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4.江边野餐
云小瑶抬头一看,说话的是韩冬雪,她拿来两瓶罐头,一个是黄桃的,一个是杨梅的,还有几听荔枝汽水。这些东西可不轻,难为她一路背了来,看她诚心诚意的加入,大家就都高高兴兴接受了。
韩冬雪刚吃了一口吴可心拌的凉菜,就有些惊艳到了:“这黄瓜可真好吃!又脆又爽口!谁拿的呀?”
戴红说:“黄瓜西红柿都是云小瑶拿的,是不特别好吃?也不知道在哪儿买的。”韩冬雪又尝了一口西红柿,也是特别酸甜可口,不由得啧啧称奇。孙天厚他们两个男生原本在吃烤烧饼,一看凉菜不多了,赶紧上来抢,结果这顿饭最先吃没的就是凉菜。主要云小瑶的口味被空间养刁了,现在没沾过灵泉水的水果蔬菜她都不爱吃,所以切菜的时候就滴了两滴上去,也惠及了大家。
韩冬雪又叫云小瑶:“这杨梅罐头和荔枝汽水都是你喜欢的,快尝尝!”云小瑶一看,她还记得自己爱吃的罐头,爱喝的汽水呢,就一边道谢一边笑着接了过来。想起上辈子,自己被方主任孤立的时候,韩冬雪还是为她说过几句好话的。而且韩冬雪和大部分东北人一样更爱吃黄桃罐头,这杨梅罐头就是专门给云小瑶带的,这让云小瑶觉得多少有些暖。吃着酸甜的杨梅,喝着清甜的荔枝汽水,吹着清爽宜人的江风,她对韩冬雪的防备也暂时放下了少许,两个人又聊起了熟悉的话题——课外书。
韩冬雪最近看了两本武侠小说,对那些笑傲江湖的武林盟主心生向往。云小瑶则更关注小说的文笔,她最喜欢金庸气势磅礴的大场面描写,也喜欢古龙简洁明快的人物白描。没想到的是,吴可心对武侠小说也感兴趣。虽然她也没看过几本,但她从小练武,从亲身实践出发,对书中描写的武功招式另有一番新颖的见解,听得云小瑶和韩冬雪频频点头。韩冬雪更是头一次知道吴可心会武术,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眼睛发亮,问东问西的。
一会儿问:“吴可心,武功真的有秘籍吗?学了秘籍就能马上练成顶尖高手吗?”
一会儿问:“吴可心,高手真能飞檐走壁、日行千里吗?”
一会儿又问:“吴可心,那种天生的武学奇才真的有吗?学几个月就顶别人十几年的功力那种……”
吴可心笑着说:“那些基本都是编的。练武术得从小打熬筋骨才行,不过,学拳学得特别快、悟性特别好的我倒是见过。”她笑吟吟的看着云小瑶,云小瑶才和她学了两个月,一套陈式太极拳已经打得风生水起,姿势标准到位不说,对于内中力道韵律的把握竟也不比她差了。吴可心觉得云小瑶不学拳简直白瞎了,好几次要给云小瑶介绍到自家武馆,却被云小瑶以只想好好学习为由拦下了。
“啊?!是什么人?”韩冬雪十分好奇。
云小瑶赶紧给吴可心使了个眼色,因为初二下学期有会考,她和吴可心学完一套陈氏太极拳之后就停了下来。再说,虽然一开始学拳的时候,体态和呼吸的方法都给她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后面的帮助就渐渐小了。最近她感觉体内能量的增长有所停滞,为此找了一些武术方面的书来看,也详细询问了吴可心她们家学拳的路数,尤其是和她体内能量近似的“内力”是怎么回事。可惜,就连吴可心她爷爷对体内气机的运行也只有模糊的感觉,而且还觉得“内力”之说可能是夸大其辞了。云小瑶听了,觉得接下来的路恐怕不是学武能解决的,学一套拳路已经足够她防身自保的时候有合理的解释了。
吴可心看出云小瑶不想炫耀,会意的眨眨眼,说:“就我以前的一个师兄,和我爸学了几个月,就拿了全国太极拳比赛的银奖呢!”
韩冬雪听了啧啧称奇:“那可真是神人!他长什么样啊?帅吗?”她竟然直接问起了长相,还摆出一副要追星的架势,逗得吴可心直乐:“他呀,个子挺高的,但是特别的黑,我爸说掉到煤堆里都找不着的。”
韩冬雪一听是个现实版的包青天,眼睛里的小星星立马熄灭了。
戴红不耐烦听她们三个聊什么小说什么武术,干脆和两个男生一起风卷残云把剩下的吃的全包圆了。云小瑶聊着聊着回头一看,好嘛,连饭盒都舔干净了,这仨简直是净坛使者啊!
