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星梦情旅:旧爱新欢,步步危情

第3章 南乔大学,话剧女一号的诞生

  “诶,副导。”林若熙认出了在场的人,一股信息流涌入脑海。

  这是自己大一结束那个暑假在校园附近的剧组跟组实习啊。

  “副导,我是女主的替身。”林若熙义正言辞的说道,“你看,不像吗?”

  “哦?”演员副导定睛一看,“没听说倩姐带了替身来啊。”

  “是我让她来的。”一名中年女子走了进来,一脸的威严。

  “安老师。”演员副导田滔见了安导,连忙点头哈腰。“姜导说过您过来是给他当助理的,没说您要来接手我副导演的工作啊。”

  “田导您误会了。”安芳慈导演淡淡一笑,“我不是来接手您演员副导演的工作。”

  “而是接手今天的执行导演工作,总导演不在,片场就听我指挥。”

  “这?”田滔副导一脸的为难,“咱们这部戏虽然不算什么大制作,但也是个要上星的商业片。”

  刚说到这里,田淘的手机响了。

  “姜导?”田淘接起电话,对面给他布置了一番,“好的,明白!明白!一定配合工作,一定!”

  田淘对着电话点头哈腰了一阵,仿佛姜导就在他眼前训话一般。

  “好了,安老师。”田滔收起电话。

  “嗯?”安导眼神有些不悦。

  “哦,安导,安导!”田滔连忙改口,他明白,在剧组里,导演要叫“X导”,摄影师、服装师、化妆师什么的才叫“X老师”,否则就是把导演给叫降级了。

  “姜导吩咐过了,今天就是您来当执行导演,一切听您的安排。哦,是整个暑假如果姜导不在的时候,都是您当执行导演。”

  “嗯,那就好。”安导回头招了招手,又跟来一个学生干部模样的男青年。

  “这个是我们学校话剧社的副社长,我也带来锻炼一下。”安导介绍到。

  “田副导好。”男同学毕恭毕敬地鞠了个躬,“我叫汪铭勤,叫我小汪就行了。”

  “哦,他们是替身,你又是来演什么的?”田滔上下打量了小汪一番,没想出来剧组还有什么空缺可以用他。

  “我在话剧社里一直干演员副导演的,今天这些替身和群演同学,都是我从学校找来的。”小汪积极地回应着。

  “副导演?”田滔听到这样一介绍,顿时有了戒备心,“你这算什么副导演,顶多就是个群头。”

  “没事,叫什么都行,田哥我以后多向您学习。”

  “好吧,我现在就教教你们吧。”田滔指着刚才穿男主衣服的同学说道,“瞧他这样子,能当我们男主的替身吗?”

  “女主角嘛,你们找个学生看起来柔弱一点没事。但是男主角的替身呢,先不说他这张脸了,起码身材要够吧,还有这骨架子,根本撑不起这衣服。”

  “是有这么个问题。”安导点了点头,“这个张晓城同学特别积极,我们当时也就没在意这么多。”

  “田导。”张晓城冲了出来,一脸的委屈,“身高不是问题啊,我可以换个内增高吧。”

  “哦,我看看差多少?”田滔又打量了张晓城一番。

  “我看差不了多少吧。”张晓城踮起脚,“看这样裤子就正好。垫个三四厘米应该够了。”

  “但是你这骨架子。”田滔瞄了一眼张晓城的肩宽和胸围,一脸无奈的样子。

  “这个有办法。”汪铭勤插了一句,“可以在胸口多绑些布条。”

  “哦?”田滔又瞄了一眼,“不过这大热天的,会不会太闷?”

  “不会的,我不怕闷的!”张晓城赶紧擦干额头的汗水,“我这不是热,我是刚才被吓着了。”

  “只要田导您给我这个机会,我保证演好我的位置,哪怕是背面,不哪怕是背影也行!”

  张晓城特地把“副导”的“副”都去掉了,田滔听着心里舒畅了不少。

  “嗯,懂事。”田滔欣慰地点了点头。“那就这样吧,同学们辛苦了啊。”

  “姜导特别嘱咐了,南乔大学是他的母校,要我多关照同学们,虽然还有一些不足,但是我相信大家在安导的指导下,都是能完成拍摄任务的。”

  “太好了!”后边又一个女生冲了过来,跟林若熙拉在了一起,“若溪,我们都有戏演了!”

  “你也来啦,朵儿。”林若熙一脸的欣喜。

  “朵儿?你入戏太深还没出戏啊?”女生嘟起了嘴,“我是小梅啊,苗梅!不过我演的丫鬟是叫朵儿!”

  “哦,也对,小梅。”林若熙这才想起朵儿是苗梅整容后的名字,还差好几年呢。

  “朵儿也蛮好听的,要是将来取个艺名就叫朵儿,梅啊梅的,触霉头不好听。”苗梅总是觉得自己的名字太土,似乎影响到了她的星运。

  就这样,林若熙等人暑假在剧组打工,体验了一下当女主角的感觉。

  虽然最终的电视剧里不会有她正脸的镜头,但她也是把自己当做主角一样要求,台词和情绪,跟真正的主演别无二致。

  她当电视剧女主角替身的现场照片被其他同学偷拍传上了网。

  此时在大学时代的社交,很多在一个叫“校内网”的校园网络社区,南乔大学校花的名头也就传播开了。

  大二开学不久,林若熙升为话剧社副社长,并被选拔担任大学新排演话剧的女一号。

  ......

  南乔大学。

  这是一座南方沿海城市的特色大学。

  既有来自内地各省的莘莘学子,也有许多本地粤语区生源。

  还有许多来自海外华侨的子女,据说是南洋几代华侨捐资建设,所以校名带了一个乔字。

  校园里,既能听到南来北往各种口音的普通话,也能听到一些同学朋友圈里说着粤语,以及粤西粤东的土白话。

  以及一些闽南语、客家话。

  不同方言的同学群体,往往背后有着不同家族背景。

  不过,江弈天跟宿舍的同学一样,都是来自相对欠发达的内陆省,普通工薪家庭。

  就是父母供他们念书都有些吃力这种。

  林若熙本身是粤语区本地人。

  虽然也是平民家庭,但至少不存在需要担心能否本地就业的问题。

  大学的氛围如是,所以总体对粤语区及南亚文化有所偏好。

  最近几年,话剧社都常排演一些从老港片改编的影视剧桥段。

  同学们也积极踊跃地参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