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春正月十一,坤德六合殿建成。
三月初一为朔日,日食。天象有异,“日者,人君之象”。在古时候,人们将君王比作太阳。
当太阳的光辉照耀着大地的时候,就说明是明君当道,朗朗乾坤万物和谐繁茂地生长;当太阳被遮挡形成日食的时候,就说明君王昏庸无道。
在他统治期间犯了大错,所以上天才会降下日食警告,这个时候大多数的皇帝都要颁布罪己诏,检讨自己的过错。
“日者,德也。故日蚀则修德”,古人还认为太阳是德行的象征,如果太阳被遮挡住出现日食,那么,就寓意着世道昏暗,小人恶人的数量大大增多,这是乱世的代表。
所以,每当日食这种天象发生的时候,往往就会有匪祸兵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天下大乱。
故而,中国的古人认为日食是一种严肃且重大的天文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寓意往往是很消极的,说明在不久后就会有灾劫降临,君王会因为他的昏庸而失去自己的国家。
如果不能尽早地进行化解,那么必定会天下大乱,有旱灾、洪涝等等天灾人祸情况发生。
当然,现在已经知道这是正常的天体运行,是太阳被月球遮挡,形成日食。古人所谓“君王无道、世道昏暗、民间有冤情、灾祸降临”等当时流行的灾难说法,并不可靠。
但在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距今一千七百多年,魏宫一样的重视。三月初一,出现日食,初二就在京城特赦。而到了这时,南郡王李惠于年前被赐死的消息才在宗亲里流传开来,为太师府四小姐冯清所知。
南郡王李惠,于北魏的王爵里并不起眼,既无功劳也不显赫,但他是魏天子拓跋宏的外祖父。
因罪被征到京城。有人告南郡王李惠贪贿,说他要投靠南朝。
这在这时的北魏,是死罪。
一开始,李惠并不肯认罪,但证据确凿。李惠及妻子,弟弟,儿子,皆被赐死。
只有一个儿子以出家为僧,得以保全。这时,太师府四小姐冯清才想起去年冬十月,魏宫下诏派员外散骑常侍郑羲出使南朝宋宫。
十一月下诏说:“朝廷设立官爵,因而有功之人一定能得到奖赏,颁发刑律于天下,因而有罪之人必然会因罪而受到应有惩治,这是古今的规律,治国安邦之道的紧要之理。各州刺史,管理民众的官吏,近来就各有怠慢,纵奸纳贿,背公徇私,致使盗贼横兴,侵扰劫掠十分严重;反映奸佞犯法问题的奏书时常到达我这里,我继续太平之运数,属意于千年之期待,希望光大祖宗之业,创造新的业债,也希望朝廷地方各级官员广泛施德,辅助我,共成美举。期待你们克己复礼,思错改过,使我的愚昧不致愧对祖先,百姓能见到德政于当世之时。有关官员要明令条文禁止恶行,以符合我的意愿啊。”
魏宫原是在说南郡王李惠等的过错。李惠,中山郡安喜县(今河北省定州市)人。
北魏外戚大臣,献文思皇后的父亲,孝文帝元宏的外祖父,左仆射李盖的儿子。
门荫入仕,袭封南郡公,迎娶襄城王韩颓的女儿,生下二女。长女为献文帝拓跋弘夫人,生下太子拓跋宏。
历任散骑常侍、侍中、开府仪同三司、秦益雍青四州刺史。明察秋毫,善于断案,政绩突出,进封南郡王。
孝文帝即位后,李惠于太和二年(公元478年)十二月二十日,以图谋叛国罪,坐罪赐死。
宣武帝即位,平反昭雪,追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定州都督、中山郡公,谥号为壮。
李惠历任官职,都有成绩,当地百姓为他呼冤痛惜。而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齐建元元年),注定是南北朝对抗加剧的一年。
南朝建元元年春三月,初一日食,天象有异。南朝刘宋的百姓也都看到了。京城建康如是。
“日者,人君之象”。日食,在这时的人的认知里,就是君王的德行有亏,上天警示。
当然,通常的做法其实是,天子大赦天下。太和三年(公元479年),齐高帝萧道成篡宋称帝,建立南齐。
话说,南朝宋帝刘准任命太傅萧道成为相国,统领百官,封给他十个郡,号齐公,赐九锡。
南齐建元元年(公元 479年)四月初一,刘准晋封齐公萧道成的爵位为王,加封十个郡。
二十日,刘准下诏,将帝位禅让给齐王。
当天,百官陪坐,参加典礼。侍中谢朏值班,应该由他解下天子刘准身上的玺绶,然而他却假装不知,说:“有什么公事吗?”
有人传诏说:“解下印绶,交给齐王。”
谢朏说:“齐王应该有自己的侍中。”然后,拉过枕头睡觉。
传诏的官员不知所措,且害怕,就让谢朏自称病了,准备另找一个临时担任的人。
谢朏说:“我没有生病,为什么要这么说?”于是,穿上官服,走出东掖门,上车回家。
最后,宋宫让王俭担任侍中,解下皇帝玺绶。
典礼结束后,刘准坐着画轮车,从东掖门出去,前往太子的府第。
刘准问:“为什么今天离开,没有演奏音乐?”左右没有人回答。
右光禄大夫王琨,在晋朝时已担任郎中。此时,他抓着车上挂着的獭尾失声恸哭,说:“人都为长寿而欣喜,老臣却为长寿悲哀。就是不能早死,才一再看见这样的事情!”哽咽不能自已。
右光禄大夫王琨,八十多岁,他曾目睹,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皇位给宋王刘裕。
百官都泪如雨下。
司空兼太保褚渊等人捧上玺绶,率领百官前往齐王宫殿,请萧道成即位。齐王萧道成谦让推辞。
四月二十三日,萧道成在建康南郊即帝位。萧道成回宫以后,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元。
尊奉刘准为汝阴王。优待他的礼仪,都仿照刘宋初年对待晋恭帝那样。
史称南齐。刘准,也就是宋顺帝。
话说,萧道成是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萧何居住在沛县(今属江苏省徐州市),其孙侍中萧彪免官后,居住在东海郡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
西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东海郡分出兰陵郡。东晋初年,衣冠南渡时期,淮阴令萧整,渡过长江来到晋陵郡武进县的东城里居住。
当时寓居江南的北方人,都用北方本地的名字在南方设置命名,于是萧道成一族便成了南兰陵的兰陵人。兰陵萧氏。
萧道成的父亲萧承之是刘宋时期著名武将,萧道成也算子承父业,博学有文采,工草、隶,弈棋第二品。身不御精细之物,每谓:使我临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
也就是,萧道成说他如果当了十年皇帝,就要让百姓富裕,视黄金如同土。仍是布衣素族的家风。尝诏东观学士撰《史林》三十篇。
年少从军。宋明帝继位,四面皆反,萧道成升为右军将军。平叛有功。
后来,徐州刺史薛安都投降北朝,派其从子薛索儿攻击淮阴,进逼青、冀二州,山阳太守程天祚举城反叛,徐州刺史申令孙又投降了叛军。萧道成击败薛索儿而扬名。
公元474年,桂阳王刘休范反,自请屯新亭(今江苏省南京市)以当其锋。事平有功,迁中领军,进爵为公,与袁粲、褚渊、刘秉按日入值决事,号为“四贵”。
荆州刺史沈攸之反于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司徒袁粲、尚书令刘秉反于石头(今江苏南京),领军刘韫、直閤卜伯兴反于宫廷,萧道成悉击平之。
进位至齐王。然后,也得了宋帝禅让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