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奋进的新农人

第300章

奋进的新农人 作家tY8lvv 5296 2024-11-12 16:49

  温兆红找了十几个人推车,众人合力把车推出,李凤霞从车上拿出两条烟让温兆红分给大家。

  “大姐,举手之劳,您太客气了。”温兆红对李凤霞说。

  李凤霞笑着说:“妹子我们车上水不多了,想补给一些干净的饮用水。”

  “您需要多少?”温兆红问李凤霞。

  李凤霞说:“五六百升就够了。”

  “得这么多,那您把车开进村里去吧,我让有大水窖的户给您加水。”温兆红说。

  “谢谢你!”李凤霞说。

  福特房车停在村委大院门前,温兆红高音广播后有不少村民们送来水,陈浩知道这些水是村民们从自家水窖担来的,很是感动,于是把车上的部分食品分给老人和孩子。

  村主任姚志富看着陈浩出手阔绰,房车又是他没有见过的东西,知道此人必定不凡,于是掏出烟来递给陈浩。

  “客人这是从哪里来?”姚志富问陈浩。

  陈浩说:“我们姐弟从洛县来,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麻烦,助人为乐嘛。”姚志富说。

  “现在有水了,我们能够正常生活了,如果不嫌弃,那上车我们喝一杯怎么样?”陈浩问姚志富。

  姚志富看了看房车说:“可以。”

  李凤霞给二人做了几个精致的小菜,陈浩从酒篓里打出一壶酒,二人对饮起来。

  通过姚志富介绍,陈浩知道村民们多接受传统观念,乡土情结较重,加之地势较为偏僻,外来人口少,由此村流动人口较少。现有17位党员,基层组织建设良好。其中有1位建国前的老党员,充分佐证了临县革命老区的恢宏历史。自2003年与曹家梁村合并后现有人口542户,约2000人,青壮年劳力400多,人均收入接近千元。

  村地理走势和居民分布呈南北带状分布,村里耕地多为山地、沟地,几无坝地、川地,有耕地两千余亩。属于沿黄地带,地理风貌特殊,自古盛产红枣。红枣作为副产业也可算是村民们的一项收入来源。

  除保持农家传统散养鸡禽类外,姚家梁村有十户养猪农户,每次出栏均在100头以上。目前光母猪就有60头,2011年5月又有养殖户从BJ花费2万元重金购回一头优良猪种。

  “你们村为什么还没有水泥路?”陈浩问姚志富。

  姚志富说:“一言难尽。”

  温兆红说:“乡里拨不出来经费,村民们又没有钱,修路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姚志富说:“我们村贫困发生率15.7%。而这些贫困人口家庭,又大多分布在山庄窝铺和黄土沟壑区,脱贫成本高、难度大、见效慢,是多年扶贫工作中的‘硬骨头’和‘老大难’。特别是吃水难、行路难,一直困扰着群众的生产生活。”

  “村辖区有多大?”陈浩又问姚志富。

  姚志富说:“顺着黄土坡向东七八里地都是我们村的,山地、沟地有9800多亩,但是秃岭与荒沟能够种植的土地仅仅五分之一,而且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村委班子殚精竭虑,帮助农民找小杂粮销路、引进优良品种,在助农增收上下功夫,可是人均年收入仅增加了200多块钱。”

  温兆红说:“在2007年,村干部多次奔跑于市、县、乡各单位,解决核桃树苗问题,聘请县林业局的技术人员,对核桃林地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栽植核桃林两千余亩,本为农民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丰产不丰收。”

  “你们有没有再想想办法?”陈再问姚志富。

  姚志富说:“什么办法都想了,就是摘不掉‘穷帽子’,看着村民们受苦,我等真是无地自容,如果谁能够帮助我们致富,那么村主任我让给他干。”

  “你们2000亩核桃林能够生产多少核桃?”李凤霞问温兆红。

  温兆红说:“核桃总产量80多万斤,如果能够浇上水和病虫害管理得当,那么百万斤产量也不在话下。”

