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游历
寻恒继续朝着山下走去,道路上的百姓们自觉的跟寻恒一行人让出一条道路。樊奇他们一行人在百姓的眼睛中看到了百姓们对寻恒的崇拜和敬仰。
很快,寻恒等人走到了山脚下。而山脚下有一人正在等候。只见这个人身穿蟒袍,身边跟随者数个随从,从这等阵仗来看此人非富即贵。
“拜见道长。”
那名富贵的男子行礼道。
寻恒点了点头说道。
“你来了。”
你来了?那名男子也对寻恒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搞得有点摸不着头脑,好像其早就知道自己要来这里一样。
只是寻恒身后的樊奇和李大人认出了面前这个人。遂恭恭敬敬的跪拜道。
“微臣拜见太子大人!”
什么?这人是太子!
李清风和白一方等十分震惊,这是见到大齐国的储君了呀,也照着樊奇他们那样下跪朝着太子行礼。
太子摆了摆手说道。
“诶,今天有道长在这里,没有君臣之分!”
听到此话之后众人纷纷起身,但是也不敢怠慢。
太子恭敬的向寻恒请问道。
“道长知道我要来?”
寻恒点了点头。
“那道长也知道我这次来所为何事?”
寻恒再次点了点头。
见到寻恒竟然知道他来这里找干什么,太子不禁在心里感叹道真的是闲活神仙啊!
“那仙长可否为在下指点迷津。”
寻恒淡淡的说道。
“跟我来吧。”
于是太子也加入了寻恒的队伍,开始跟随寻恒游历。
“道长,我们这要去哪里?”
“到了就知道了。”
道长果然是道长,就是神秘呀。
众人跟随寻恒的身后走了许久,来到了一座城池里面。
“到了。”
寻恒说道。
众人看着眼前的城池,太子也对这里再熟悉不过来了。这里是距离京城最近的一座城池,每年这里的官员都会上报每座城池的百姓的情况。
太子对这座城池很清楚,因为在天子脚下,这里的百姓生活一定会很不错的。他不知道寻恒带着他来到这里做什么。
可是随着他们继续朝着城中走去,他们发现这里边全部都是面黄肌瘦的人横躺在路边,好像死尸一样。
孩子惊呼道。
“他们都躺在这里做什么!”
太子亲自上前去查看。
“老乡,老乡,你在这里干什么!”
他抱起一个人查看,可是发现这人已经有气无力,竟然连话都说不明白了。
“怎么会这样?”
这与太子印象中大不相同,他的印象中这是一座富饶的城池啊!
随后太子有挨个查看路边横躺的百姓,更是发现有不少百姓已经...死了!
这时候太子发现一个人踉踉跄跄的走在道路上,太子赶忙上前询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是那个人好像根本无心回答太子的问题,只是漫无目的的走着。
众人眼看着这个人朝着远处走去,可是不久之后竟然也摔倒在了路面上。太子赶忙上前查看,将其抱起问道。
“老乡,你怎么了?”
可是那个人,已经咽了气。
太子大为震惊,没想到自己刚刚还正在说话的人现在竟然死了!太子浑身开始颤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寻恒走向前去拍了拍太子的肩膀说道。
“继续往前走吧。”
太子放下手中的尸体,继续跟随着寻恒的脚步。接下来,他们走到了田地里面。虽然说是田地,可是在他们眼中看到的就是一片荒芜。
太子不可置信的看着田地,现在不是农忙时节嘛,可是为什么地里面都在荒废着,大家不种田都在干什么?
只见百姓们全部都在啃食路边的树皮,有的还在地里面挖着野菜,他们仿佛失去了人性,只有原始的本能在驱使着自己一般。
“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吃那种东西?”
白一方问道。显然身为道士的他很不理解这帮百姓的行为。
他们如狼似虎的啃食着树皮和野菜。太子赶忙上前阻止道。
“你们在这里干什么?为什么要吃这种东西?”
可是那个人却丝毫不看太子一眼,一把将太子推开嘴里还嘟囔着。
“滚开,别打扰我!”
“你!”
太子敢怒却不敢言。寻恒在一旁叹气摇着头。
随后继续朝着前面走去。
这里的景观相比较刚才更加恶劣,那里的人们已经挤满了在挖野菜,可是这里竟然连野菜都没有了,大家都在挖着土吃!
他们一个个的肚子都很大,这并不是他们吃的有多好,而是经常吃土导致的无法消化,堆积在肚子里面。
“土可不能吃啊,在这么吃下去你们都会死的!”
但是没有人理会太子的劝说,仍然埋着头挖着地上的土。
太子瘫坐在地面上,想不通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在他的印象中这座天子脚下的城池不是很富饶嘛,那些官员每年上报都花言巧语的说着自己那里多么的幸福,可是呢!
太子握紧拳头击打着地面。
寻恒慢慢走上前去拍了拍太子的肩膀。
“仙长,他们这是为何?”
太子回头对着寻恒说道,眼神中满是迷茫。
寻恒则开口道。
“挖野菜,拔树皮并非是他们所愿,但是吃也许可以活十日,不吃的话挺不过今天,太子殿下,如果是你,你该怎么选择呢?”
是啊,太子深居内宫,锦衣玉食惯了,怎么会理解天下百姓的苦难呢。
身后的李大人也在摇着头叹息,他显然是知道百姓的疾苦的,可是他却不能为力,多次上书皇帝,可是全部都无疾而终。
当朝大骂国师和朝廷奸臣,最后还落得一个砍头的结果。李大人对自己在朝为官却无法解决百姓疾苦而感觉到深深地自责啊。
“我们回去吧,道长。”
太子说道。
“太子,你看到了吗?”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
太子感情激愤,大喊道。
“谢谢道长,这次出行对我的收获太大了,简直比我在书房内读一百遍圣贤书还要大!我看到了百姓真正的生活,看到了百姓的疾苦,看到了这世道的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