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3岁开始独立生活,因为父母哥哥都来了浙江工作,我就成了邻居眼中被家人丢下、放弃,被亲戚嘲讽、冷落的人,那种滋味不比你好多少…”
“你因为这个不怎么和他们团聚的?”
“疏远了七年多,就算想亲近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我听你和父母打电话总是特别快,仿佛很生疏。”
“当然了,只谈钱,不需要丰富的言语。我成长的每个时期都是靠自己寻找解惑的方式,包括怎么利用生活费,怎么面对生理期…”
“你和家人只谈钱?”
“嗯,之前是我向他们要生活费,现在是他们向我要过节费。”
“过节费?”
“中秋节、端午节、过年,生日期,别的也没有了,哦,还有生病住院费…”
“每次你都给?”
“都给,从我挣钱开始。”
“那你给多少?”
“生日各500,中秋、端午各600,过年各1000,生病住院要商量。”
“我可以借鉴一下,反哺之恩用钱计…”
“学那个干嘛?每个父母不一样,每个女儿的责任也不同,你是独生女,大可不必学我。”
“你打算一直这样反哺?”
“嗯,只要不出身体意外,会坚持下去。”
“顾妍,我们聊点别的吧。预约明天来消费的会员多吗?”陶亦然不想在深夜放情绪的毒。
“上午没有,下午一点开始都是约满的,有对闺蜜要一起约在三点来,说话要当心,是文殊姐的朋友,摄影圈的,要避讳她前夫…”
“哦,我知道了。今天晚上在酒廊认识一个贵妇,对科技美容感兴趣,我有推荐了你,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来?”
“我会好好接待,放心吧。”
“这月营业额完成的怎么样?”
“没有超出,也没有不达标,估计能九层过关。”
“林莉姐妹去了新店,我们这里不受影响就是最好的事,对你对我都一样。反倒是文彦因为怀孕对营业额不太上心外,我们三个是从开业便支撑到现在,能一直盈利才好…”
“听说酒廊在亏损?”
“这月被举报了,交了罚款后哪里能盈利?”
“谁举报的?”
“还没有查出来。”
会不会是孟浩同寝室的同事做的?他一直在报道本地营商业…
第二日,会所迎来工商部门检查,要求法人在场,我不得已发给文殊姐说明,她很配合的到来。
在财务室,提供了品牌加盟合同,产品执行标准,核对了营业范围,签了无假货承诺书,不欺骗性消费责任书以及其他事项才算了结。
许是中秋和国庆临近,例行查询吧。
可此刻,我却在担心蓝涛,他刚把画廊、酒廊的法人转换到自己名下,进口高端洋酒的售卖牌照迟迟没有拿下,不知如何是好。
字画多是美院学生创作出来,唯独古董复杂…
洋酒和古董是他经济收入最大的支撑,它们可不能出问题。
果然,工商部门队伍去到对面,便一直没有下楼,一遍一遍的在查看什么?蓝涛将如何应对?那些做旧的古董会不会被翻出来?返点钱财会不会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