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听雨答疑
天色苍茫,重重铅云堆积着,似有人将天做帛,泼下深深浅浅的墨迹,画千山倒悬,倾压着,挤迫着,将凝雨镇死死按向地面。街道冷清,行人寥落,未有白茫茫的雨幕接天连地,将一切掩于其间。孟朝雨抖落棕色油纸伞上的雨珠,放到了清雅别院的一角,向院内走近。
柳荫犹浓,又下着雨,她看到了屋内的古檀木制琵琶,便取了下来,心想:今日,本是赵清辞行的日子,他只来了两日,便急着走。昨日还天气晴朗,今日却瓢泼大雨,难道凝雨镇也不舍得这样一个人离开?
而在凝安帮的正堂大厅,老帮主欧阳池东正坐着,看着檐上滴落的雨水,无数的往事涌上心头。时光如梭,在岁月的长河之中颠簸,记忆也像是打开闸门的洪水,在眼前奔腾而过,人生真的是一幅漫长的画卷,铺开来,色彩斑斓,各色人都在画卷之中出现。
他们踩在时代的鼓点,在不同的地方里奋斗,商场、官场,每一个人都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人生。回忆拉到了十年前:那年,赵辅特来拜访,聊着聊着,便听到了八岁的孟朝雨正在后院踢毽子的声音,笑声朗朗,动作灵活,在赵辅身旁的八岁的赵清一眼便入了神。赵辅看到此景,便向欧阳池东说,收这个小女为义女,教其武功,也是在那时,定下了亲事。赵家和欧阳家,是世交,亲上加亲,自然双方都很愿意。赵辅觉得凝安帮虽是商帮,但关系脉络广大,自然有亲事联系,益处多多;欧阳池东觉得赵家虽是官家,但多年来并无心狠手辣之事,如若有赵家庇护着孟朝雨,她可能一生无忧。
后来,赵辅经常途经凝安帮,拜访欧阳池东,顺道看看孟朝雨,看看她的武艺是否有提高。不辜负欧阳池东和赵辅的苦心赵培,孟朝雨不仅习得一身好武艺,还有管理商场事务的能力,加上生得水灵标致,两家自然都很认可这门亲事。
如果没有欧阳彬蔚的失踪,孟朝雨早就已经是赵家的少夫人。
如果孟朝雨暗中调查身世,赵清可能就不会探究退婚的原因。
有些事情迟早是瞒不住的,虽然现在是都可以假装都不知情。
“宁思,孟儿回来了吗?”看着端着茶的宁思,欧阳池东问。
只见宁思点点头,道:“少帮主回来了,在房里。”
“嗯。”欧阳池东点点头,问,“你说我对孟儿是不是太过严厉了些,让她担任少帮主,剥夺了她选择的权利,可能十五岁的她并不喜欢管理帮内事务。”
宁思低头,想了想,答:“老帮主,既然少帮主选择如此,便是她愿意做这件事情,这就是她所选择的。”
“三年了,为什么,她再一次提出了退婚,赵清一表人才,什么她不愿意嫁呢?”欧阳池东问宁思。平日里,孟朝雨与宁思的关系最为亲密,虽是孟朝雨的养父,但对于女孩子家的心思还是不甚了解。
“恕宁思直言,老帮主觉得这门亲事极好,无可厚非,连我都觉得少帮主嫁过去,都是很好的。”宁思听着雨声,继续说,“可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少帮主只是把赵清当做哥哥般,加上她觉得,赵家会因为她嫁过去而牵制住凝安帮,她不愿这样的事情发生。”
话语已了,雨也渐渐变小了,只是沾衣欲湿。
片片细叶泛出微光,风过时,枝芽摇曳。欧阳池东不语,顿了顿,端起茶杯,说:“让孟儿来一趟,今日赵清要回到建安城去,会来辞行。”
宁思点点头,随即转身,轻轻叹了一口气。
一曲琵琶音从房里传出,哀怨悲凉,忽而急促,忽而缓和,最后弦音骤歇,余音环绕。只是一瞬,琵琶弦又发出声音,像花底下婉转流畅的鸟鸣声,有忽而一转,像在冰下流动受阻涩低沉呜咽声。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听见了敲门声,孟朝雨问:“谁?”
“少帮主,是我,宁思。”宁思在门口说着。
孟朝雨把琵琶放回原处,打开门,问:“何事?”
“老帮主请你去凝安帮的正堂大厅一趟。”宁思说着,便看到孟朝雨身上的衣裳,并不是她平日的穿着风格。
“嗯,我随后就到。”孟朝雨点头,却看着宁思一脸疑惑地看着她,她便打量了一下自己,继续说道,“昨日没有回来,这是穆大人的借我的。”
“少帮主,宁思觉得这身衣裳,你穿着很好看。”宁思笑着说,“看来穆大人为了巴结凝安帮花了些心思啊!”
“怎么说?”孟朝雨倒有些兴味,问道。
“上回,穆大人还问少帮主喜欢吃什么呢!”宁思一语惊醒梦中人,难怪穆寒会知道孟朝雨的喜好,那这衣服的尺寸……
孟朝雨低头一笑,问:“宁思,去查一下杨哲成的下落,帮内不是还缺个运货工人,看他愿不愿意来凝安帮做事,月钱虽不多,但足够他一个人生活。”
“好,少帮主!”宁思说着便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