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子昂不断求饶,最后跪在程氏脚下,哭得泪流满面,说知道错了,求原谅。总之说尽了好话,就是从前求娶程氏的时候都没这般殷勤。
如果时间能倒流,程氏绝不会嫁给这种男人。后来想想,其实一开始就错了,酿成了一生的悲剧。
“我不想再重复刚才的话,赶紧滚吧,看见你觉得很晦气。”
慕子昂求饶没成功,只能把目光转向慕如画和慕如白,毕竟是他的亲故肉。
“如画……你跟你母亲说说,我们父女一场,你,你好歹为我说句话。如白,你也是我儿子,快跟你母亲求求情啊。”
慕如画对慕子昂已经厌恶至极,不想再在慕子昂这种人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直接甩开了慕子昂的手,“别碰我。早在我母亲跟你和离的时候,我也跟你断绝了父女关系,从那以后已经是陌生人,别来纠缠。”
谁知道慕子昂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了,哭得跟……好不夸张的说,哭得像个脑子有问题的。
真是越看越厌烦。
程氏一把拉开慕子昂,“滚滚滚,别来碰我女儿。慕子昂我告诉你,我们母子三人跟你早就没有关系了,你最好识相点,要是敢对我的儿女动手,你担心担心自个的性命!”
最后,慕子昂被几个强壮的家丁合伙扔了出去。
昔日的丞相府贵客,如今的落魄过客。
慕子昂当街被扔,一传十十传百,慕府已经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饭后笑话。
而此事过后,慕子昂一直意志消沉,每日借酒消愁醉生梦死,喝醉了倒在地上,还把自己后脑勺磕坏了。至于仕途,也被一贬再贬,短短几天后,慕子昂丢了乌纱帽,称为了全京城的笑话,此事传得沸沸扬扬,不禁让人感慨唏嘘。
“你说这好好的慕府,怎么说散就散呢……”
“想当年慕如画嫁入王府时,那场面可真是隆重。”
“你忘了慕如画已经跟慕子昂断绝关系了啊?现在人家可是王妃。”
几位买菜的妇人叽叽喳喳路过,对着慕府的牌匾指指点点,从竹篮子里拿出两个刚热好的馒头,扔给了路边的乞丐。
一个馒头顿时让几个小乞丐打起架,掐得你死我活,其中有张熟悉的面孔,竟然是柳姨娘……
柳姨娘过得很不好,比野狗过得还差,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生不如死。被赶出来后,温饱没有着落,还经常被人撵走,后来实在饿得不行,就去人家家里偷东西吃,被打得满身是伤的扔出来。
连口干净的粮食都很难吃到。柳姨娘想过一死了之,可是想复仇的心促使她一直活下去,此时青石板上有“哒、哒、哒”的马蹄声,让柳姨娘的美梦破碎。她抬起头,看见马车内坐着一名尊贵的妇人,雍容富贵,正冷冰冰地看着她。
“程新雅……”
“啪!”
“大胆,敢直呼我们夫人的大名,找死!”
“好了,放她一马,何必脏了自己的手。”
慕如画微微挑开帘子,同样看见柳姨娘脏兮兮的脸,顿时露出关怀的笑容,语气轻柔。
“姨娘没事吧?这些护院是新来的,不懂事,要是打伤了姨娘,我还得替他们赔不是。”
柳姨娘眼含热泪,顿时扑了上来,“如画!我知道错了,让我回去!”
慕如画缓缓收回目光,“姨娘啊,你抬头看看吧。”
马车顺着直走的尽头就是慕府。
昔日的烫金牌匾现在已经变成一块木牌,潦草的写着“慕府”二字,看得出和从前的差距,大门半开半掩着,里面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几个无处可去的老奴在那住着。当然了,还有慕子昂那个人渣。
“姨娘若是愿意,自然可以搬回去住。”慕如画忍不住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在柳姨娘听起来却是非常的残忍。当初千方百计想除掉的人,现在飞上枝头变凤凰,这让柳氏心里极度不服气,现在也只能服输。
“来人,把柳姨娘送回去。”
两名护院架着柳氏的手,直接把柳氏带回原来的府邸。
里面的家具都被搬空了,房梁上结满蛛网,到处都是灰尘,平时柳姨娘常坐的那个位置,此时只剩下一滩污秽物。
柳姨娘不敢置信地看着这一幕……怎么可能会变成这样?她不敢相信!
这一切绝对是假的。
许是亏心事做得太多,柳姨娘突然捂着脑袋开始大声尖叫,落魄的慕府像是十年没人住了一样,到处都脏兮兮,不停在她眼前打转着。
最后,柳姨娘尖叫着跑出去。
“随她吧,她若是死了,就拉去城外的乱葬岗埋了。”
“是。”
慕如画侧眸,看见程氏表情复杂,不禁问道:“娘,你心软了吗?”
“没有,她罪有应得。只是没想到她会变疯。”
程氏心里确实难受,是因为看见曾经的“家”变成现在这幅鬼样子,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这些。
“娘……”慕如画摇了摇程氏的手臂,乖乖靠在程氏的肩膀上,“我知道娘在担心什么,是不是觉得和离过后就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可是娘,你以前教过我的,人都是向前走,没有往后倒退的道理。”
“而且一段失败的感情,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谁说女子生来就是为了嫁人、相夫教子呢?娘还年轻呢,以后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现在无事一身轻,娘不妨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慕如画仍然记得程氏喜欢刺绣,能在屋内研究一下午的花样图。可是后来嫁了人,程氏手上的刺绣功夫也就停了下来,没有再重新拾取起来。
现在有时间了,慕如画希望程氏能为自己而活,活出精彩。
和离的女人根本不丢人的。
“你这孩子,昨儿个还央求我帮你带孩子,现在变得这么快!”程氏的手指在慕如画的额头上轻轻一点,“不过你说得对,我确实有很多想做却一直不敢做的事。娘懦弱了大半辈子,现在想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