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姨妈托人带信进来,信中写道对姽婳万分想念。
于姽婳而言。
沾带了利益的亲情比陌生人情谊还不如。
但也不认为那侯门夫人于她真是一点真心都没有。
可她不认为现在是在李府或者老太太提战姨妈的最好时期。
因为,李星怡消失的那几年,如今再回到李府的姽婳与过去的李星怡言行还是有差的,姽婳便不知李老太太和李傅成怎么想,因她和李星怡高度相似相貌,老太太无语,李傅成也沉默。
但她自己总要消停些。
她摒弃了一切,走一步险棋来这里,首先要保全自己,自己站稳了脚跟,若还有剩才有她们。
姽婳入府后一直在清理脑袋里一些脉络。
并且查找相应的讯息。
李星怡和那些黑衣人的关系。
黑衣人跟李星怡最后的失踪有关。
真正的李星怡到底去哪里了,如此久的时间没露面,没准真死了。
转眼间,她又摇头,觉出不对,那些人给她指示,也就把她当做李星怡,若她不是丞相府小姐,为何有人频频指引她接近丞相府,若那些人知自己不是丞相府小姐,知李星怡已死,借用自己相似的皮囊去李府冒充小姐。
可她一个现代人,跟这个社会本无瓜葛,有什么可利用的。
也就是说,李星怡可能没死?!还可能活着,活在这世上?!
但既然她还活着,作为丞相嫡女,没道理许多年不回李府。
不想了。
姽婳摆摆手。
坐在秋千上荡起来。
这已经是在李府第五日。
身边丫头叫墨竹。
还有一丫头叫侍书。
侍书是聊城郡主指派的丫头,墨竹是老太太丫头。
李星怡原府中丫头叫入晴,据说服侍了李星怡十几年,李星怡入宫时,她也一同入宫,后李星怡从宫中消失,入晴被送回李府,人却疯癫,形如痴傻,后被聊城郡主送到庄子上。
说是疗养。
这样对一个疯丫头,也算是好生对待了。
姽婳觉着,如果她要知道李星怡的过去,肯定身边是需要一位知情人,最好是李星怡贴身丫鬟。
可是这唯一的贴身丫鬟,没有利用价值。
当时院落里其他小丫鬟,姽婳也打听过了,卖的卖,也遣去别的主子院子,她现在去惊动,才有问题。
虽然都是府中丫头,墨竹跟侍书给姽婳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
墨竹勤勉,侍书行为快速却不细致。
按姽婳的性格,便更喜欢墨竹多些。
昨天,老太太带着姽婳和李星宓去了周府,周府原也是京城大家,就上数三代,出过两进士一状元,都是周老太太治家有方,家风刚正。
连先皇都亲自赐嘉字‘德音孔昭’
老太太带姽婳出门,也就正式向京城富贵人家宣示,李府大小姐又重出了。
姽婳心中不喜不悲。
其实,内心她是感激老太太,毕竟在这个一个陌生地域,大概只有她内心给自己一块柔软心地一份纯真的感情。
相对比,到现在,李傅成还没有来过她的院落。
姽婳便担心万一他心头不认定自己。
姽婳一直觉着那日,首日见面,李傅成看自己的眼神挺怪的
老太太啊,对不起啊,想着这老人是真心爱李星怡,姽婳翻开自己的课本,划着书里重点,许久不能回去,估计家里已经帮自己办了休学,姽婳阿姨是医生,只差没拿着一本医书划重点给姽婳套用合适的病情,根据情况随时调整病危程度,以免姽婳被学校开除。
就算T大学管理不严,近年来又开通网教也允许学生因病休学。
可姽婳这情况,开学报道都是妈妈代为,
考试也不出面,这事儿校方应该不能忍。
这月底有补考,上学期学分不达标学生补考,姽婳不加紧怕赶不上。
几个月来,都没有清清静静的环境让姽婳坐下来好好看书做题。
更何况,她的一举一动在这地域如此的格格不入,就算看书做题也得遮遮掩掩。
所以,难的很。
*
聊城郡主很是不安。
昨天老太太带那丫头出去了,去了那周府,可是京城大族啊。
可见老太太已经从心里认可了这从外面回来消失三年的李星怡—李府大小姐,她怎么能安?
想当初。
所以聊城郡主才觉着奇怪,当初她那样对待李星怡,李星怡会不恨她么。
可是,就在相见的一瞬,那双眼,她什么都看不穿。
曾经李星怡那孩子敏感,内向,就算她什么都不说,不做,也能感觉到这孩子对她的排斥。
可这次,那双眼睛,是隐藏的太好?!
聊城心乱如麻。
前两天递了牌子去公主府,结果公主去大佛寺还愿去了。
几日后才回。
随后,小厮传来消息,公主已经从大佛寺回府。
终于等到了,聊城郡主才让人装扮起来,又急忙派小厮出去吩咐底下人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