  姚志富介绍说:“有些核桃树可能80多岁了,老树核桃挂果率高,营养价值和口感更好。为提升产业附加值,提高土地利用率,村民在核桃树下探索发展魔芋、南瓜、玉米等林下经济。”

  “没有路经济发展必然缓慢,你们得想办法修路。”陈浩说。

  “这个我们也知道,没有钱只能是空想。”温兆红说。

  “我们给你们修路,核桃卖给我们,你看怎么样?”李凤霞问温兆红。

  温兆红高兴地说:“求之不得。”

  李凤霞看了看陈浩对温兆红说:“我们先给村里10万押金,三日后开始修路。”

  “行,只要路修通了,什么事情都好商量。”温兆红说。

  “一言为定。”李凤霞说。

  “一言为定!”温兆红与姚志富正色说。

  李凤霞拿出一沓钱交给温兆红说:“这是取出还没有拆封的10万元钱,你数一下。”

  温兆红接过钱说:“不用,我们信任您!”

  翌日,村里买来运输车、搅拌机、电线电缆等物资,并清理场地堆放物资。

  晚上姚志富带领村两委男委员与村里的喝酒“高手”陪陈浩喝酒,温兆红与女委员韩美茹等人陪着李凤霞吃饭,不大的村委办公室坐满了人。

  三日后,陈浩头戴草帽领着人划线,东西向村道沿着山梁下沟壑修建,穿过东大沟时特意建造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梁跨度超过70米,宽度9米,为三连跨钢筋混凝土桥,设计造价约180万元。

  村里很多人迷惑,有人说在旱沟上建桥属于“脱了裤子放屁”,也有人说是“无脑工程”,但是老党员姚发展却说是“百年工程”。

  姚发展是1947年的老党员,有70年党龄的老人觉悟就是比一般人高,约九旬高龄的他还义务为村里看料场。

  前来送晚饭的温兆红问姚发展:“爷爷,还有酒吗?”

  姚发展说:“有,上午志富送来一大壶,够我喝半个月的。”

  “娘做了菜团子,我拿来一些,还有咸鸭蛋。”温兆红说。

  “你放下吧,一会我再吃。”姚发展说。

  “对了,那天我扣下两盒好烟,您留着自己抽,不要匀烟给他们抽。”温兆红说。

  “不要斤斤计较,有烟大家抽吗,能提神。”姚发展说。

  “好,您随意,我不过随口一说。”温兆红无奈地摇摇头笑着说。

  桥梁需要连续浇筑,陈浩不敢大意,亲自对砼质量监督,姚发展看着陈浩辛苦盯着全局,对他不由得产生出好感,慢慢地佩服这个“年轻人”,对他的关注自然就多起来。

  “小陈,来,喝杯酒解解乏。”姚发展喊道。

  “好的。”陈浩答道。

  陈浩洗完手到车上取出一坛酒和酱菜来到值班房,姚发展把扣着的杯子重新洗净,为陈浩倒了一杯绿豆茶。

  “谢谢姚老!”陈浩说。

  “你客气了,为我们村修路筑桥,应该说谢谢的是我们。”姚发展说。

  陈浩担心工程,不敢与姚发展久坐,喝了一杯酒后告辞,骑着自行车去东大沟工地。工地上热火朝天,滚滚热浪席卷而来,工人们汗如雨下,一天下来衣服湿透了一次又一次。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这些药品工地上都常备着。

  姚志富说:“高温天对村民们来说确实不容易,但为了早日可以通车,我们能够战胜一切。”

  陈浩说:“在这个‘经济至上’的时代,村民们还能够义务出工干活,他们是伟大的,值得人们尊重和深思,我能够与大家一起劳动感到荣幸。”

  “陈总,您对村里的恩情我们铭记不忘,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姚志富说。

  陈浩说:“共产党员永远是人们的‘公仆’,永怀公仆之心,谨奉公仆之职,应成为今天每个共产党员的鞭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伟大的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砥砺前行。”

  “我们要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姚志富说。

  “东大沟经过取土垫路,现在可以修坝建堤蓄水了。”陈浩说。

  姚志富赧然得说:“我现在明白了您的苦心,我为自己的‘井底之蛙’浅识感到汗颜,以后绝不敢再怀疑您。”

