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老夫人见了谢云意之后,又病倒了。
陈瑞说这次病的更厉害,险些就救不活了,为此,凤远宴告假了好几日在家中侍疾。
一时之间,朝廷上下都盛传,这平宣侯一片孝心,纯然肺腑。
“算算日子,太子快回京了吧?”
“是呢,正是今日。”
锦云放下一壶沏好的龙井,随即执手站在一旁候着。
“且让他们再舒坦些日子吧。”
看着窗外的雨滴,谢云意唇角勾起一抹好看的弧度,披散的长发如瀑布般垂顺。
“宫里可来消息了?”
锦云摇了摇头,谢云意并不意外。
“如果有消息了立刻告诉我。”
话落,她拢了拢长发,浅笑着替自己倒好一杯热茶。
凤倾梧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眨了眨眼。
她知道,要变天了。
待到边关棺椁运回,就是他们该偿命的时候了。
“夫人,夫人。!”
锦珠冒冒失失的闯进屋里,顾不得扫去衣裳上雨珠,双膝一弯便跪在了谢云意面前。
“夫人,出事了!”
“什么事?快起来说,地上凉。”
谢云意快步上前,亲手将她从地上扶起。
只见一向有镇静有主见的她,早已哭得满面泪痕,让谢云意和凤倾梧的心头被不安狠狠擦过。
“王府,王府的人来了,说是老王爷病了,病的厉害,或许扛不过这一遭了。”
锦云说完,谢云意脚底的力气仿佛被抽光,一阵虚软,差点倒在锦珠怀里。
甚至连口气都没喘匀,指着门口厉声喝道:“快去,备马车,我要回府!”
“奴婢这就去!”
锦云不敢含糊,也顾不得擦泪,起身就忙使唤人去套车。
永安王府因着老王爷病重,早已乱成一团,屋子里进进出出的丫鬟们,脸早已拧巴在一块儿。
本以为只是简单的风寒,谁知到后来竟昏迷过去,连一向不爱动弹的夫人都惊动了,此刻正在盯着下人们煎药。
不少的人私下里嘀咕,生怕这位老王爷挺不过这一回,他们指不定被发卖换钱去。
有些做了多年的老仆甚至开始思考后路,毕竟寻个更好的前程总好过一无所有从头再来。
比起乱了手脚的一群人,唯有一人一直候在屋里,也不出声,静悄悄的站在暗处,打量着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
春芍抱着一盆的草药入了院,嘴角微微上扬,但很快又被忧愁代替。
“夫人,三小姐到府外了。”
司徒漫一手捧着医书一手扇着蒲扇,目光从药罐抬起。
“春芍你仔细瞧着药,别过了火也别过了时辰,我去去便来。”
司徒漫
“奴婢知道了。”
春芍从她手中接过蒲扇,接替她坐在了药罐前的小木凳上。
司徒漫这才放心地离去。
姑嫂二人在老爷子院外的长廊打了个照面,谢云意焦急万分,握着司徒漫的手不停地往外冒着冷汗,语气也在发颤。
“嫂嫂,父亲好好的怎么就病了呢?”
“是否误食了什么?还是贪凉着了风寒?”
“好好的怎么就说扛不过这一遭了呢?”
谢云意说着说着,眼角垂下两行清泪,让司徒漫慌了神,连忙扯出帕子拭去。
“人的生死自由定数,况且父亲已算长寿,若能尽早与母亲地府相聚,倒也是桩美事。”
“可我……”
谢云意的喉咙像是被无数根此扎着,疼的她说不出话来,只有呜咽声。
“既然回府了,就随我去看看父亲。”
司徒漫微微蹙眉,一瞬迟疑后立即反握住她的手,带她入屋,并让所有的下人们都在屋外等着不许靠近。
且说皇宫里,也非祥和一片。自叶天凌回宫后,云乐宫便成了无人问津之地。
不过,佟宛春倒也乐呵,没了人来打扰,她也不必花费那些时间应付,也就能挤出更多时间陪陪叶天凌。
这次分离,下次便不知要多久才能见面了,是以,佟宛春十分珍惜。
叶天凌读书,她就在一旁绣花,叶天凌习字,她就在一旁研墨。
母子二人心照不宣地守着那一份难得的温情。
“天凌,那日平宣侯夫人都与你说了什么?”
正在绣花的佟宛春状似不经意间开口,但这一问题,绕着她心头许久,她始终放不下。
“如今宫中都在传,你入宫前曾见过侯夫人。”
佟宛春撇下绣棚,看着躺在藤椅上看书的叶天凌,目光不由得蒙上一层担忧。
叶天凌入宫之后,旁人都虎视眈眈的盯着,更将云乐宫视为不祥之地。
佟宛春害怕,害怕叶天凌被人用计坐稳不祥之实。
“母妃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叶天凌微微侧目,嘴角绽开一抹微笑,让佟宛春微微失神。
这是叶天凌入宫后第一次笑,佟宛春也能看出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并非敷衍。
“我可要提醒你,天凌,后宫的规矩不能破。”
佟宛春的声音浸着凉意,她的担忧似乎在慢慢变成事实。
“儿子知道。”话罢,顿了顿便接着道,“那日侯夫人只说了一句话。”
随即,他便将那日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了佟宛春。
但佟宛春不解为何谢云意会如此说。
先发制人,在这后宫之中,谈何容易?
她可不会蠢到觉得皇帝对她的宠爱能作为她的免死金牌。
她从不觉得自己对皇帝而言,是独一无二的那位。
叶天凌见佟宛春愣神,笑了笑,将手中的书翻页,同时端起手边的温茶一饮而尽。
“太子殿下不是回京了吗?”
“竟然对方想用我来牵制母妃,母妃亦可。”
“左右我们的太子殿下行事莽撞,又不善藏尾,他犯的错误,总是比我多的。”
叶天凌的筹谋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抽身而退,却也不简单。
佟宛春渐渐攥紧了手中的帕子,思索着该如何完美地将这件事办成,又能全身而退。
叶天凌见她神色认真,摇了摇头继续品读手中捧着的书籍。
开始,叶天凌也在发愁,该如何先发制人。
只是或许上苍也垂怜他一二。
正是这时候,太子回京了。
解了他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