吃得差不多了,孙天厚和柳凯又张罗打扑克,斗地主,大家伙儿热热闹闹的玩了起来。初二的6月下旬就要会考了,然后就要升初三面临中考了。最近的学习安排都是紧锣密鼓的,大家难得彻底放松一下。看着大家纯真清稚的笑脸,云小瑶不禁觉得,要是一切停留在这一刻该有多好,没有算计,没有纷争,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被个人算计沾染的塑料友谊。她深深吸了一口江边清新的空气,再次感觉到那股原始的气息仿佛沁入她的每个毛孔,整个人精神都为之一振。体内的能量再次遥相呼应,似乎有了点儿增长的苗头。
玩到下午,水边发生了个小插曲。
有个叫王立伟的男生想抓鱼,往江水里多走了两步。按说这江边都是细沙缓坡,趟一趟水没什么危险。可是最近正好有盖房子的在这边挖过沙子,王立伟措不及防,踩进了一个十几米见方、两米多深的大沙坑,当时就没顶了。他不会水,大惊之下失了分寸,喝了好几口水也没上来,反而往江心漂去了。东北的体育课不考游泳,滑冰才是必修课,旁边几个同学也不会水,都慌了神,只好喊着到处找人。
带队老师之一的姚老师先赶到了,甩掉鞋子就跳下去救人。可是他水性也一般,王立伟又已经失去了理智,在水里拼了命的扑腾。他又胖又壮的,力气不小,反倒差点儿把姚老师蹬到水底去了。好不容易姚老师从后边抱住了王立伟,却怎么也没法把他推向岸边。
姚老师正着急呢,忽听岸上一阵大喊,就看到一条藤蔓扭成的麻绳正向他漂来。也是巧了,这绳子正好漂到了姚老师手边,他大喜过望,拉过绳子就把王立伟和自己绑在了一起。绳子的另一头在岸上的学生们手里,大家一起使劲儿,终于把两个人拉回了岸上。
王立伟吐了几口水,渐渐恢复了理智,挺大个男生憋憋屈屈的哭了,还抱着姚老师大腿不松手。同学老师们赶紧对他好一顿安慰,又拿毛巾帮他和姚老师擦头上身上的水,一场虚惊这才落幕。
韩冬雪刚才也帮着拉绳子来着,一回头正好看见那条长绳在江水中越漂越远了。快到江心的地方有股暗流,水面上打着漩涡,绳子漂到那里,好似被漩涡吸了进去,就此消失无踪了。
云小瑶注意到了韩冬雪的目光,心里暗暗庆幸:韩冬雪表面上大大方方、大大咧咧,有的时候却相当细心。幸好变出这条藤蔓长绳的时候没被她发现,事后又及时销毁了证据,不然还真不好解释。当然,也不是完全解释不了。
她信步往江边稍远的地方走去,那里有几个男女青年,正拿罐头瓶子抓鱼玩呢。他们在罐头瓶子里面放上鱼饵,瓶口有塑料片或者罐头铁盖剪成的倒刺,鱼游进去就出不来了。他们用长绳系上瓶子,抛进水里,过上七八分钟再拉上来看看,瓶子里往往就有了鱼。当然这也只能抓一些比罐头瓶子小的鱼罢了,用的绳子都是家里带来的,啥样的都有,多数是塑料绳,也有细麻绳或者布绳。
云小瑶过去和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请教经验,韩冬雪和戴红、孙天厚也跟过来看热闹。孙天厚一看也要学,不过他们刚才救人的绳子已经被水冲走了,他就和人家要了一段细麻绳。韩冬雪也被吸引了注意力,把吃剩的罐头瓶子拿给了孙天厚,还跟着去弄鱼饵。
可惜孙天厚太心急,放了两次罐头瓶子都早早收回来了,也没抓到鱼,就嫌烦扔下了。韩冬雪把瓶子捡回来扔水里,多等了一阵子,还真抓到了两条小鱼,就是江边常见的柳根,半扎来长。这鱼能吃,她准备带回去。王立伟看到了,羡慕的够呛,他要是早想到用罐头瓶子抓鱼也不会掉水里了。
在江边玩了大半天,大伙儿的脸都晒得红扑扑的,也都玩累了。回学校的大巴车上,呼噜声此起彼伏。云小瑶倒是不太困,她现在精力比别人充沛,空间里时间变长之后想补觉也更容易了。
看看窗外,已经到了繁华的市中心,最多十分钟就到学校了。大巴车等红绿灯的时候,云小瑶注意到旁边有辆轿车,半开的车窗中露出一张好看的脸——皮肤细白如瓷,剑眉凤目,唇红齿白。他还是个半大孩子,神情十分稚气……不,应该说是呆气。仔细看来,他眼神有些空洞,目光也很呆滞,和精致的五官搭配在一起格外违和。
云小瑶莫名觉得这张脸有点儿眼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