  陈浩微笑着说“”“你已经很难得了,以后‘百尺竿头会更进一步’的,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应该被每一个党员置于座右。”

  “是,陈总。”姚志富答道。

  “护坡材料水泥方砖不如砌石,筑坝砌石不如混凝土,这两种材料怎么用需要科学计算。”陈浩对姚志富说。

  姚志富看着“8”形土塘说:“我们以您‘马首是瞻’,听候您的指示。”

  陈浩看着挥汗如雨的村民们说:“我建议以后的工程以‘以工代赈’的方式交予村民们,桥梁浇筑完就可以做这个工程了,让会计做好记工工作。”

  “好的,我会安排袁志敏记工的。”姚志富说。

  姚家梁村民们奋战百日,终于修通至208省道的柏油路,终于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路两旁整齐的路灯像一排排的哨兵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又像是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观察着周围的危险,目送着每个人安全到家。

  “小”路灯照出“大民生”。小小路灯不仅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更照亮了村民的精神世界,点亮了村民的“夜生活”,也进一步改善了村容村貌,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了道路安全隐患。今后,姚家梁将继续下足“解民忧、纾民困”的硬功夫,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久,安全感更高。

  姚家梁村十里长的柏油路安装了三百多盏路灯,这些新能源路灯亮起来了,像一颗颗明珠落在大地上,显得格外美丽。路灯的光线照得很宽很长,远处的树木、房子、田野和农夫们都清清楚楚地显现在人们的眼前,把夜晚点缀得如此迷人。

  陈浩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姚家梁的核桃,为此村民们比往年增收几十万元,村里的集体收入也达到空前高度。

  温兆红在村民大会上说:“以后以‘富民路’为中心街,向南北侧规划排房,姚家梁和曹家梁老区不再批宅基地。”

  副主任曹来友问温兆红:“温书记,已经审批还没有建设的宅基地怎么办?”

  温兆红说:“有愿意靠近大路盖房的,优先给予调换宅基地。”

  村委委员曹来福问温兆红:“温书记,我想与儿子靠在一起住,能不能批两位宅基地给我?”

  温兆红说:“可以,但是你盖完新屋以后必须拆除老房,退回老宅基地复耕。”

  “行。”曹来福答道。

  村民大会后,有百余家申请新宅基地,姚家梁村委予以批复,大路南北的沿街楼如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

  巷道和村街硬化前深水井出水,300吨不锈钢无塔供水站保证村民们的用水安全,供水罐材质属于食品级304,能用来制作餐具等生活用品,能杀菌消毒,保持水的质量,耐腐蚀性好,易清洁,耐氧化力好,不易变形,生产工艺有保障,罐体采用自动焊接,无焊接缝隙,上下的端盖加深,端盖越深,承压力越好。

  全自动供水站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工操作。它可以根据用水量和水压变化自动调节供水,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该供水器还具备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方便维修人员及时处理。

  其次,供水器采用了优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具有良好的承压能力和耐腐蚀性。无塔设计不仅减少了占地面积,还降低了安装和维护成本。此外,该供水罐还配备了安全阀和压力表,以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最后,自动压力供水设备是确保供水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组件。它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节供水压力,确保供水压力的稳定和充足。同时,该设备还具备过载保护和欠压保护功能,以避免因压力过高或过低而导致的设备损坏和供水中断。

  这些设备在农村供水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人工操作和维护成本,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供水服务。同时,它们也符合环保和节能的要求,有助于推动农村供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陈浩对温兆红说:“温书记,‘有上(水)必有下(水)’,生活污水需要污水站净化处理,必须要有专用管道引至污水站,不能雨污共用。”

  温兆红说:“陈总,您是‘行家里手’,怎么设计给排水系统我们听你的,怎么设计与建设也是您说了算,我们无条件执行。”

  “雨水管道在修路时我们已经铺好,污水管道必须在村街与巷道硬化前铺设完毕。”陈浩说。

  “行,村里的人员任你调配。”温兆红说。

  “姚志富和曹来友必须协助我。”陈浩说。

  “这个没问题。”温兆红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