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大小姐别嫁!侯爷他又闯祸了!

第423章 乱臣贼子

  正如众人心中所想,有顾候和太子两方包围,刘尚书带领的兵马还未靠近城门便被人团团围住。

  “乱臣贼子!不忠不义!枉顾先皇和皇上对你这贼子的信任!”

  被严邵一枪挑下马的刘三才指着坐在高头大马上的顾候破口大骂,待看见另一方包围自己的人是太子,越发义愤填膺,骂了顾候又骂太子,将生平所知所有难听话都骂了一遍,太子本是想直接将人一刀杀了了事,却被顾候拦住。

  顾候上前,拿剑指着那前兵部尚书刘三才,带了几分疑惑。

  “你带兵入城,所为何事?”

  从一开始城门侍卫入宫禀报的便是兵部尚书带兵造反,妄图谋权篡位。

  一个谋权篡位之人,如今即将被伏诛,咒骂他也能理解,可咒骂的这些话听着实在不对劲,什么叫不忠不义?一个谋权之人,有什么资格说他这个带兵救驾的不忠不义?

  要说这刘家人蠢笨呢,事到如今还未发现有什么问题,听到顾候这问话立刻看向太子。

  “此子妄图谋权篡位,你便是其中帮凶!兵马证据俱在,你这贼子竟然还敢问本官入城为何,士可杀不可辱,你要杀便杀,还废什么话!?便是今日我死在此处,日后也有平乱之人入城将他盛重从皇位上拉下来,况且赵启烈还在城......”

  刘三才话还未说完,一柄长剑直接刺过来,贯穿他整个胸膛,瞬间便躲了他的性命。

  “殿下!”

  顾候惊讶回望,实在没想到盛重出手如此快,这人的话还未说完,此事明显是有隐情的!

  平日温良之人,这会儿却是满脸寒冰,翻身上马,高高俯视众人的模样,让顾候以为自己看见了年轻时候的先皇。

  “乱臣贼子之言不可信,且此人形状疯癫,明显已经失了神智,疯子的话没有听下去的必要。罪人已伏诛,侯爷还是尽快随本宫回宫复命吧。”

  说罢一拉缰绳转身向着宫门而去,随他而来的兵马自然也随他而去,刘三才带来的兵马折损了大半,剩下的大多也都是重伤,这会儿见主将毙命,有的人竟是咒骂着乱臣贼子之言自尽,便是顾候想拦也未能来得及。

  看着数个时辰前还热闹非常的街道,此刻却血流成河,顾候冷毅的眸子闪了闪,最后翻身上马。

  “严邵,老夫不信他所言乃疯魔之语,给你三日时间,务必将此事探查清楚。”

  玉华园中,太子一身红衣进来禀报刘尚书已被伏诛之后,群臣都松了口气,有那腿软的直接没站稳跌坐到一旁的软椅上。

  大起大落间,他们像是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皇贵妃听到自己的亲哥哥已死,心中悲痛万分,却连声音都不敢哭出来,抱着怀中孩子瑟缩在那处,殿中百余人,可却无一人是她能依靠的,直到此刻她才清楚的意识到,那些荣耀虚名都是过往云烟,是站在最上面的那个男人给她的一场梦,梦醒了,她也该落回尘土里。

  “皇贵妃,关于今日之事,想来你也有许多疑惑之处,朕给你这个机会,你亲自去问问你哥哥为何如此吧。”

  说罢一抬手,立刻有宫人上前将她怀里的孩子夺走递到皇帝手中,而后宫人便递上早准备好的毒酒。

  “皇贵妃娘娘,请吧。”

  皇贵妃害怕的往后退,却被宫人狠狠钳制住,有人端了毒酒便给她灌下去,呛得人直咳嗽,可毒酒入喉,再无生还的可能。

  她最后不舍的盯着皇帝怀中的孩子,可下一秒她瞳孔骤然放大,倒映出皇帝一手捂住那孩子鼻口、生生将孩子闷死在襁褓之中的场景。

  她挣扎上前,可钳制着她的宫人还未松手,毒发的情况下,腹中、胸口处皆是剧痛。

  有鲜血从她鼻口中流出来,从前那样显耀人前,可这会儿却狼狈凄惨得叫人不忍直视。

  不过宁红叶却无心去看皇贵妃下场,这会儿她看着皇帝怀中那个已然断了气的孩子,下意识的握紧双手,顾沧澜牵着她的手自然有感觉,皱了皱眉抬手将她的眼睛遮住。

  “没有什么好看的,待在此处也无事了,咱们回府吧。”

  宁红叶并非没见过血腥的画面,可虎毒不食子,且还是将出生没几日的孩子,皇帝下得了这个狠手,她却只觉有些过于心狠了。

  只是那日太子当街想要压下来的秘密,到底还是未能压下来。

  叛臣已除,众臣子不必再担心生死问题,便开始研究起刘家为何要出兵起乱。

  有人说是因为临安王的诞生,让刘三才生出叛乱之心,妄图扶小皇子登基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

  也有人说是刘家胆大包天,以为执掌了兵部便有了夺权的能力,想要篡夺皇位,是以连皇贵妃都不知晓其中内情。

  关于刘三才为何造反,猜测什么原因的都有,直到刘三才的弟弟、皇贵妃的二哥在牢里大呼冤枉之后,这刘三才造反的理由,有了新的说法。

  “大哥是听闻顾候要谋逆,得了天子密诏才带兵入城的啊!刘家无叛逆之心,望圣上明鉴啊!”

  这一来,不少人又将目光放到顾候身上,想着这其中顾候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太子闻言之后差人去向刘家余下这一根独苗要他口中所谓的密旨,可这人却什么都拿不出来,只能哭着喊冤屈。

  在逆谋这样的大罪之下,哭求又有什么用?最后也不过落了个当街斩首示众的下场。

  或是因着当日在玉华园中,顾沧澜那一句话传到皇帝耳朵里,是以皇帝并没有因为这刘氏的三言两句便怀疑顾家。

  毕竟青虎军是他派顾候去调遣的,且兵马在平定叛乱之后便立刻离京回军营,半刻都未曾多待,整个盛京城的人都清楚看到的事情,单凭一份根本不存在的密旨便要冤枉顾候一家,谁信呢?

  不,或许也有人信,此刻顾候看着手边的“密旨”,是彻彻底底的信了刘家人之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