走来饰演小龙女。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在她的心里埋下了和她“一较高下”的“种子”。

  要不是后来她的干爹玩脱了,并且还要“背刺”她,最终让她进入自家公司的话,她对刘逸飞的态度肯定也只是停留在表面。

  现在,自己在自己哥哥的安排下不仅随时进组,甚至还能进入这种主流的正片当中,这让她时常在想命运为什么会对自己这么好。

  很快电影放映结束,电影的总导演张翼牟,制片人、编剧、副导演苏鹏飞以及几个国内的演员一起走上舞台,接受媒体的采访。

  “张翼牟导演,您好。我想请您是基于什么原因决定拍这部电影的?谢谢。”

  主持人说完串词后就有记者开始举手提问。

  张翼牟在听到这个问题想了想就拿起麦克风说道:“其实当初我在接到邀请的时候就决定要出任这部电影的导演了。

  因为不仅是我,就连已故的导演谢劲谢导,之前还在世的时候都想拍一部这类的影片。

  只是我们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

  所以我在接到邀请成为这部电影的导演的时候,我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

  而且当我看到这部电影的剧本还是我这个在学校就认识,并且十分有才华的后辈写出来的时候,我对这部电影就更有信心了。

  作为一个导演,能够导一部这样的电影,对我或者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苏鹏飞能信任我,让我成为这部电影的导演。

  谢谢。”

  “我也要谢谢张导,我一直都觉得只有您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剧本的魅力所在。”

  听到张翼牟感谢自己,苏鹏飞也赶紧回应道。

  听到张翼牟的回答,下面的记者很快就听出话外音,于是都开始围绕着苏鹏飞提问题。

  “请问苏先生,之前您亲自导演过两部电影,并且无论是票房还是奖项都有收获。

  那这部电影您为什么没有担任导演呢?谢谢。”

  “呵呵,谁说我没担任导演的?副导演也是导演呀。”

  一阵笑声之后,苏鹏飞继续说道:“其实我不担任导演,也有我自己的苦衷。”

  这句话之后,下面的一众记者、嘉宾以及后面的观众立刻集中注意力,记者们更是把录音、录像设备对准苏鹏飞,要听他会说出什么理由。

  因为一直以来不论是成熟的导演还是年轻导演,哪怕是一部像样作品都没有的导演,都不会对外人表现出自己的不足。

  但是苏鹏飞的一句“我有我自己的苦衷”,立刻让下面的人理解成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

  于是不管是基于什么想法,这些记者都非常期待他会说出什么来。

  就连一旁的总导演张翼牟都愣住了,因为他也没想到苏鹏飞会这么说。

  “虽然我自己独立导演过两部电影,但是那两部电影的受众人群都是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

  这类电影说白了,只要男帅女靓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拉贝日记》这部电影,不论是剧本结构还是演员挑选,都和我之前的两部片子不一样。

  而我又是一个刚从北影导演系毕业的学生,一方面是这种非常有深度的电影我自己根本无法完成拍摄,哪怕我是编剧都不行。

  另一方面大家看到了,这里面有外国人参演,那些外国人的戏份都是德意志那边的导演组完成的拍摄。

  如果我不请张导担任总导演的话,这个剧组我可能都把控不了。

  可以说我要不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和主要投资人,张导又对后辈很好,很关照后辈的话,我根本就参与不进这部电影的拍摄。

  所以在这里我也非常感谢张导,在拍摄期间不仅帮我能更好地拍摄电影,还帮我把剧本里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给指出来,并给出很好的改编意见。

  从而才有了大家看到的样子。

  谢谢。”

  苏鹏飞说完,台下的记者和嘉宾以及观众都给予张翼牟和苏鹏飞掌声。

  张翼牟也露出满意的笑容并随之向台下鞠了一躬。

  其实,在张翼牟的心里,他很看好这个后辈。

  毕竟他是这一届学生里第一个可以独立拍电影的。

  至于说他的两部作品都入围了金像奖,其中第一部作品更是拿了两个新人奖这一点是因为他家族的关系。

  关于这一点张翼牟看得很开,毕竟金像奖也不是傻子,如果电影反响不好的话,哪怕他的家族再怎么使劲,金像奖也不会做砸自家招牌的事情。

  而且不论是《我的特工女友》还是《你的婚礼》,在张翼牟眼里都是一个把故事讲得明明白白的作品。

  所以在他看来,苏鹏飞和杨蜜的奖项拿的实至名归。

  “请问苏导演……”

  “您好,是副导演”又一个记者刚要提问,苏鹏飞赶紧拦一句说道。

  “好的,副导演,请问您觉得您是出于什么想法和意义,让您写出这个剧本的?谢谢。”

  这次苏鹏飞没有第一时间回答问题,而是想了想后说道:“嗯,应该说是一种感谢吧。

  其实我很早就看过《拉贝日记》这本书。而有把这个题材拍成电影的想法,还是我上次参加柏林电影节,拿下短片银熊奖的时候。

  那次我以粉丝的身份拜访了在德意志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工作的教授,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博士。

  在和他交谈之后我才有了拍这部电影的想法。

  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我们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可是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听着先辈的事迹成长起来的。

  所以我就想我能为这些帮助过我们度过难关的人做些什么。

  至于说这部电影的意义吧。

  我觉得我没有资格说,应该让那时候的亲历者来说。

  而我们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在南京又正巧碰到一位当时的亲历者。

  我们不仅请她讲述了她当时真正的经历,并且我们还把她请到了我们的现场。”

  随后苏鹏飞指向演员中唯一的一位老人说道:“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亲历者,今年已经82岁的李世珍老人。

  我想关于电影意义的问题,她比我更有发言权。”

  说完他就亲自走到坐在轮椅上的老人面前,蹲下身子并亲手把麦克风放到她的嘴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